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八民会的体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449347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八民会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贯彻八民会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贯彻八民会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贯彻八民会的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贯彻八民会的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贯彻八民会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八民会的体会(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六项原则”的体会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 阎春光六项原则w依法保护产权w尊重契约自由w坚持平等保护w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w倡导诚实守信w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 依法保护产权 w周强院长指出: w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从历史上看, 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以保护产权为重要任务。产 权保护越完善,就越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新的科技 革命为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产权保护出现障碍, 产权人的创业、创新积极性将受到遏制,科技也难以顺利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 侵权责任法等法

2、律已经从制度层面对各类产权进行了确认和 保护,关键在于严格落实,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依法对 产权人的所有权、知识产权、法人财产权、股权以及具有产 权性质的权利实行全面保护,服务和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w要按照周强院长的要求,高度重视产权保护法律制 度的落实。产权保护的落实,不仅需要关注物权的 完整保护,还要关注他物权、新型物权性质的使用 权、承包权、经营权,以及法人财产权、股权等权 利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诸如环境生态 权、信息资源权等新型权利类型不断涌现。在民事 商事审判实践中,要对一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 排他性、对世性等产权性质的权利进行研究,并合 理框定产权保护边界,妥善

3、调处权利冲突,依法维 护各类民事商事主体的财产权益。w体现了对当事人民事权利、特别是具有排他 性、对世性权利的保护。 w要依法保护各类权利,应当对权利的类型、 内涵、权能以及特征进行认真的把握w要对法律没有规定的权利类型积极进行研究 ,妥善处理,不能简单的以法无明文规定为 由裁定驳回起诉 w受理标准、裁判尺度应当统一尊重契约自由 w周强院长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新合同法生效 后,我国已建立起以“严格合同主义”为特征的合同法律体系 。只要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订立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 、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就应当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 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倡导契约精神,

4、很重要的 一个方面就是要切实尊重契约自由。同时,还应当正确处理 契约自由与契约公正的关系。契约自由是基础,通过尊重契 约自由,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促进提升市场经济活 力、增加社会财富。契约正义是克服契约自由弊端的矫正器 ,应当通过法律和司法解释实现其目的。人民法院应当严格 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认定合同性质、合同无效、可撤销 、可解除等情形,努力实现契约正义。w杜万华指出:在处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中,要按照周强院长讲话的要求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鼓励和包容交易模式和交易结构创新, 维护依法成立合同的法律效力。 w要充分认识依法成立的合同一旦生效,就成为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当事 人必须

5、认真履行,非经法定程序、没有法律依据,不得随意变更、解除 合同,更不可随意否定合同的效力。 w要以契约严守规则的司法实现保障契约自由,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契约自 由与契约正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契约自由既是契约形式正义的表现,也 是契约实质正义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依法维护契约正义。 w契约正义属于立法的分配正义,审判实践中要严格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 的规定,认定合同无效、可撤销、可变更、可解除等,不能脱离法律和 司法解释的规定,根据个人的理解和推论,以维护契约正义的名义,对 当事人之间合同的性质、效力、撤销、解除等作出自由裁量和认定。w契约正义属于分配正义,即法院通过积极的行使自由裁量权 来调整当事人之间

6、的利益平衡,当我们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 候必须有法律、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 w契约正义是克服契约自由弊端的矫正器,应当通过法律和司 法解释实现其目的。人民法院应当严格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 规定认定合同性质、合同无效、可撤销、可解除等情形,努 力实现契约正义。 w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切实规范自由 裁量权行使保障法律统一适用的指导意见:“自由裁量权 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 秉持正确司法理念,运用科学方法,对案件事实认定、法律 适用以及程序处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最终作出依法 有据、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裁判的权力。” w综合原、被告提交的证据,应当认为

7、青岛资 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2013)第01019号 资产评估报告书的评估结论的护栏单价与双 方签订货物购销合同时的市场价格较为 符合,采纳该评估结论的价格,对平衡双方 的利益关系较为妥当。 坚持平等保护 w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事商事权利类型多样化、权利主体多 元化、权利诉求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坚持对各类权利主 体平等保护,既是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原则的具体 体现,也是构建经济社会法律新体制、树立司法权威、维护 法治秩序,确保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必然 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但是还应当看到,在平等保护 不同所有制

8、主体、不同地区市场主体、不同行业利益主体方 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仍 然不同程度存在。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不同市场主体法律地位 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发展机会平等的原则,依法化解各类 矛盾纠纷,平衡各类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发展。w重点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 主义问题,依法保护投资安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 平等法律地位和公平发展权利。要努力消除条块分 割,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维护公平 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服务,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 、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 力清除市场

9、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使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要全面深 刻认识相关法律规定的制度背景、价值导向,避免 片面强调形式平等,忽略对不同社会权利权利实质 平等的法律保护。w要将“地方保护主义”与“关系案”相区别 w平等保护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合法权益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w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明显提升,这是 法治进步的体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当事人只讲 权利、不讲义务、逃避责任等现象。我国民事立法 已经初步建立了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三 位一体模式。这一立法模式对于有效维护当事人民 事权利,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奠定了坚持坚实 基础。各级法律要准确把握民事权利

