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449238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总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研究,致力实践探索,努力构建具有潘径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形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二、基本原则、 “以校为本”的原则。要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乡土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构建符合“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 “以师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坚持

2、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和实践中,努力造就一支兼具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3、 “以生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学生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 。三、总体目标、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

3、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尤其要重点建设好课本剧、篮球、理化生探究实验、木雕、班班歌声等课程。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发

4、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能够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

5、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要努力抢抓课程改革契机,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力度,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示范辐射作用更为充分。四、组织领导与管理、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6、组长:杨 XX副组长:陈 XX、吴 XX组员:林 XX、张 XX、黄 XX、蔡 XX、张 XX、黄XX、许 XX李 XX、张 XX、李碧秀、李 XX、李 XX、何XX、杨 XX2、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网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教务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开发组评价组教年研段组组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总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研究,致力实践探索,努力构建具有潘径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形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二、基本原则、 “以校为本”的原则。要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

7、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乡土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构建符合“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 “以师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坚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和实践中,努力造就一支兼具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3、 “以生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学生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

8、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 。三、总体目标、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尤其要重点建设好课本剧、篮球、理化生探究实验、木雕、班班歌声等课程。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

9、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

10、践,努力使全体教师能够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

11、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要努力抢抓课程改革契机,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力度,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示范辐射作用更为充分。四、组织领导与管理、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杨 XX副组长:陈 XX、吴 XX组员:林 XX、张 XX、黄 XX、蔡 XX、张 XX、黄XX、许 XX李 XX、张 XX、李碧秀、李 XX、李 XX、何XX、杨 XX2、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网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教务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开发组评价组教年研段组组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总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

12、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研究,致力实践探索,努力构建具有潘径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形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二、基本原则、 “以校为本”的原则。要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乡土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构建符合“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 “以师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坚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和实践中,努力造就一支兼具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

13、伍。3、 “以生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学生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 。三、总体目标、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

14、本课程,尤其要重点建设好课本剧、篮球、理化生探究实验、木雕、班班歌声等课程。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

15、理调节能力;(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能够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

16、的“探究式、互动式”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要努力抢抓课程改革契机,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力度,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示范辐射作用更为充分。四、组织领导与管理、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杨 XX副组长:陈 XX、吴 XX组员:林 XX、张 XX、黄 XX、蔡 XX、张 XX、黄XX、许 XX李 XX、张 XX、李碧秀、李 XX、李 XX、何XX、杨 XX2、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网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教务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开发组评价组教年研段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