高中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449435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高中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社区服务是新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学生必修的课程,指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在课外时间在社区内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应用所学的知识,参加以服务社区、发展自我、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为目的的各种公益活动。西电高中依据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制定西电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

2、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二、课程内容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1、志愿者公益活动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所开展的各种为公众谋利益的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参加助残帮困活动等;如与环保、卫生、绿化、美化等有关的公益劳动、各种大型活动的义务工作以及其他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2、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可配合社区的需要,组织学生通过制作板报、知识讲座、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制、环保、卫生、科技、拥军拥属活动、城乡文体

3、活动、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等多方面的宣传活动。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社区发展的使命感,并激励学生身体力行。3、帮贫助困学校鼓励学生自觉而乐意地为社区特殊人群(如:经济困难人口和残疾人等)的生活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爱心和同情心,增强自我的奉献精神。4、社区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依照民间风俗习惯所开展的活动,使其通过体验社区生活获得文化传统的熏陶,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三、时间安排及学分认定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利用双休日、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共获得 2 个学分。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 5 小时,在高二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评价,特殊情况可将评价时间延迟至高

4、三第一学期末。学校根据既定程序和社区提供的有关学生服务的对象、时间、项目、体会以及被服务者的意见等情况汇总认定学分。四、课程实施与管理社区服务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一般三人以上,各小组要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不限班级。学生可在一个固定的活动小组完成所有的社区服务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参加或组织不同的活动小组。小组服务活动的目标和方案应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小组参加活动所需要的交通、购买劳动工具等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社区服务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具体由学校政教处、团总支和年级组负责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区服务活动负责。社区服务小组可根

5、据需要聘请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区服务活动小组负责。五、课程的实施程序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的发生,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律,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展现当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2、内容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题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学校也可为学生开列社区服务活动清单,供学生选择。3、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和安全措施,报告家长、班主任或

6、指导老师。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要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和考察,并对服务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社区服务活动要在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认可并签字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4、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开展活动,接受服务地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每项服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填写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 ,还应该撰写一些有关活动的经历、收获、感受或体会等内容的。5、总结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交流的内容为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

7、记录卡 、每次活动证明以及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等。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6、学生上交每次社区服务活动的记录卡,学校组织评价考核。六、课程评价社区服务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参考服务工作的完成情况。主要从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量、态度、收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学生每次活动过程中填写的闻喜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 。评价标准如表 1:表 1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课程评价标表评价项目分值得分评价依据时间 40三年内服务时间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劳动时间不少于 5 个小时。态度 30富于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有精诚合作、

8、服务精神;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填写完备;证明材料完备。收获 15获得多方面的体验与认识(个人小结与体会)服务质量 15服务接受者的评价证明。得分学生上交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后,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核实,并利用以上的表格进行考评,凡得分超过 60 分者便可获得 2 个学分,最后还应送交学校综合实践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并登记学分。凡在考评中不合格均要求重修或补修,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监督执行。学生对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考评持不同意见,可报学校综合实践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审。社区服务是新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学生必修的课程,指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在课外时间在社区内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应用所学的知识,参加以服务

9、社区、发展自我、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为目的的各种公益活动。西电高中依据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制定西电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二、课程内容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1、志愿者公益活动学

10、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所开展的各种为公众谋利益的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参加助残帮困活动等;如与环保、卫生、绿化、美化等有关的公益劳动、各种大型活动的义务工作以及其他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2、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可配合社区的需要,组织学生通过制作板报、知识讲座、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制、环保、卫生、科技、拥军拥属活动、城乡文体活动、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等多方面的宣传活动。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社区发展的使命感,并激励学生身体力行。3、帮贫助困学校鼓励学生自觉而乐意地为社区特殊人群(如:经济

11、困难人口和残疾人等)的生活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爱心和同情心,增强自我的奉献精神。4、社区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依照民间风俗习惯所开展的活动,使其通过体验社区生活获得文化传统的熏陶,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三、时间安排及学分认定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利用双休日、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共获得 2 个学分。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 5 小时,在高二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评价,特殊情况可将评价时间延迟至高三第一学期末。学校根据既定程序和社区提供的有关学生服务的对象、时间、项目、体会以及被服务者的意见等情况汇总认定学分。四、课程实施与管理社区服务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的构成

12、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一般三人以上,各小组要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不限班级。学生可在一个固定的活动小组完成所有的社区服务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参加或组织不同的活动小组。小组服务活动的目标和方案应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小组参加活动所需要的交通、购买劳动工具等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社区服务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具体由学校政教处、团总支和年级组负责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区服务活动负责。社区服务小组可根据需要聘请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区服务活动小组负责。五、课程的实施程序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的发生,注

13、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律,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展现当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2、内容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题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学校也可为学生开列社区服务活动清单,供学生选择。3、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和安全措施,报告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要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和考察,并对服务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社区服务活动要在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认可并签字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方

14、可实施。4、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开展活动,接受服务地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每项服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填写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 ,还应该撰写一些有关活动的经历、收获、感受或体会等内容的。5、总结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交流的内容为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 、每次活动证明以及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等。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6、学生上交每次社区服务活动的记录卡,学校组织评价考核。六、

15、课程评价社区服务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参考服务工作的完成情况。主要从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量、态度、收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学生每次活动过程中填写的闻喜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 。评价标准如表 1:表 1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课程评价标表评价项目分值得分评价依据时间 40三年内服务时间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劳动时间不少于 5 个小时。态度 30富于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有精诚合作、服务精神;xx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卡填写完备;证明材料完备。收获 15获得多方面的体验与认识(个人小结与体会)服务质量 15服务接受者的评价证明。得分学生上交xx 高中学

16、生社区服务记录卡后,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核实,并利用以上的表格进行考评,凡得分超过 60 分者便可获得 2 个学分,最后还应送交学校综合实践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并登记学分。凡在考评中不合格均要求重修或补修,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监督执行。学生对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考评持不同意见,可报学校综合实践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审。社区服务是新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学生必修的课程,指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在课外时间在社区内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应用所学的知识,参加以服务社区、发展自我、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为目的的各种公益活动。西电高中依据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制定西电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