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样本的采集、管理、运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421807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FP样本的采集、管理、运输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AFP样本的采集、管理、运输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AFP样本的采集、管理、运输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AFP样本的采集、管理、运输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AFP样本的采集、管理、运输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FP样本的采集、管理、运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FP样本的采集、管理、运输(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FP样本的 采集、管理、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采集遵循的条件 和技术标准原则 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 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材料 、器材和防护设施等。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AFP样本的采集 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标 本的采集要求是: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 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 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样本量5-10克)。 采集样本时,更要注意包装要求。(要求用病毒采集 管,容量15毫

2、升) 标本采集后要在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标本应冷 藏运送,在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 本的运送要符合国家对标本运送的有关要求。 AFP病例标本送检表表7: AFP病例标本送检表 患者姓名: 地址: 省(市) 市(地) 县(区) 乡(镇/街道) 村(居) ID No.: 性别: 出生日期: / / AFP病例编号(T1A) 1=AFP病例 AFP便标本份数(1,2) 2=接触者 或接触者编号(1-5) 接触日期(只限接触者):200 / / 病例出现麻痹日期: 200 / / 已服苗次数: 麻痹前最后一次服苗日期:200 / / 采便前最后一次服苗日期:200 / / 收集便标

3、本单位: 1乡级 2县级 3地级 4省级 收集标本人姓名: 采便日期:(1)200 / / (2)200 / / 送检标本保存状态: (1)冰冻保存 (2)4 8保存 (3)未冷藏 标本送出日期200 / / 送标本者姓名: (以上各项由省级以下送检单位填写) (以下各项仅由省级填写) 省级实验室收到标本日期:200 / / 收到标本者姓名: 粪便标本运送情况: (1)冰未融化 (2) 冰已融化或未加冰 标本重量:(1)约 (克) (2)约 (克) 接触者标本的采集(1)AFP病例接触者:以下情况应采集AFP病例的5名接触者(原则 上5岁以下)大便标本。1)每年AFP病例大便标本数少于150份

4、的省;2)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3)根据临床或流行病学资料高度怀疑为脊灰的AFP病例;4)死亡的AFP病例。(2)VDPV(脊灰疫苗衍生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接触者对于VDPV病例、VDPV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其接触者标本的采集要求见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和VDPV循环病例应急处理预案。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运输按UN2814 要求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目前对于脊髓灰质炎病毒野毒株的 操作应遵从卫生部有关规定。对于疫苗株按3类病原微 生物的防护要求进行操作,病毒培养的防护条件为 BSL-2, 动物感染为 ABSL-2, 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 作在 BSL2,灭活和无感

5、染性材料的操作均为BSL-1。 疫苗衍生毒株(VDPV)病毒培养的防护条件为 BSL-2, 动物感染为ABSL-3, 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 BSL2,灭活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均为BSL-1。上述 指导原则会随着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进展状况 而有所改变,新的指导原则按新规定执行。 A类感染性物质 指在运输过程中与之接触能对健康人或动物造 成永久性残疾或致命疾病的感染性物质。此处 “接触”系指感染性物质离开保护性包装与人 或动物的身体接触或经呼吸道吸入的情况。 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 者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其运输专用名称为危 害人的感染性物质; 仅使动物染病者联

6、合国编号为UN2900,其运输 专用名称为仅危害动物的感染性物质。 B类感染性物质 不符合列入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 其联合国编号为UN3373。 运输专用名称为诊断标本或临床标本或 生物物质B类。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为方便查阅,按照以上分类标准,在卫 生部组织编写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 物名录中列出了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 样本的运输包装类别和联合国编号。 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A类传染性物质包装要求 包装系统包括:防水的主容器,防水的 辅助包装和强度满足其容积、质量及使 用要求的刚性外包装。 主容器和辅助包装,必须能承受在-40 至+55温度范围内95kPa的内部压力而 无渗漏。A类

7、传染性物质包装要求 外包装外部尺寸,最小边长不小于100mm。外包装必须 标明UN2814(或UN2900)标记。标记背景颜色应差异 明显,确保清晰可见,易于识别。 标记是以45角度设置的正方形(菱形),其每条边的 边长至少为50mm,每条边线的宽度至少为2mm; 字母和数字高度至少为6 mm。 外包装上临近菱形标记的部位必须表明运输专用名称 “Diagnostic specimen”(诊断标本)“Clinical specimen”(临床标本)或“Biological substance,Category A”(生物物质 A类)。 同时还应标明联系人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字体( 字母、数字)

8、高度不小于6mm。A类传染性物质包装要求 主容器必须装在辅助包装中,使之在运输过程 中不被破损、刺穿或将内容物泄漏在辅助包装 中。必须使用适当的衬垫材料将辅助包装安全 固定在外包装中。内容物的任何泄漏都不得破 坏衬垫材料或外包装的完好性。 多个易碎的主容器装入一个单一的辅助包装时 ,必须将他们分别包裹或隔离,以防彼此接触 。 A类传染性物质包装要求 除固态感染性物质外,必须在主容器和 辅助包装之间填充足量的吸附材料,确 保意外泄漏时能吸收主容器中的所有内 容物,并保持衬垫材料或外包装的完好 性。 完整的包装必须能通过危险物品航空 安全运输技术细则6;6.2中规定的跌落 试验,跌落高度不低于9m