10、、义务、责任 三者协调统一的关系,综合运用保护权利、明确义 务、落实责任等手段,依法保护民事权利,明确判 定民事义务,着重培育责任意识,引导民事商事主 体自觉规范民事商事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 境和社会秩序。w在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中,必须正确认识民事权利义 务责任三者关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一致原则。要 严格依法维护权利,严格依法督促履行义务,严格 依法追究民事责任。要正确运用侵权责任、违约责 任等法律规定,厘清各主体间权利义务责任边界, 宣示正当的权利行使规则和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 以民事商事审判活动和裁判结果,强化民事商事主 体的责任意识。要通过严格司法,树立互助意识、 规则意识、秩序意识

11、,引领社会风尚,传播正能量 ,构建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秩序,为建立社会主义 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w民事权利滥用,就是指超出权利的、社会的、经济 的目的或社会所不容许的界限而行使权利 w当前滥用民事诉讼权利较突出 w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民商事案件诉讼文 书送达的规定(试行) w第八条:在法院公告送达期间,受送达人向法院提 出管辖异议或要求回避等书面申请,但又未明确 提供送达地址的,推定为拒绝提供送达地址,未能 被受送达人接受的,邮寄送达的,以文书退回之日 视为送达之日倡导诚实守信 w诚实信用是民事商事法律规范中的核心条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充分

12、发挥司法裁判的评价 、规范、引导功能,通过过错分析、责任认定等形式,弘扬诚信理念。 要通过缔约过失、违约责任等制度运用,保护诚实守信者的合法权益, 凸显对违背诚信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大力推进诉讼 诚信建设,探索建立激励当事人积极提供证据的诉讼机制,对故意逾期 举证、毁损隐匿证据、阻碍和抗拒证据保全、妨碍证人作证等不诚信诉 讼行为,依法予以制裁。加大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依照法 律规定追究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提供虚假证据等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制度建设,推动健全社会 征信体系。充分尊重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伦理,全面评估个案裁判对整 个社

13、会公共道德体系和文化建设的影响,坚守法律底线,确保司法裁判 符合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追求,确保民事商事审判工作经得起法律和历史 的检验。w一是要高度重视虚假诉讼的防范。要全面加 强虚假诉讼的发现、甄别、制裁工作。切实 防止通过民事商事审判将非法利益合法化。 要及时敏锐捕捉有关行政管理措施在司法上 的反映,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持 清醒认识,认真分析成因,研究其中涉及的 法律问题。 w二是要严格依法依纪惩处虚假诉讼行为。要 按照民事诉讼法和民诉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严厉打击虚假诉讼行为,构成犯罪的,要坚 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案件审理过程中, 一经发现虚假诉讼,除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请 求,根据情节

14、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外,还应 分别根据虚假诉讼的具体情节作出处理。 w三是要做好重点案件的虚假诉讼防范工作。当前,虚假诉讼 分布的案件类型呈现扩大趋势,但民间借贷、离婚、破产等 案件,仍然是虚假诉讼的“高发区”、“重灾区”。 w在破产案件中,对企业投资者或者管理者在进入破产程序前 以诉讼方式集中、突击转移企业财产,发放大额管理层报酬 等行为,要加强审查甄别,避免虚假诉讼行为对债权人合法 利益的侵害。 w在民间借贷案件中,要严格按照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关于可能 属于虚假诉讼十种行为的规定,加强案件的筛查识别,结合 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 流向以及借贷双方关系,经济状况等,

15、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 假诉讼。 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 w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必须既确 保实体公正,又确保程序公正。当前,“重实体、轻程序”的 错误观念让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同时, 严格按照民诉讼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坚持当事人诉讼地位 和诉讼权利义务平等,在每一个诉讼环节都要充分体现诉讼 权利行使和诉讼义务履行的公平性,实现民事诉讼程序追求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双重职能。要充分认识民事诉讼程序 的独立价值,牢固树立程序意识,摈弃和纠正不尊重当事人 诉权、辩论权、陈述权、知情权,以及怠于督促当事人履行 诉讼义务等错误观念和做法。要明确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

16、、 不同程序各自的职能,坚决克服同质化现象,促进民事诉讼 整体效益的发挥。要大力推进繁简分流,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引导法官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等程序规定,解决案多人少突 出矛盾,及时有效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公正与效率的 有机统一。w要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法律规定,正确确定案 件的性质; w要围绕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正确分配当事人的举证 证明责任; w要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在当事人和诉讼参加人的 参与下,依法审核证据、认定事实要在认真听取当 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 ; w要按照公开原则,在法庭上和裁判文书中,依法将 法官对证据的采信和事实的认定,以及法律适用的 理由予以公开。 避免同质化w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 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 现象w一审程序的职能是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w二审程序的职能是着重解决案件的事实争议和法律 争议,实现两审终审;w审判监督程序的职能是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w关于送达、保全应当注意的问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