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管理局某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438721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政管理局某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邮政管理局某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邮政管理局某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邮政管理局某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邮政管理局某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邮政管理局某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政管理局某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政管理局邮政管理局 XXXX 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年邮政工作会议讲话稿XX 年邮政工作总结XX 年,邮政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终端建设、安全管理、竞争性业务开放、快递下乡、村村直接通邮和邮政班列发展 7 项重点内容纳入了国家规划纲要。邮政立法工作稳步推进, 快递条例被明确为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立法项目,福建、xz 邮政普遍服务保障办法等地方法规相继出台。发展政策体系更加完善,24 个省(区、市)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意见。科技与标准工作全面加快,印发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 x%,全行业新能源汽车使

2、用量超过 x 辆。XX 年,邮政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国家邮政局推动邮政企业邮区中心局作业流程和投递网络优化再造,全国累计建成“村邮乐购”站点 x万个,在湖南、青海等 6 省开展建制村直接通邮试点工作。加快快递类专业物流园区建设,新增园区20 个。国内快递专用货机达到 x 架,湖北鄂州国际快递货运机场选址方案获批并纳入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申通国际全货机实现首航。继续开展快递向西、向下服务拓展工程,全国快递服务网点乡镇覆盖率超过 x%。多措并举提升末端服务能力,全国布放智能快件箱累计超 x 万组,年投递快件逾 x 亿件。加快推进快递进校园工程,全国高校规范收投率达到 x%,黑龙江、湖北、海南达

3、到 x%。强化快递网点标准化建设,全国城市标准化网点达到 x 万个。授予 x 个城市快递示范城市荣誉称号。XX 年,产业协同工程加快推进。国家邮政局启动了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全年农村地区收投包裹超过 x 亿件,直接服务农产品外销达 x 亿元以上,为国家精准扶贫作出积极贡献。深入推进快递服务制造业示范工程,全国已累计开展联动试点项目 x 个,直接服务的制造业年产值 x 亿元。在北京、上海等 13 个城市开展跨境引导工程。国际小包继续保持跨境电商寄递的主渠道地位,业务量同比增长 x%。联合财政、商务部门继续抓好快递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试点工程。扎实推动“上机上车”工程,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无锡

4、、青岛、郑州、广州、南宁、重庆、昆明建成航空快件“绿色通道”。北京按照“三统一”模式,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电动三轮车规范上路问题。XX 年,邮政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家邮政局与江苏、陕西、重庆共建三所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和邮政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首届邮政快递专业方向顺利完成招生,遴选确认第一批 6 个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位一体”的邮政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成功举办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快递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培训班。全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 x 万人次。邮政和快递企业健全人才培训机制,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不断提升。XX 年邮政工作打算坚持综合施策,着力巩固向稳向

5、好态势一是全力推进重大政策项目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出台邮政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指导意见。着力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打造成邮政业的改革创新先行区、转型提效示范区和高端服务引领区,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增长极。继续深入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启动“快递入区”工程,加快城乡末端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快递机动车、快递电动三轮车上路通行保障工作。切实减轻企业税负,协调落实省内跨地区经营总分支机构增值税汇总缴纳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明确公益性、基础性快递基础设施范畴。支持寄递企业强化与农业、供销、商贸企业合作,助力各地特色农副产品输出,不断释放农村内需潜力,更好地服务

6、国家精准扶贫。继续推动省、市两级落实促进快递业发展若干意见精神,积极争取地方政策支持。聚焦“三重大”落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二是扎实推进立法修规。积极推动快递条例颁布实施并做好宣贯,修订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法快递物流有关条款的制定工作。修订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等规章。推动出台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制定冷链快递服务规范等6 项行业标准。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试点。组织实施行业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三是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大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产业融合和品质提升等方面的应用。支持企业继续推广数据分单、数据派单等实用技术和自动装卸传输分拣等先

7、进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软件,推广智能自助设施,促进服务智能化和应用便利化。制定邮政业技术研发指南,研究起草邮政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引导企业继续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开展科技表彰和统计等工作,形成企业共同参与、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政府部门有机衔接的科技工作新格局。四是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四所共建院校资源优势,强化在高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推动成立现代邮政教育联盟,举办现代邮政人才发展研讨会。开展第二批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遴选,积极推进职业院校现代邮政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改革,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

8、。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快递技能人才“853”工程,制定完成快递员、快件处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积极推进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稳步开展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举办全国邮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推进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举办第二届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快递优秀人才推荐评选。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推进行业提质增效一是继续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创新邮政普遍服务,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全面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力争直接通邮率提高两个百分点。推进邮政服务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农产品+大同城寄递”的区域服务模式。合理布局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 ,推广重点地