9、。 包装液体物质 主容器必须密封、防泄漏,内装量不超过1L; 辅助包装必须防泄漏; 必须在主容器和辅助包装之间填充足量的吸附 材料,确保意外泄漏时能吸收主容器中的所有 内容物,并保持衬垫材料或外包装的完好性; 主容器和辅助包装必须能承受95kPa的内部压 力而无渗漏; 每个外包装的内装量不得超过4L,此内装量不 包括冰、干冰、液氮等低温保持材料。 包装固态物质 主容器必须防泄漏,包装量不得超过外包装的 质量限制; 辅助包装必须防泄漏; 除装有肢体、器官和整个躯体的包装件之外, 每个外包装的内装量不得超过4kg。此内装量 不包括冰、干冰、液氮等低温保持材料; 如果有对运输过程中主容器内残留液体的

10、任何 怀疑,都必须使用适于装运液体的包装和包装 吸附材料。 冷藏或冷冻的样品 当使用干冰或液氮做低温保持材料时,必须满 足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相关 要求。使用冰或干冰时,必须将其置于辅助包 装的外面或置于外包装或合成包装件的里面。 必须有内部支撑物,以保证在冰或干冰消融后 辅助包装仍处于原位。如果使用冰,外包装或 合成包装件必须防漏;如果使用干冰,包装设 计和构造必须留有能排出二氧化碳的孔,以防 产生可能使包装破裂的压力。 冷藏或冷冻的样品 主容器和辅助包装材料必须能承受制冷 剂的温度,并承受失去制冷作用后所产 生的温度和压力。 当把包装装如入一个合成包装件中时, 要求在包装件上的标

11、记必须清晰可见, 或重新标在合成包装件的外面。B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B类传染性物质包装要求 包装系统包括:主容器、辅助包装和刚性外包装。 包装材料必须能承受运输过程中的震动与负载。容器 结构和密封状态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震动、温度 、湿度或压力变化而造成的内容物漏失。 主容器必须装在辅助包装中,使之在运输过程中不被 破损、刺穿或将内容物泄漏在辅助包装中。必须使用 适当的衬垫材料将辅助包装安全固定在外包装中。内 容物的任何泄漏都不得破坏衬垫材料或外包装的完好 性。B类传染性物质包装要求 多个易碎的主容器装入一个单一的辅助 包装时,必须将他们分别包裹或隔离, 以便防止彼此接触。 外包装至少有

12、一个大于100mm100mm的 表面。 完整的包装必须能通过危险物品航空 安全运输技术细则6;6.2中规的跌落试 验,跌落高度不低于1.2m。 B类传染性物质包装要求 外包装必须张贴UN3373标记。标记背景颜色应 差异明显,确保清晰可见,易于识别。标记是 以45角度设置的正方形(菱形),其每条边 的边长至少为50mm,每条边线的宽度至少为 2mm;字母和数字高度至少为6 mm。外包装上 临近菱形标记的部位必须表明运输专用名称 “Diagnostic specimen”(诊断标本) “Clinical specimen”(临床标本)或 “Biological substance,Categor

13、y B”(生 物物质 B类)。同时还应标明联系人姓名、地 址和电话号码。字体(字母、数字)高度不小 于6mm。 包装液体物质 主容器必须密封、防泄漏,内装量不超过1L; 辅助包装必须防泄漏; 必须在主容器和辅助包装之间填充足量的吸附 材料,确保意外泄漏时能吸收主容器中的所有 内容物,并保持衬垫材料或外包装的完好性; 主容器和辅助包装必须能承受95kPa的内部压 力而无渗漏; 每个外包装的内装量不得超过4L,此内装量不 包括冰、干冰、液氮等低温保持材料。包装固态物质 主容器必须防泄漏,包装量不得超过外包装的 质量限制; 辅助包装必须防泄漏; 除装有肢体、器官和整个躯体的包装件之外, 每个外包装的内装量不得超过4kg。此内装量 不包括冰、干冰、液氮等低温保持材料; 如果有对运输过程中主容器内残留液体的任何 怀疑,都必须使用适于装运液体的包装和包装 吸附材料。 冷藏或冷冻的样品 当使用干冰或液氮做低温保持材料时,必须满 足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相关 要求。使用冰或干冰时,必须将其置于辅助包 装的外面或置于外包装或合成包装件的里面。 必须有内部支撑物,以保证在冰或干冰消融后 辅助包装仍处于原位。如果使用冰,外包装或 合成包装件必须防漏;如果使用干冰,包装设 计和构造必须留有能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