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困扰与应对策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49267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9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心理困扰与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常见心理困扰与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常见心理困扰与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常见心理困扰与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常见心理困扰与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心理困扰与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心理困扰与应对策略(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常见心理困扰与 应对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德兰修女获和平奖时德兰修女获和平奖时讲了这样几句话:讲了这样几句话:1 1、 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 而是指爱心的渴求;而是指爱心的渴求;2 2、 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 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3 3、 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 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樊富珉教授:樊富珉教授:1. 1. 只有优异的成绩,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是个

2、寂寞的人,2. 2. 只有过人的智商,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是个危险的人,3. 3. 只有超人的推理,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惘的人。是个迷惘的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主要内容1.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2.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3.直面挫折与心理健康4.压力纾解与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某重点大学10个月内410例来访者情况分析n诊断 人数%n焦虑症 64 15n强迫症 20 4.9n社交恐怖症 43 10n抑郁症 33 8n食欲障碍 9 2n疑病症 13 3n癔病 5 1.2n性心理障碍 7 1.7n癫痫 3 0.7n精神

3、分裂症 16 4n应激性精神病 3 0.7n神经衰弱 15237n无病 4210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尽管大学生中存在这些心理障碍问题,但其中只有极少部分接受了 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性帮助。而且前来求助的学生不少是因为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 、生活与工作,有的来咨询时技术需要服药或住院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何谓健康(即常态)心理呢?心理学家将其总结如下:1、对现实充分准确的感知。正常个体在反应或解释周围发生的 一切时都十分现实,不会发生误解;同时,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基 本准确。相反,对环境或自我感知出入很大者预示着其心理不正 常。 2、善于了解并调整自己的情绪。他们能够根据外界的情

4、况表达 或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情感。既不过分压抑自己,也不放纵自己 的情绪。相反,如果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则表明某种心理障碍 的存在。 3、具有对行为进行随意控制的能力。正常人在控制自己的行为 上有一定的自信,他们能够根据周围的情况控制自己的各种欲望 或侵犯性的冲动。在实现目标时能够克制并进行必要的忍受。相 反,缺乏自我克制,行为冲动和任意等都表明某种心理障碍的存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4、自尊和认可。能够适应周围环境,使自己被周围人所接 受,与其他人在一起时能和平相处,并无过分压力的感觉。 相反,缺乏社会承认感,具有自我无价值感,远离人群感等 在诊断为变态者中是多见的。5、形成诚挚关系的

5、能力。并不完全自我中心,能理解别人 ,不对别人提出过分要求,能够与别人建立正常交往关系。 相反,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情感或努力,全然不顾他人的感觉 ,无法与一般人建立联系,则表明心理上的不正常。6、效率。能够胜任所做的工作,并且精力使用恰当。相反 ,无法独立地解决一般的生存问题,或总感到工作压力过大 ,精力不足,疲劳、敏感等也是常见的变态症状。心理学导论美 E R 希尔加德等著 第696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1.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 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的 沟通过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自我评价不同: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对他人的肯定

6、性评价就会降低;把自己看得过低,则易自卑,影响对他人的正确评价。这些都会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不利于平等待人。 嫉妒与自卑的影响:嫉妒是指在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事、某 物品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情感。自卑则表现为缺乏自信,行动退缩不前,难于主动与人交往。 自负与害羞的影响: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过 度的害羞则使人在交往中大大约束了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一个人究竟能单独呆多久?一个名叫沙赫特的心理学家在1959年进行了一 项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设计了一个封闭的

7、房间 ,里面有一桌、一椅、一床、一马桶、一灯,除此 之外,没有其他物品。一日三餐有人送,但不和里 面的人接触。报酬非常优厚,而且呆的时间越长报 酬越多。有5名大学生参加此实验,其中,最短的 一个人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了,要求放弃实验,最 长的呆了8天。在衣食无忧,还有可观报酬的情况 下,为什么要放弃实验呢?一个人单独呆着就这么 让人难以忍受吗?不与人交往难道就不可以吗?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交往是人的需要心理保健是交往的重要功能1满足需要,促进心理平衡2交流情感,排谴不良情绪 3完善自我,培养个性品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分析认知歪曲:是指认知中存在错误的、不合理的、

