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英语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34536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6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英语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四年级英语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四年级英语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四年级英语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四年级英语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英语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英语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中学教育科研培训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2008年7月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要点)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功能定位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要任务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须突出“实”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功能定位l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什么l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l中小学教育科研:一种“草根”研究(一)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什么 l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先进理念指导下的、 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l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类型和特点决定了其“ 求善”的功能改善教育现状: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与专业理论工作者研究的不同)中小学教师的研究l改进教育的研究(实

2、践 取向)l置身教育之中的研究( 研究者与实践者的统一 )l为了教育的研究(科学 、改进、教育功能的综 合)理论工作者的研究l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 (理论取向)l置身教育之外的研究( 研究者)l关于教育的研究(教育 知识的增长)教师成为研究者l心理学家斯滕豪斯在1975年就提出教师必须作为研究 者才能实现专业化。 l教师应具有三重身份: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 l如何使教师成为研究者:A、要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 ;B、要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从管理的角度讲,一 是要通过讲解、自学、协助研究等手段,让教师掌握 现代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二是吸收教师承担 、参与课题研究来发展科研能力;三是要建立校

3、本教 研制度,形成团体研究的局面,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 践中发展研究能力。C、要养成教师的科研习惯,由“ 要我研究”发展为“我要研究”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草根”研究 l按照国际上通用的科研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 分类法,中小学教育科研属应用研究或发展研究l“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 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另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 对应的弱势阶层。英文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 群众的、基层的;乡村地区的;基础的、根本的。l近来文化研究,学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说者。所谓“草根化”也就 是平民化、大众化等等

4、,但实际应用中的“草根化”的含义远比以 上的解释丰富,有两个特点:一是顽强,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是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要任务l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课题管理、成果表彰奖励与推广、考核评估l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带 动:宣传作用;自己带头制度约束:制度要健全,课题宜小,手续从简(立 项、过程、成果总结)l落实对科研课题的管理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须突出“实”教育科研管理的特点:无现成经验(兴起时间短, 管理经验需要认真探索);绩效外显性差(不像教学质量那 么容易说明,且周期长);要求高(不仅自己研究,还要指导 他人研究)。l领导重视要“实” l课题

5、研究要“实” (一)领导重视要“实”l领导的认识到位 实在而不是“花架子”;是需要而不仅是应对检查、评估。l管理制度、激励措施要落到实处 要有相应的制度;制度要落实。(二)课题研究要“实”l课题选择要切合实际l研究要扎实开展 l研究结果要真实 1、课题选择要切合实际l问题是研究的源动力 l选题的思路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和 实践。三是坚持研究与工作结合。l好的问题:一是要有意义。二是要具体。 l选题的误区:其一,选题不能切中学校实际问 题,任意确定课题;其二,偏重理论性课题, 热衷政策性课题。 问题从何而来(案例1)一 碗 馄 饨l那天,她跟妈妈

6、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l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馄饨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 没有。l馄饨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边,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馄饨?”“可 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l馄饨摊主人很热心地说:“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吃。”l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l“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馄饨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愿意煮 馄饨给我

7、吃。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l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 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会感激她呢?您怎么还要跟她吵架?”l女孩愣住了!l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l母亲马上就看到了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赶快回来吃,菜都凉了 !”l这时,她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l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视而不见”。(王国香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第2期上半月刊) 问题从何而来(案例2)根据布朗中心2006年美国教育报告,在“快乐程度对学生学习 的影响”的国际数学学习比较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悖论现象 :亚洲国家的八年级学生TIMSS(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的 缩写)数学测试中成绩很高,但对数学学习有自信心的人数比例 却很低,韩国是6%,日本只有4%;美国学生在同样的数学测试 中成绩不太高,但对数学学习有自信心的达39%;另外一些在 TIMSS数学测试中成绩很低的国家,比如约旦,学生对数学学习 的

9、自信心却达到了48%。在不同国家的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到,自 信心与学习成绩呈反比例。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日) 2、研究要扎实开展l为什么研究要扎实开展l如何督促研究扎实开展为什么研究要扎实开展l研究应满足三个要件:目标、过程和方法。如果我们的所谓研究 ,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指向,没有研究实施的过程,没有使用得 当的研究方法,也就不成其为研究了。 l行动与研究结合,研究与行动共进,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应秉承的 基本立场。在行动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思,并且把这些反思的过 程、方法呈现出来,把反思与行为改进的成效彰显出来,行动才 摆脱了其原有的习惯操作;在行动中有意识地将研究作为基础与 前提,同时把

