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48428781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第一版)周至疾控中心 2013年4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第一版)l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 、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 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 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l一、目的l(一)早期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l(二)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 。l(三)指导各地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防控工作。l二、适用范围l此方案适用于现阶段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的防控。l目前对该疾病的感染来源、感染发病的危险因 素、传播途径、潜伏期、传染期

2、、临床特点以 及该病毒人际传播能力尚不清楚。本方案将根 据对该疾病科学认识的深入和疫情形势变化适 时更新。l三、病例的发现、报告l(一)病例定义。l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l(1)发热(腋下体温38);l(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l(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 类计数减少;l(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 肺炎。l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 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 第1版)(卫发明电2013 5号)。l(二)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 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 直报。报

3、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 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 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 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 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 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l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 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 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 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或者确诊病例”。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 疗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 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

4、卡,县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l四、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l(一)流行病学调查。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人感染 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人 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附件1)进行 调查,重点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发病前 7天内可疑动物(如禽类、猪等)和农贸市场的接触 和暴露情况,以及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接触人员情 况等,必要时根据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 例主动搜索。l(二)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医疗机 构应当及时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采集的临床标 本包括病人的上

5、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 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下呼吸道标本(如 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和血清标本等。 应当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 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 的恢复期血清。如病人死亡,应当尽可能说服家属同 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 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l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按照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附 件2)进行。l采集病例的临床标本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病 例收治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按照生物安全的相关 规定进行包装,并于24 小时内送当地国家流感网

6、络实 验室检测。各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开展核酸检测 ,具备相应生物安全条件的网络实验室可开展病毒分 离,并将分离的病毒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未 开展病毒分离的网络实验室需将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 原始标本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l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 省份,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 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数每周 不低于15份,并将H7核酸检测 纳入常规检测项目。l五、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l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 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卫发明电 20136号),落实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 人防护等措施。l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l(一)定义。l(1)诊治疑似或

7、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的 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l(2)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有 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l(3)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l(二)追踪和管理。l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 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健康 随访,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次测体 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 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 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 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l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工作。应当采集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双份 血清标本(开始实施

8、医学观察时和间隔2-4周 后),当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时还 要采集咽拭子,送当地国家级流感网络实验室 进行检测。l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 防护的接触后7天。l七、及时开展风险评估l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 感的疫情形势、病原学研究进展及时组织专家 开展风险评估,进行疫情形势研判,达到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时,应当按照相关预案及时 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机制,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 终止响应。l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l各地要积极开展舆情监测,针对公众和社会关 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进展,积极 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风险沟通,指导公众 建立正确的风险认识,促

9、进公众形成正确的疾 病预防行为。尤其要加强禽畜养殖场、散养户 、屠宰场、批发及交易市场等的禽畜饲养、捕 捉、屠宰、储藏、运输、交易和经营人员以及 宠物禽畜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 。l九、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与督导检 查l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人感染H7N9禽 流感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 采集、实验室检测、病例管理与感染防控、风 险沟通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l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防控 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l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l一、调查目的l(一)发现、追踪和管理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 可疑暴露者。l(二)开

10、展流行病学研究,为阐明疾病的特征 和规律、评估人际传播和流行风险积累证据。l(三)为制订疾病干预措施和评估措施的有效 性提供依据。l二、组织与实施l(一)县级卫生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负责在接到疫情报告后2小时内开展 具体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采取相应预防 、控制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行 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l(二)市级及以上卫生部门。市级及以上卫生 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派遣调查组 前往疫情发生地进行调查;市级及以上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可应邀或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 指导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

11、病 学调查。l(三)调查准备。调查单位应当迅速成立现场 调查组,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 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 。调查组成员至少应当包括流行病学与实验室 专业人员、临床医生和专业消毒人员。l三、调查内容和方法l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发病经过 和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 转归情况、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个人暴 露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专项调查方案另行 制定。l(一)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 及化验记录、询问诊治医生等方 法,详细了解病例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进展及转 归等情况。l(二)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通过询问及 现场调查了解

12、病例家庭人员情况,家庭居住位 置,家居环境,家禽、家畜饲养情况,病死家 禽、家畜情况。l(三)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及暴露史。l1.发病前7天内与禽畜接触及防护情况:饲养 、贩卖、屠宰、捕杀、加工、处理禽畜,直接 接触禽畜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尤其是与 病死禽畜的上述接触情况及防护情况。l2.发病前7天内与疑似或确诊的H7N9禽流感病 例接触情况:接触时间、方式、频率、地点、 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情况等。l3.发病前7天内有无接触其他不明原因严重急 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情况。l4.若病例无上述三项接触史时,重点调查其发 病前7天内的活动情况,以了解其可能的环境 暴露情况,如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或曾出现

13、病 、死禽畜的地区旅行,是否到过农贸市场及动 物养殖场所等。l(四)病例发病后的活动范围及密切接触者。 确定病例发病后的详细活动范围,追踪密切接 触者。l四、调查资料的分析与上报l(一)应当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 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l(二)各地完成个案调查后1周内将原始调查 表(见附表1-1、1-2和1-3)的复印件或电子 扫描件,由省级疾控中心以传真或者电子邮件 形式上报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 心(传真:010-58900506,E-Mail: )。以下为附加内容l以 下 为 附 加 内 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

14、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20130507 陕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四川抽样调查:26% 举家外出农户20% 留守农户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

15、出,“老人农业”“ 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妇女60%;初中及以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 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

16、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 、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 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 、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 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 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 两个方面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 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 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