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435976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地理必修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与差异性 5.1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2通 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 现; 三、情感目标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 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 境观。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 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库 【课时安排】1课时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

2、化碳, 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图中有哪几种地理

3、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请分析羚羊的减少原因。 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

4、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 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 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 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 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用权沟谷不断 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 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 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 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 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 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 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 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

5、侵蚀形成沟谷。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用权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 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 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 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1)阅读以上资料,你能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 生物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 黄土高原( )土壤肥力( )形成( )地貌人类破 坏植被黄河下游( )河道( )河流( )形成了( )地貌(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流水侵蚀下降 沟谷泥沙沉积淤高改道泛滥平原 黄土高原是在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变化和人类活动 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

6、自然地理环境 、物质和能量交换 、产生新功能 、统一的演化过程太和嶂对面的凤凰山、南岗山多个山头的树木已被这 些可怕的植物覆盖。向下俯瞰,金钟藤顺着山谷向上 攀爬蔓延,大片大片地宛如一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 在山林之上。而被缠绕的树木多半已经干枯,而活着 的尽是树叶剥落凋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金钟藤居 然能轻松地爬上陡峭的崖壁,直逼海拔397米的太和嶂 山顶。调查中发现,广州龙洞附近多数山林都已在金 钟藤的笼罩之下,形势万分危急!所幸的是,在纬度 较高的位于广州北部的王子山森林公园并未发现这一“ 森林杀手”。专家分析,这可能与附近气温较低、热带 植物金钟藤不能适应有关。气候变变暖致“森林杀杀手”

7、入侵?广州日报 12.23植物学家们意外地发现,给当地山林带来“灭顶之灾”的有害缠绕植物除了金钟藤外,还包 括旋花科植物月光花和五爪金龙,形势十分严峻。高级工程师陈炳辉介绍,月光花和五爪 金龙都是外来种,对次生林的危害酷似金钟藤,而3种植物中以金钟藤的危害最大。科学家透露,这是金钟藤在广东境内第一次被发现,而过 去的记载,金钟藤只生长在热带地区,分布在我国的海南 、广西、云南和越南、老挝等国海拔120680米的疏林润湿 处或次生杂木林区。现场观测表明,金钟藤侧枝一年可以长出812米,又多是 顺着树木攀爬缠绕,10多米高的树木也不能幸免,被攀爬 的树木因缺少阳光、养分和水分而“窒息”死亡,其危害

8、程度 比先前报道过的外来种微甘菊危害更大,特别对未长成大 树的次生林危害最大。经过20多天的初步调查,叶万辉发 现在广东的金钟藤没有病虫害现象,又具备有性和无性繁 殖特征,光合作用强,种子极易传播,又具杂交优势。 1995年,为了对付这一蔓延迅速的植物,曾经喷洒过除草药 物,但不见任何效果。如今,已有20多公顷、近4万株树木 遭它残杀。 如何抑制金钟藤金钟藤Merremiaboisiana(Gagnep)Oostr又叫“多花山猪菜” 。 对于如何处理金钟藤,专家们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据说,在海南、 广西等金钟藤的原产地,平衡的生物链使它成为一种普通的植物,但在 广东,由于金钟藤没有和它竞争的植被

9、环境,没有制约它大量繁殖的昆 虫天敌,因此能迅速蔓延。 有专家提出,从它的原产地海南引入天敌。但陈炳辉指出,引入天 敌来消灭金钟藤只是其中一种办法,倘若引入外来的花草虫鸟,如果其 在广东也没有制约它们的天敌,那么整个生态链就很可能又陷入另一种 恶性循环,因此对引入外来物种应该慎之又慎。亚热带植物热带植物入侵亚热带气候气候变暖攀爬缠绕 亚热带植物亚热带植物 死亡森林面积锐减?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物质和能量交换 、产生新功能 、统一的演化过程二、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生物( 植被)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发育差 肥力低风蚀地貌河流少 内流河牵一发而动全身少数

10、耐旱植物森林减少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滞留降水功能降低洪水 断流沟谷综合纵横岩石裸露风化 加速“厄尔尼诺”将会对大气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导致气候变化 :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 灾害;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 干旱。“厄尔尼诺”也会影响到热带以外的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 全球气候带来异常。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物质和能量交换 、产生新功能 、统一的演化过程二、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分析填空 按下列选项中反映的现象的成因关系,将 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图适当的方框内。大气中碳元素增多

11、 全球气候变暖 沿海陆地被淹 化石燃料被开采燃烧 碳元素循环 海面上升 地壳中碳元素减少 极地冰融化 排放二氧化碳根据图上反映的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特点EGADIBHFC整体性5.2自然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陆地自然带的概念、类型和分布。2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空间分 布。3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能力目标1懂得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 的2了解区域差异在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 地图解释陆地上的不同自然带;3会分析地 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4.了解人类怎样 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12、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复习原因原因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 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功能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表现表现自 然 地 理 环 境 的 整 体 性性地 理 环 境 整整 体体 性性 的 表 现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地 理要素相应的统一性统一性的变化,进而进而导致整 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某一区域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必然引 起其他区域其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而进而导 致大范围大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牵一一发而动全全身局部局部变化引起整体整体变化自然界里找不到完全相同

13、的两片叶子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差异性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不同形成与之统一的植被、土壤类型自然带原 因阅读课本P9899 关于陆地自然 带的文字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演 化的统一性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 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从而呈现 带状分布特征,即称为自然带。热量和水分等自然地理要素在陆地表面呈现 某种规律性的变化自 然 地 理 环 境 的 地 域 分 异 规 律热量在空间上 的规律性变化水分在空间上的 规律性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归纳表地图册P38小测理想大陆理

14、想大陆的假设前提陆地表面是均匀的,没有 地形起伏探究陆地自然带水平方 向上的分异规律影响自然带的主导 因素气候热量水分赤道向 两极沿海向 内陆热量水分水分地理环境水平分异规律赤道向两极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沿海向内陆南北延伸东西更替高低纬度 表现明显中纬度表 现明显ABC 东西北南F E D 东西北南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冰 原 气 候苔 原 气 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 性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地中海 气候亚热带季 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雨林带温带针阔 混交林带 与落叶阔 叶林带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冰 原 带苔 原 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

15、阔叶林带 温 带 草 原 带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 带热带草原带温带 荒漠 带6634N2326N0大陆西岸 中部 大陆 东岸 大陆西岸 中部 大陆 东岸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大陆的水分主要来自海洋。一般说来,气 流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地区,距海越近大陆上获 得的水分越多,反之越少。这样,在辽阔的大 陆上,随着距海远近的不同,在同一个温度带 内降水量却出现由沿海向大陆内部逐渐减少的 趋势。在干湿程度上则出现湿润半湿润 半干旱干旱的演变,地表水、土壤和 植物等也相应地出现更替。这种分布趋势大致 与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相平行,主要由 于水分状况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导致自然景观分 布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现象,称为经度地 带性规律。 夏季风印 度 洋太平洋北 冰 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阿拉善戈壁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降水量 200mm 200400mm 400600mm思考:是否所有 大陆都是距海越 近降水越多?大 陆60N30N大 陆东南 信风离岸风2326S西风东南季风极地东风分析结论:暧湿气流 的迎岸风将导 致较明显的沿 海向内陆的地 理环境分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