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435335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5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九年级第一次学科质量检测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 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 都涉及到(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西藏和平解放2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 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 时时期 主题词题词1894-1921年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年 开天辟地,渐趋渐趋 成熟19491956年19782001年 改革开放,坚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

2、,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C D 3“文章合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 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4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2012年9月28日,在儒学始祖孔子诞辰周年纪念日之际

3、,长春文庙与山东 曲阜孔庙、广西柳州孔庙三地联动举办祭孔大典。然而40多年前的中国红 卫兵砸毁曲阜孔子故居,扫荡了孔子及其后裔安息的孔林。据此回答5-7题 。 5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红卫兵砸毁曲阜孔子故居的事件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6红卫兵砸毁曲阜孔子故居等行为属于 “革命行动”( ) A破四旧 B大字报 C批斗会 D大革命 7上题中的“革命行动”直接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 A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催残 B民主制度遭到践踏 C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D法治遭到严重破环 A D D A A 8.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头遍

4、哨子不买账,二 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9.烟标是用于烟草各类制品的包装纸,种类繁多,图文精美,蕴藏着社会变 迁的信息,是名副其实的记录历史的载体。右图烟标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10近日,某校九(1)班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刊出专题黑板 报,以下是从黑板报摘录的部分内容,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开始执行马克思主义路线 B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

5、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C中国的改革开放自此开始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B A 11.漫画三代人赶集反映出 ( )三代人赶集 A.我国农村已经率先实现现代化 B.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C.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已经消除 D.我国已超越初级阶段,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12“富春山居图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家宝总理 的这一话语反映出( ) 渴盼早日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海峡两岸实现统一指日可待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渴盼实现两岸完全统一 A B C D B C 1320世纪90

6、年代,香港、澳门先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回归前后 ,其变和不变的分别是( )A主权归属 社会制度 B社会制度 主权归属C生活方式 社会制度 D法律制度 主权归属 14下表为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所得支持票的统 计。小明同学对此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所得支持票不断增加 B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D中国于1970年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年份(年)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支持票 10 24 34 47 5115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梅开三

7、度”包括( ) 中日建交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B C D B D A 16叙利亚等国内乱不断、恐怖活动频繁发生,南海纷争又起,欧债危机 加速蔓延这一系列现象说明当今时代主题仍然是( )A结盟与战争 B合作与对抗 C和平与发展 D机遇与挑战 1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下列都是时事杂志中文章标题, 其中有悖于“和平”这一主题的是 ( ) “伊朗:第二个伊拉克” “恐怖主义全球蔓延” “日本:军事大国合法化” “周边外交:与邻为善,以邻为伴”A B C D 胡锦涛主席在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上指出: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 、普遍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

8、与稳定。据此回答1820题: 18题中的“南北”指(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B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C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9产生“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素质的明显差异 B人口结构与分布不均匀C资源的拥有量及利用率不同 D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 20“改善南北关系、缩小南北差距”的意义在于( ) 对穷国有利,对富国无益 对大国有益,对小国不利 有利于解决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有利于保障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 B C D C A D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0分) 21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

9、趣 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 ,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l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贫农贫农 、中 农农85.5 45.2 92.1 91.4富农农、地主 14.5 54.8 7.9 8.6观察上表,分析当时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材料二: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

10、的名称。该 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分)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分) 22我国农村60多年发展见证了共和国风雨历程。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 图片一 摘棉花 图片二 大办公共食堂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 次运动?它们对广大的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5分)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它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分)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1分)给农村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二:“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 末的宣传标语。 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

11、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 影响?(4分)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影响: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分) 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分)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 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 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自台州大麦屿港区至台湾基隆港客滚轮直航航线的开通以来, 搭起了两岸间更便捷的途径。夕发朝至,9小时可从大麦屿港到达基隆,更 使台州的经济发展及港口的开发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材料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

12、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 愿。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 共同家园。 材料共同表达了两岸人民一个怎样的心愿?(2分) 自1997年以来,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哪些成就?为实现 祖国统一,我国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联系目前海峡两岸的现实形势,请谈谈台湾问题为什么现 在还不能解决?(4分)盼望祖国早日统一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的存在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 人民共和国全国

13、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 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 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2分)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 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 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奠定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的基 础是什么?(2分)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三:l956年l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1956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建交国家数25495469878895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4分) 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两点即可给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8分)镜头一:【核物质安全】 2012年3月26日至27日首尔举行的核安全峰会,讨论加强核材料与核设施的 安全与保护,进而打造无武核世界,发表内容为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