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爱莲说》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16972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爱莲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学课件《爱莲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学课件《爱莲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学课件《爱莲说》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学课件《爱莲说》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爱莲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爱莲说》(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 将梅兰竹菊作为笔下宠儿, 在宋代,有一位哲学家却独 爱莲花,并以一篇爱莲说 在文坛名流千古,这位哲 学家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 师周敦颐。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出自:周元公集 朝代:宋朝文体:议论散文爱莲说教学课件进入主界面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结束语作者简介周敦颐:宋代 道洲(现在湖南省道 县)人,字茂叔,哲 学家,因他世居道 县濂溪,后居庐山 莲花峰前,峰下有 溪,也命名为濂溪 ,学者就称他为濂 溪先生。写作载体返回目录写作体裁“说”是一种议论 性古代文体,可以直 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 理,也可以借人借事 或借物来论

2、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 喜爱莲花的问题。作者简介返回目录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结束语写作背景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 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宋熙宁四 年,周敦颐任南康知军之时,在 他的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 全部种植荷花。公务之余,他或 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 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这篇 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为 世人所传诵。 返回目录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结束语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暂暂 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重读一遍返回目录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结束语蕃 淤 染 濯 亵 予 鲜 宜fn :多 y :泥 :沾染(污秽) zhu :洗涤 xi :亲近而不庄重 xin :少 Y :应当 你读对了吗?返回目录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结束语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4、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水陆草木之花的; 蕃很多; 独惟独; 甚很; 染 污染; 予独爱莲之助词,用于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濯洗;不蔓不枝牵连; 益更加; 植树立;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者也表判断, 是 ; 噫叹词,唉; 鲜很少; 宜应当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爱菊。自唐朝 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只喜 爱莲从淤泥里长

5、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 水里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茎梗中间贯通 ,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 ,越发清香;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 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 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 像我一样的人有几个呢?喜爱 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全文释义返回目录释义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结束语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结束语课文分析 描写角度莲的品质写作手法课文分析 描写角度莲的品质写作手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体

6、态香远益清 味 道亭亭净植 气 质莲,花之君子者也返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高洁,质朴 正直, 不攀附权贵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课文分析 描写角度莲的品质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作者借赞美莲的高尚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爱,不慕名利的品格。莲 君子 不消极避世(菊); 不攀附权贵(牡丹); 洁身自好,品格高尚 所托之物 所言之志 作者 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结束语课堂练习咏莲名句结束语思考思考题一思考题二思考题三思考题四返回目录思考一.这篇文章是写莲花的,可是作者却在文中不惜笔墨写了菊和牡丹,你能感觉到作者对菊和牡丹的态度吗?

7、这样写有何用意?答:从第二段我们品读出作者对菊的“惋惜”和对牡丹的“鄙弃”。作者写三种花的目的是为了写三种人,是要再现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作者用陶渊明追求隐逸(正衬)和世人追求富贵(反衬)的生活态度来衬托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参考答案返回目录思考题一思考题二思考题三思考题四思考二.出淤泥而不染的“染”字是污染之意,请大家反复品读,体味这里“染”改成“污”好不好?为什么?答:“染”字能让人品味出君子主动不受沾染,更体现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美德。而“污”字却读不出来这种感觉。参考答案思考题一思考题二思考题三思考题四返回目录思考三.如上题,中通外直的“通”是空的意思,这里

8、将“通”字换成“空”字如何?为什么?请大家反复品读。答:不妥。“通”带有褒义色彩,“空”具有贬义色彩。“通”字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对于君子通达事理、心胸坦荡的美德的赞扬之情。而“空”字却不能表达这种感情。可见文章用语之妙,换一字则意境全无!参考答案思考题一思考题二思考题三思考题四返回目录思考四.第二段中前半部分写花的顺序:菊花牡丹莲花;后半部分:菊花莲花牡丹,作者这么做用意是什么?答:改变顺序后将牡丹写在最后,是为了突出表达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批判和鄙弃,从而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中心。参考答案思考题一思考题二思考题三思考题四返回目录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

9、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结束语课堂练习咏莲名句结束语结束语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返回目录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一.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的句 子,背诵并默写。从生长环境描写莲花的句子: ;从体态描写莲花的句子: ;从味道描写莲花的句子: ;从气质描写莲花的句子: 。提示返回目录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二.文中除了衬托手法外, 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文章中第五句话拟人比喻对偶排比返回目录提示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三.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模仿课文写一段话。我喜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喜爱 ,因为它 。返回目录提示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结束语结束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 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 返回目录品读思考课堂练习咏莲名句课文分析古文今译生词学习全文诵读写作背景文 学 常 识结束语课堂练习咏莲名句结束语这节课即将结束,但是我们 对爱莲说的解读才刚刚开始 ,人一生中不同时期阅读同一篇 文章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希望大 家在今后能够将爱莲说常读 常新,指导我们的生活,塑造自 己的品格。课件制作:教材指导:课件策划:仙居职业中专201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