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实验探究题》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8435293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实验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实验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实验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实验探究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实验探究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实验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实验探究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专题训练 徐建敦【2011.10.31】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小凯同学取了 A、B 两种物质研究它们在不同体积下的质量,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物质实验次数体积 V/cm3质量 m/g151021020A31530B41030 (1)对表中第 1 次到第 3 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可知, 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 。进一步定量分 析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数学 表达式为 其中比例系数用“k”表示。(2)比较第 2 次与第 4 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体 积相同时,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请在图 1 中画出 A 物质的 m-V

2、 图像,并计算出 A 物质 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 g/cm3= kg/m3。2、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 ,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凯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2 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 m 为 g。(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 2 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体积的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

3、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 3 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V/cm3m/g510150102030图 1图 20m(g)V(cm3)10 20 30 401030205040。全品中考网3 3、小旋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她的步骤补充完整。(1)(1)把托盘天平放在 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的 ,使天平平衡。 (2)(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如图 4 所示,经过加减砝码及 , 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 5 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3)如图

4、6 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后,把小石块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 做个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4)(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5)(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新 课标 第一网4、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凯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 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小凯和小旋经过思考后的 猜想如图 7,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

5、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必需 的一种器材是 。 (2)小凯和小旋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1.52.02.52橡皮筋的总长度 Lcm4.55.15.76.36.97.53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00.61.21.82.43.0 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 L0= cm。 要知道小旋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选填序号) 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你是如何分析 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图 7我猜想:“橡皮筋伸 长的长度可能跟它受 到的拉力成正比。 ”我猜想是:“橡皮筋的 总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 成正比

6、。 ”图图 5 5A.加水到标记 B.取出小石块 C. 将水加倒入杯中图图 6 6图 3图图 4 5、小凯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下列一些环节。 (1)小凯的猜想是:物体重力的大小可能跟 有关,理由是: 。 (2)实验步骤:利用天平测出各物体的质量,并填入下表中;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 建立直角坐标,然后根据数据描点,连线; 分析图线,得出规律。实心铜块实心铜块空心铜块空心铜块实心铁块实心铁块空心铁块空心铁块实心铝块实心铝块空心铝块空心铝块质量质量(m/g)(m/g)500500400400450450300300250250200200 重力重力(G/N

7、)(G/N)5 54 44.54.53 32.52.52 2 (3)根据表格的数据,在右图中描点,连线。 (4)由图线,可得结论: 。数学 表达式是 ,其中比例系数的物理 含义是: 。 (5)该图线 (选填“过原点”或“不过原点”), 理由是: 。 (6)据此,求物体的重力除了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以 外,还可以用 求得出物体的 ,再根据 公式 计算出物体的重力。质量为 0.55kg 的 矿泉水从楼上自由落下的过程,所受到的重力是 N。 6、为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凯同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下是 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 1 次:把木块平放在长

8、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以速度匀速拉木块,读出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如图 8 甲所示。 第 2 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以速度 2匀速拉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 记录,如图 8 乙所示。 第 3 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动木块,记下相应的示数,如图 8 丙所示。 第 4 次:把两块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动木块,记下相应 的示数,如图 8 丁所示。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14.024.0图 8 甲图 8 丙图 8 丁2图 8 乙234.048.0(1)若已知每块木块的质量为 2kg,请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9、 (2)比较第 1、2 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 。 (3)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 无关; (4)比较第 (选填“1、4”或“2、4”)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应该增加的一个步骤是:。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7、(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首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其目的是使 ;小凯用 如图 9 所示的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右边钩码的个数和 悬挂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1.1N,钩码对杠杆的拉力 F2=1.47N,测得支点 O 到这两个作 用

10、点的距离 L1=20cm,L2=1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 条件的公式中,发现 F1L1和 F2L2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 条件不一定是 F1L1=F2L2,小凯错误地方是 。 (2)如图 10 所示,在绳子自由端拉力 F 作用下,重 180N 的 物体以 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拉力 F 的大小为 N,10s 内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为 m。不计滑轮的 重力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3)如图 11 所示的滑轮组中,每个滑轮的自重为 lN,物体 G 重为 4N,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力计 A 的示数为 N,测力计 B 的示数为 N。 8、(1)如图 12

11、 所示,铜导线的直径是 。(2)图 13 中的停表显示的时间为 s。(3)如图14,该小汽车的速度为 ,所通过的路程为 ,则汽车 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时间为 。 (4)如图15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5)图 16 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F图 10345cm图 9图 11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专题训练 ( (参考答案)1、(1) 越大 正比 kVm (2) 不相同(3) 2 2.0103 2、(1) 49 (2) 30 偏小 (3) 0.8 可能是煤油,也可能是酒精。 3、(1) 水平桌面 零刻度 平衡螺母 (2) 移动游码 52 (3) 标记的位置 (4) 20 (5) 3106 . 2

12、 4、(1)刻度尺(或直尺)(2) 4.5 1、2 小凯的猜想是正确的。依据是:通过分析 1 和 3 两行数据,可得拉力 F 变成原来 的几倍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变成原来的几倍或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LL 力 F 的比值是定值。5、(1) 物体的质量 质量大的物体可以看成由两个质量小的物体构成,而这两个质量小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整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它们受到的重力的叠加(4)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质量是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mgG 是 10N。(5) 过原点 质量为零的物体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6) 天平 质量 5.5NmgG 6、(1) 第一栏分别是:20 20

13、20 40 第二栏分别是:4.0 4.0 4.0 8.0(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滑行的速度无关(3) 2、3(4) 1、4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5) 把两块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铺有毛巾的长木板上,以速度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 簧测力计此时的示数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图 12图 13图 14367cm图 15454N3N图 167、(1) 尽量减小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误将图中的L1看作是F1的力臂或F1的力臂 测量错误 (2) 60 6 (3) 2.5 8.5 8、(1) 0.14cm (2) 174 (3) 80km/h 40km 0.5h (4) 3.00cm (5) 3.6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