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406145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锁定高考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锁定高考解析:要从“梅”的这个意象切入,思考“梅”在抒发情感上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诗句“惆怅江头数枝梅”“相思应恨劫成灰”进行理解。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思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后才离开。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锁定高考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锁定高考解析:先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再联想张志和的渔歌子及题目“钓船归”的暗示,即可得出“回归与隐居之乐”的主题。答案:词人通过“钓船”“

2、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与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锁定高考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锁定高考解析:要抓住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词语,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对钓翁的生活描写体现出来的。答案:下片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刻画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

3、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一般指诗歌画面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全面综合来考虑。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所谓“评价”大多是对写了什么、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出判断。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倒是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设题比较多。不同题材的诗歌往往表现了不同的思

4、想内容,那么反过来,也可以根据诗歌的题材,大致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常见的诗歌题材有以下几种类型: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1送别抒怀诗送别抒怀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抒发离愁别绪、别后思念之情等方面。在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长至再会无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2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的思想内容通常为表现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

5、,对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羁旅思乡诗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生平,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3闺情宫怨诗所谓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有的是对出门在外为商为官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有的是对戍边和征战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的安危,或者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所谓宫怨诗,是闺怨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是专写古代宫女以及宫女失宠后所起怨情的诗歌。

6、在宫怨诗中,抒写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是最常见的内容。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4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是指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劳动生活为题材。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诵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5怀古咏史诗这类诗多叙述登临凭吊之事,描写所见所闻所想,常常运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

7、,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等感情。还有的借古讽今,劝谏批评当今统治者。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6边塞征战诗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戍边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异常丰富。这类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赴边、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希望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7爱情思慕诗此类诗歌在古诗中占

8、很大的比例,但高考试题很少涉及。多考查对所思慕之人的思恋、赞美等。8抑郁失意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多表现才华不能施展,抱负不能实现的,或有爱国情怀却得不到重用的诗人们的苦闷心情。9民生疾苦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是表现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不顾百姓苦难的统治者的批判,如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等。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的自己的人生志趣或感悟。评价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允许有自己的看法。对此考点的设题较少,但因其难度稍大,要予以重视。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为提

9、炼情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等。1提炼情感主旨一、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方法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解析:第一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诗歌情感。此诗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胄,前六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场景,微雨、暮钟、远帆、归鸟等意象,都是包含沉重情感的景物,为这次送别定下了感情基调。第二步,抓住关键词语 ,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尾联的“无限”和“沾襟”是答题者必须关注的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打开了突破口,自然容易得出结论。 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

10、考解密答案:前六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场景,“微雨”“暮钟”“漠漠”“冥冥”等词语奠定了沉重的情感基调,尾联直写相送情景,表达了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浓重的眷恋不舍之情。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u巩固提升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陆 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答题步骤与要点: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锁定

11、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 解析:这首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往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志士空老,报国无成,言念至此,只能怅怅。这首诗在幽情中自有暗恨。这首诗的感情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如果抓住尾联来理解,就会容易许多。尾联“叹息”“谁共”分明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惆怅,联系作者身世,它还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前六

12、句围绕“幽居”写景,表面看抒发了一种闲情逸致和恬然自得,实则是以乐景衬哀情。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答案: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的闲适之情。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2理解诗句意义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第二联两

13、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解析:第一步,陈述诗句的相关内容。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要将这些意象及其传达的基本内容提炼出来。第二步,明确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借燕子、梧桐等在雨中的感受,结合注解所言“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可知,它是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观 雨陈与义山容龙钟不

14、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u巩固提升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注:此诗作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夏。1130年春天,金兵进逼湖南长沙。二月,长沙守帅向子 积极组织军民顽强抵抗,形势略有好转。而诗人在卞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陈与义:宋代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宋徽宗(赵佶)政和年间进士。北宋时曾任文林文郎、太学博士等职;南渡后任吏部侍郎,累官至参知政事。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答题

15、步骤与要点: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 解析:诗句的意义,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来理解。这首诗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同时,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也是当时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所以,这里不单是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地融会在一起。颈联写尽管云雨的遮蔽广大猛烈,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 摇欲坠的

16、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长沙守帅向子湮的积极抗金举动)。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竹枝在顽强地举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这里诗人对雨势变化的观察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答案:颔联一方面写夏季的雨景,另一方面写当时国家风雨飘摇的处境。颈联写虽然风雨猛烈,但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竹枝在顽强地举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表明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颈联既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局势的企望。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方法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锁定高考高考解密真题演练栏 目 链 接高考解密解析: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两种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