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侧重方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06289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87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盾分析法侧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矛盾分析法侧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矛盾分析法侧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矛盾分析法侧重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矛盾分析法侧重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盾分析法侧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盾分析法侧重方法(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2007广东)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 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 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 C.相互渗透D.相反相成(2009江苏) “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 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 ”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2、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B. C.D.(2008江苏) 下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2008广东,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 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例1: (2011年浙江第30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 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 败的

3、原因是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 BC D跳入另一个水缸,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环 境,所以忽视了斗争性,成功跳跃体现了前进性。解析【答案】 A 原理: 方法论: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 、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该原理经常应用于: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答题模式:(1)矛盾

4、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2)一方面, 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另一方面, A与B也具有统一性-(3)-既要-又要-(或把-有机结合或兼顾-)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10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

5、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的对立,有时塑造城市形象与民生问题会有冲突;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统一性。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有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 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应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着 普遍性。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矛盾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

6、坚持共性与个性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证关系原理 (1)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关键词:先试点,后推广(普及);先进经验的推广运用; 树立典型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例2: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3题)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 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

7、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 BC D题中两句话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 认识矛盾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在题干没有体现。解析【答案】 C例3: (2011年江苏第30题)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 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 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共同目标体现共性,地方特色体现个性。 解析【答案】 B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一着不慎

8、,满盘皆输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解析 漫画体现的是对立统一观点,要全面看问题。A2010年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关于两岸 关系的提问时指出,两岸同胞是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这句话是强调,尽管兄弟之间存在分歧,但仍应以血缘关系为重, 同心共御外侮。这体现A、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D、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解析: “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兄弟之间存在分歧”,说明 事物双方存在斗争性,“但应以血缘关系为重,同心共御外侮”, 说明事物双方相互联结的趋势,共同体现了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关系,所以B项

9、符合题意。A项本身错误,联系时有条件的;C、D材 料没有体现。B下列选项没有蕴涵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A.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解析:B项强调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下边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矛盾着的双方是没有差别的B、矛盾的产生与存在是人为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 斗争的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解析:注意漫画中的文字介绍,扶起油瓶本是一件易事, 但如不愿做,也会变成一件很难的事,体现了矛盾双方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11届华附模拟题)右图是齐白 石

10、的一幅画,画中鸡雏实则“今日 相争”,却题为“他日相呼”,让 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 画蕴含的哲理是: 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 想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 性之中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 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 通、相互转化 A B C D (2010年高考江苏卷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这表明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

11、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D(2010年高考上海卷21)碘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 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 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 理有 事情要把握度 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 B C D. A (11届中山一中模拟题) 对于改革试点工作,中 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 定具体办法。各地要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 ,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

12、可以相互转 化 D.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2010年高考上海卷20)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有关部门提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1)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

13、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的解决,做到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1)原理:每一个矛盾当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 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支配地位 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善于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抓住其本质和主流。(2)原理:矛盾次要方面虽然居从属地位,不起主导 作用,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 影响。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 视支流。 温馨提醒: 主要矛盾要求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决定全局的东西。 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求抓本质、抓主流

14、、把握大局。 判断主要矛盾的字眼“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首要任务”; 判断主要方面的字眼“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优势”。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 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根本途径、主 题、核心”此类语言哲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 情要抓重点和关键。 “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大于 、强于、总体上、总的、性质、利大于弊、本 质”此类语言哲理是: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的,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 点的

15、指导意见。由于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 要、影响重大,是医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决 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待经验成熟、条件 具备再向全国推开。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要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A、 B、 C、 D、解析: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我国医改 以公立医院为试点,体现了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的观点,不符合 题意。C澳门回归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 问题和不足;但相对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来讲,瑕不掩瑜。 澳门成功的经验之一是坚持从澳门的实际出发,在坚持“ 一国两制”的前提下,走自己的路,不盲从,不简单地模 仿别人。这一经验说明( )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