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齐民要术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2.50KB
约94页
文档ID:48384852
齐民要术_第1页
1/94

本图书由 (landstar2008)为您整理制作 更多 txt 好书 敬请登录 齐民要术·序 《史记》曰:“齐民无盖藏 ”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禹制土田,万国作乂;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 “仓廪 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 子?”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 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故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国以富 强;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淮南子》曰:“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 而忧百姓之穷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由苦旱,以身祷于桑 林之祭……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 劳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 赡者,未之闻也 ” “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将相不强,功烈不成 ” 《仲长子》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

青春至焉, 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 乎食也哉?” 《谯子》曰:“朝发而夕异宿,勤则菜盈倾筐且苟无羽毛, 不织不衣;不能茹草饮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 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 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 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夫珠、玉、金、银,饥不 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 贵五谷而贱金玉 ”刘陶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 ” 陈思王曰:“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千金、尺玉 至贵,而不若一食、短褐之恶者,物时有所急也 ”诚哉言乎! 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赵过始为牛耕,实 胜耒耜之利;蔡伦立意造纸,岂方缣、牍之烦?且耿寿昌之常平仓,桑弘羊 之均输法,益国利民,不朽之术也谚曰:“智如禹、汤,不如尝更 ”是 以樊迟请学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 ”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 而况于凡庸者乎? 猗顿,鲁穷士,闻陶朱公富,问术焉。

告之曰:“欲速富,畜五 ” 乃畜牛羊,子息万计九真、庐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任延、王景,乃 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岁岁开广,百姓充给燉煌不晓作耧犁,及种,人 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 又燉煌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赀 茨充为桂阳令,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贮衣民惰窳, 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种桑、柘,养蚕,织履, 复令种紵麻数年之间,大赖其利,衣履温暖今江南知桑蚕织履,皆充之 教也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卧其中,见吏 ----------------------- 页面 2-----------------------则衣草而出,崔寔为作纺绩、织纴之具以教,民得以免寒苦安在不教乎? 黄霸为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 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 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龚遂为渤 海,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 五鸡。

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春夏不得不趣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吏民皆富实召信臣 为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农耕,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 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 民得其利,蓄积有余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郡中莫不耕稼力田 吏民亲爱信臣,号曰“召父” 僮种为不其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 供祭祀,死买棺木颜斐为京兆,乃令整阡陌,树桑果;又课以闲月取材, 使得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投贵时卖,以买牛始者,民 以为烦,一二年间,家有丁车、大牛,整顿丰足王丹家累千金,好施与, 周人之急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便于 田头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余肴而去;其惰孏者,独不见劳,各自耻不 能致丹,其后无不力田者,聚落以致殷富杜畿为河东,课民畜 牛、草 马,下逮鸡、豚,皆有章程,家家丰实此等岂好为烦扰而轻费损哉?盖以 庸人之性,率之则自力,纵之则惰窳耳 故《仲长子》曰:“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鱼鳖之堀,为耕稼之场者, 此君长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

盖食 鱼鳖而薮泽之形可见,观草木而肥 之势可知 ”又曰:“稼穑不修,桑果 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杝落不完,垣墙不牢,扫除不净,笞之可也 ” 此督课之方也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 李衡于武陵龙阳泛州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 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吴末,甘橘成,岁得绢 数千匹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者也樊重欲作器物, 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 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 此之谓也 《书》曰:“稼穑之艰难 ” 《孝经》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 身节用,以养父母 ” 《论语》曰:“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汉文帝曰: “朕为天下守财矣,安敢妄用哉!”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 ”然 则家犹国,国犹家,是以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其义一也 夫财货之生,既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率之又不 笃;加以政令失所,水旱为灾,一谷不登,胔腐相继:古今同患,所不能止 也,嗟乎!且饥者有过甚之愿,渴者有兼量之情。

既饱而后轻食,既暖而后 轻衣或由年谷丰穰,而忽于蓄积;或由布帛优赡,而轻于施与:穷窘之来, 所由有渐故 《管子》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七十二里,而用有 余,天非独为汤雨菽、粟也 ”盖言用之以节 《仲长子》曰:“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食为异: 生习使之然也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异蓼中 之虫,而不知蓝之甘乎? 今采捃轻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 ----------------------- 页面 3-----------------------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 凡九十二篇,束为十卷卷首皆 有目录,于文虽烦,寻览差易其有五谷、果、蓏非中国所殖者,存其名目 而已;种莳之法,盖无闻焉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 浮伪,盖不足存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 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齐民要术·杂说 夫治生之道,不仕则农,若昧于田畴,则多匮乏只如稼穑之力,虽未 逮于老农;规画之间,窃自同于“后稷” 。