8、片面的或偏执的成分。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 人际关系好=被周围所有人喜欢* 拒绝别人=伤害别人* 称赞他人=拍马屁* “目光接触” =心思不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建立和谐关系的艺术* 认知的艺术知己亦知彼* 谈话的艺术会说亦会听 * 应变的艺术能进亦能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认知的艺术知己亦知彼n知己。即自我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身体、欲 望、情绪、态度、思想、品质、能力等诸方 面的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的问题。n知彼。也就是所谓社会认知,他包括对他人 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社会角色的 认识三个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n通过听其言、观其

9、行、察其色来判断他人的情绪。 听其言,就是通过听其声音的变化来了解他人情绪 。观其行,就是通过观其运动体态来了解他人的情 绪。察其色,就是通过查其面部表情来了解他人的 情绪。n了解团体中每个人与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才能在人 际关系的反映上得心应手,避免陷入是非或被动的 处境,有利于使自己保持独立和主动。n由于人际关系的多方位、多层次、多向度,所以每 一个体都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每一角色都具有其 特定的职能、规范和“演出场合”,不能替代或混 淆。否则就会发生角色混乱,把关系搞得一团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影响自我认识的因素父母的影响:亲子间的互动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 “无条件积极关注”;*

10、以与儿童的自我评价相一致的方式对待儿童;* 严厉、不尊重、“爱的剥夺”社会规范:社会上一般的规范通过对父母的影响而 起作用* 疼爱、接纳* 提供清楚、坚定的行为准则其他因素:父母以外的个人和团体,相对间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家家 庭庭 教教 养养 方方 式式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争斗;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争斗; 在虐待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伤害别人;在虐待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伤害别人; 在支配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依赖;在支配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依赖; 在干涉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被动;在干涉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

11、了被动; 在娇宠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任性;在娇宠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任性; 在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在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 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情绪孤癖;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情绪孤癖; 在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在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 在淫乱中长大的孩子,他会心理变态;在淫乱中长大的孩子,他会心理变态; 在民主中长大的孩子,他领导能力强;在民主中长大的孩子,他领导能力强;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自信;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自信; 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他抱有正义感;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他抱有正义感;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耐心;在宽容中

12、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耐心; 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喜欢自己;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喜欢自己; 在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他会爱人在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他会爱人如己。如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如何实现自我接纳* 承认自己的“独特性”,你不必成为他人* 树立独立的自信心,学习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社会的角度评价自己* 允许自己有一个逐渐成长、改善的过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谈话的艺术会说亦会听n一般讲,会说话的人话锋含而不漏、有理、有节,热情而不 失稳重、委婉而不失坦率、机智而又诙谐,这都是智慧的闪 光,也是修养的体现。要想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谈话艺术,就 应当多加学习多加实践。n有人指出:“要

13、让人对你感兴趣的诀窍就在于你首先得对别 人感兴趣。” 福尔泰讲“通往心灵的大道是人的耳朵”。 善听者用眼睛讲话, 善听者绝少建议, 善听者守口 如瓶, 善听者接话有方, 向信任你的人表示应有的谢 意。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应变的艺术能进亦能退应变是人类生活的要义。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都是发展变化的。古希腊哲学家曾用“人不能两次 走进同一条河流”的命题,说明事物的变化。 环境在变,时势在变,事态在变,生活也在变。 要适应环境,时势的更迭,应付事态、生活的变化 ,就得学会应变。能够随时势、事态的变化而变化 ,是人类的本质所在,是人的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更需要

14、人们学 会应变、善于应变。特别是现代经济及其相关领域 的竞争日益激烈,给人们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多的 要求。精于应变,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附:走出人生的循环圈报刊文摘2005.4.1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为了与同学和睦相处也须学会一些应变的艺术 。要学会应付尴尬局面。 学会用幽默的语 言回敬不善的问话。应变艺术的关键是要学会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顾及后果。除了语言应答上的应变,还应学习人生 境遇中的应变。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 指尽管人的境遇可能会有或穷、或达的变化,但善 是不变的,变的只是独善或兼善。这是非常发人深 省的,它体现了做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李鸿义教授指出: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在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 中,人必须有三种本事或基本素质。一是以不变应万 变的个体基本品质,如诚实、自信、责任心、正义感 、积极的生活态度等,这是基础素质修养;二是万变 应不变的适应能力。这是指人必须尊重和服从客观事 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事物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 事物之间的联系性等,人必须千方百计去适应它们, 操之过急或行为迟缓,都将受到惩罚。违背规律,寸 步难行。这是心理修养的应用部分;三是以万变应万 变的灵活性、创造性。人和客观事物、环境共同变化 和发展,互为条件和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这是心理 素质提高的发展性修养。青少年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