10、研究的实施与行动的开展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才摆 脱了其原有的虚空状态这样的研究才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所应 有的!如何督促研究扎实开展l管理过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两端轻过程”。l研究过程的学习、实施、反思、研讨要落实。一是采取听、看等方式查是否是在按方案进行实施。侧重参 研教师的理论学习、研究措施的实施。二是引导参研教师反思采取措施后是否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3、研究结果要真实l中小学教育科研属于“叙事研究”,应该陈述研 究者自己的实践与思考。l教育科研需要理论指导,但不必担心理论上不 层次。理论是在实践中出来体现的。l教育科研成果的泛化情况比较突出:一是构建 理论模式而又似乎与课题关系不大;二是实践

11、 效果大而全 。所以需认真核实 :所写是否是所 做;所写是否符合教育科研的基本规范(注意处理好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目的措施”的一致性) 。教育科研成果l教育科研成果的特征 新颖性、先进性、有效(实用)性l常用的类型研究报告、经验总结、论文、调查报告、教 育案例叙事研究l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 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 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 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 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

12、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遇到了什么 新的问题?l叙事研究的特点第一,是讲述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第二,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 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第三,所报告的内容往往是我参与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 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叙事案例(1):一位教师写上作文讲评课(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台下的同 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 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的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 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 次难忘

13、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点自信。眼前的这个男孩难道会陷入 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 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 了教室后,背对讲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 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 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 ,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 。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着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 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

14、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有口吃的孩子说不出话了,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没关系,你先下去,下次有机 会,再好好准备一下。但处理这种尴尬的处境,对于学生可能是终身难忘。要 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过 程为主呢,还是迟到学生为本去考虑问题。”叙事案例(2):续写中彩那天l中彩那天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围绕二战时期一个经济拮据家庭展开故事。父 亲是一名汽车维修工,他做梦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次他代朋友库伯买了一张彩票,却意外地中 奖,奖品恰好就是一辆奔驰牌汽车。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父亲最后还是决定把车还给库伯尽管库伯家 里很

15、富有,而父亲又是如此地渴望。文章最后写道:那天,父亲打电话时,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l评价故事的结局,学生们慷慨激昂地说:因为诚实无价;良心比车更重要;因为诚实是金钱买不到的孩 子们能够理解到这一步让我十分感动。l接下来,我趁热打铁地提示学生们想一下:当库伯把车开走之后,家中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有了学习课文的 基础,我有理由相信,孩子们的描述一定会和我的预想一样:当库伯开走车的一瞬间,父亲结束了一场道德 的抉择,压抑已久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心情重新变得轻松。课文的道德用意不正在此么?然而孩子们的作文 却出乎意料。l三分之一的孩子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劳动又换来了汽车;三分之一的孩子通过梦境让汽车失而复得

16、;还有三 分之一的孩子千方百计让父亲轻松拥有了汽车。他们写道,“哥哥将父亲的事情告知了电视台,电视台报道 完又奖励了父亲一辆汽车。”“父亲又买了一张彩票,结果再次中奖。”“库伯回家之后,又把车开了回来,并 且送了一万元给父亲。”“一日,父亲正修车,一位有钱人开了一辆车过来维修,告诉父亲,如果你修好,车 便送给你,于是父亲又拥有了一辆车”孩子们的想象力可谓丰富,但从他们的想象中看得出,他们还善 意地留恋着那辆失去的汽车,似乎这一切不该发生,那辆汽车天经地义地属于父亲,而不管用什么方式。l我惊叹,孩子们作文中的善良愿望与课堂上的慷慨陈词有着如此大的道德反差!为什么孩子们还会耿耿于怀 那辆不该属于父亲的汽车?是他们的道德认识有限,还是我的教学不得力?l我慢慢回忆孩子们童年阅读过的文学作品,突然有了一个发现原来无论是童话或是故事,它们的原型似 乎都暗藏着朴素而善良的道德观:好人好报抑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