9、区服务跨境电商先进经验,发挥邮政服务跨境电商和当地经济的作用。持续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和网络优势,拓展便民服务领域和内容。落实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继续实施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邮政设施信息化水平。二是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快递“上机”工程,围绕 20 个重点城市的航空绿色通道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快件集散中心。加快湖北鄂州国际快递货运枢纽建设,支持企业提升自有航空运能,加大对其他航空资源的整合利用,扩大航空网络覆盖面。加快推进快递“上车”工程,稳定以现有电商班列为代表的快件班列试点,推动发展空铁、公铁联运体系。推广“高铁+快递”联合运营

10、模式,打造服务重点城市的“同日递”网络。持续推进快递陆运网络建设,引导企业依托重要物流节点和快件集散地规划建设陆运网络。继续开展快递“三进”工程,基本实现高校快递规范化末端服务全覆盖。大力推进快递末端设施能力建设,加快智能快件箱建设布局,力争派件量占比提高两个百分点,逐步形成以住宅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和公共服务站投递等模式互为补充的末端投递服务新格局。三是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推动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培育国际级快递品牌为抓手,加强对外拓网联合和对内重组整合,做强做优主业,释放网络潜在价值。深入推进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示范工程。联合工信部门出台行动计

11、划,遴选支持一批快递服务制造业项目。继续实施跨境寄递引导工程,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所在城市提升跨境寄递业务承接能力。推进快递示范园区建设,引导区域快递服务功能集聚。加快建立具备仓配一体功能的分拣运输中心,增强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发展与电子交易和网络购物协同的寄递服务。四是着力推动绿色邮政建设。制修订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和邮政业封装用胶带等行业标准,研究提出绿色包装技术指标。推动建立绿色包装监测评估体系,研究绿色包装环保标识认定使用和管理办法。开展绿色包装试点工程,加快建设快递业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鼓励包装生产商、电商平台、寄递企业共同建立寄递绿色包装产业联盟。

12、大力推广使用中转箱、环保袋、笼车等物品设备,重点品牌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不低于 80%。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辆应用普及率。坚持深化改革,着力增强依法行政效能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落实审批时限承诺制度、优化审批工作流程、提高事中事后监管针对性有效性等措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落实快递企业同一工商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一照多址”政策。严格跨省经营快递业务企业许可审核标准,完善分支机构备案、代理国际快递业务制度设计。修订完善经营邮政通信业务审批工作细则,将规模较大的独立经营企业纳入审批范围。全面完成省级邮政管理部门“三个清单”编制工作。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 ,组织开展跨区域互查和

13、随机暗查,及时全面准确公开监督检查结果。落实邮政市场重大案件督办制度,制定邮政市场违法行为举报处理办法。开展市(地)局内设机构调整试点,集中行使执法权。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坚持严守红线,强化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监督。贯彻落实修订后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加强普遍服务质量监督,督促邮政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新标准要求,聚焦达标情况组织专项检查。开展党报党刊投递服务质量及见报率调查,推动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份实现县级城市党政机关党报当日见报。依法履行邮票发行审批监管职责,重点针对生肖邮票零售组织开展交叉执法检查,监督邮政企业提高纪特邮票零售比例。做好重大题材纪念邮票发行工作。适应上市企业发展实际,加强市场准

14、入负面清单管理,健全行政监督、执法与信息披露机制,优化综合监管制度。贯彻落实修订后的集邮市场管理办法 ,加强集邮和邮政用品用具市场监管。积极推动移动执法设备的配备,提升行政审批和监督执法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一线执法人员机动执法能力。三是实施放心消费工程。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针对刷信、违规操作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进行专项治理,继续做好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和快递服务各项满意度调查及时限测试,加大指标披露引导力度。加快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办法和评定指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加快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 “信用中国”等网站联网。完善与消费者申诉的衔接和联动机制,畅通案件线

15、索渠道。强化企业总部对其分支机构、加盟商之间的连带责任,加强对品牌企业总部的约束与监管。继续发布快递市场监管报告和中国快递指数,引导市场预期。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员队伍作用。组织开展“诚信快递你我同行”315 系列活动。坚持协调联动,着力强化寄递安全监管一是强化安全监管“硬能力” 。推动开展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建设,优化整合现有行政执法、诚信管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等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与综合应用,建设邮政安全管理和服务大数据中心,实施国家局信息化“库”改“云”工程,形成信息管理云环境。在河北等 21个省(区、市)建设邮政业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实现省级平台全覆盖。二是强化企

16、业责任“硬约束” 。加快推进专业化安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市、县两级具有较大规模的处理场所安检设备的配置工作。出台安全检查操作流程规范和安检机联网管理规范,切实加强安检机使用管理和培训。严格寄递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开展“平安寄递”专项整治和寄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程。结合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宣贯,突出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寄递管控和整治。督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和完善安全基本制度,抓好安全设备配置、生产操作规范等强制性标准落实,提升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寄递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三是强化安全保障“硬目标”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支撑体系建设的支持,进一步建立完善上下对接机制及政企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寄递渠道反恐、禁毒、扫黄打非、打击侵权假冒等专项工作。建立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和通报制度,研究制定寄递渠道重大活动安保专项预案和工作规范,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