所为之术,修列后行 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假如一具牛,总营得小 亩三顷——据齐地大亩,一顷三十五亩也每年一易,必莫频种其杂田地, 即是来年谷资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悦以使人,人忘其劳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 秣饲牛畜,事须肥健;抚恤其人,常遣欢悦 观其地势,干湿得所,禾秋收了,先耕荞麦地,次耕余地务遣深细, 不得趁多看干湿,随时盖磨著切见世人耕了,仰著土块,并待孟春盖, 若冬乏水雪,连夏亢阳,徒道秋耕不堪下种无问耕得多少,皆须旋盖磨如 法 如一具牛,两个月秋耕,计得小亩三顷经冬加料喂至十二月内,即 须排比农具使足一入正月初,未开阳气上,即更盖所耕得一遍 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 其踏粪法:凡人家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穰、谷积等,并须收贮一处 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计 经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车粪至十二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计小亩亩 别用五车,计粪得六亩匀摊,耕,盖著,未须转起 自地亢后,但所耕地,随饷盖之;待一段总转了,即横盖一遍计正月、 二月两个月,又转一遍 然后看地宜纳粟:先种黑地、微带下地,即种糙种;然后种高壤白地。

其白地,候寒食后榆荚盛时纳种以次种大豆、油麻等田 然后转所粪得地,耕五、六遍每耕一遍,盖两遍,最后盖三遍还纵 横盖之候昏房、心中,下黍种无问 谷,小亩一升下子,则稀穊得所 候黍、粟苗未与垅齐,即锄一遍黍经五日,更报锄第二遍候未蚕老 毕,报锄第三遍如无力,即止;如有余力,秀后更锄第四遍油麻、大豆, 并锄两遍止,亦不厌早锄谷,第一遍便科定,每科只留两茎,更不得留多 每科相去一尺两垅头空,务欲深细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 是求;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较浅 凡荞麦,五月耕;经二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 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 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 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总落矣 ----------------------- 页面 4-----------------------其所粪种黍地,亦刈黍了,即耕两遍,熟盖,下糠麦至春,锄三遍止 凡种小麦地,以五月内耕一遍,看干湿转之,耕三遍为度亦秋社后即 种至春,能锄得两遍最好 凡种麻地,须耕五、六遍,倍盖之。

以夏至前十日下子亦锄两遍仍 须用心细意抽拔全稠闹细弱不堪留者,即去却 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何者?缘盖磨数多故也, 又锄耨以时谚曰:“锄头三寸泽” ,此之谓也尧汤旱涝之年,则不敢保 虽然,此乃常式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 ” 如去城郭近,务须多种瓜、菜、茄子等,且得供家,有余出卖只如十 亩之地,灼然良沃者,选得五亩,二亩半种葱,二亩半种诸杂菜;似校平者 种瓜、萝卜其菜每至春二月内,选良沃地二亩熟,种葵、莴苣作畦,栽 蔓菁,收子至五月、六月,拔诸菜先熟者,并须盛裹,亦收子讫应空闲 地种蔓菁、莴苣、萝卜等,看稀稠锄其科至七月六日、十四日,如有车牛, 尽割卖之;如自无车牛,输与人即取地种秋菜 葱,四月种萝卜及葵,六月种蔓菁,七月种芥,八月种瓜,二 月种;如拟种爪四亩,留四月种,并锄十遍蔓菁、芥子,并锄两遍葵、 萝卜,锄三遍葱,但培锄四遍白豆、小豆,一时种,齐熟,且免摘角 但能依此方法,即万不失一 ----------------------- 页面 5-----------------------卷一 耕田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作陶,冶斤斧, 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 《世本》曰:“倕作耒耜 ” “倕,神农之臣也 ” 《吕氏春秋》曰:“耜博六寸 ” 《尔雅》曰:“斪 谓之定 ”犍为舍人曰:“斪 ,锄也,名定 ” 《纂文》曰:“养苗之道,锄不如耨,耨不如铲铲柄长二尺,刃广二 寸,以铲地除草 ” 许慎 《说文》曰:“耒,手耕曲木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