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382236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试题及答案高中生物学科三级培训讲稿、试题及答案模模块块二二 学科知学科知识识与技能(三)与技能(三)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生物组 高展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 A.组织取材的部位 B.培养基种类 C.pH、温度、光照 D.以上都是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A.离心法 B.水蒸气蒸馏法 C.压榨法 D.萃取法 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B.外植体只用 70酒精消毒即可 C.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D.可使用 MS 固体培养基 4.关于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堂课所使用的多

2、媒体课件越多越好 B.多媒体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手段 C.每堂生物课都必须用多媒体教学 D.多媒体主要是激发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或浓缩教学内容、扩大容量 5. 多媒体辅助化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的要素有A.教师、学生 B.教材 C.多媒体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 1982 年,国际合作及发展组织对生物技术重新定义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 依靠 作为反应器,将材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 术。 微生物、动物、植物体 2.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是 MS 培养基。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添加激素。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薄荷油、肉桂油、熏衣草油、檀

3、香油等可用 法进行提取。 水蒸气蒸馏 4.所谓课件就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 设计的、反映某种 的计算机软件。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5.设计及使用课件时,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每堂课上的 上。做到每堂课 ,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把 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 以了。 重点、难点 突破一、二个难点 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 1.制备 MS 固体培养基可分为配制各种母液和配制培养基及灭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 菌。 ( )22.一般地讲,容易进行组织培养的植物,往往是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 ( ) 3. 现在生物学要大量运用天文、人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

4、和方法。 ( ) 4.在一堂课中,多媒体几乎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教师的语言表述显得不像从 前那么重要,板书、板画也是可有可无的。 ( ) 5.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 ( ) 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不同植物组织或同一植物组织的不同部分,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 般选择未开花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是 MS 培养基,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添加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种激素,菊花茎段的培养比较容易,一般不用添加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

5、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使用 的先后顺序以及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发展方向。 其他因素:pH、温度、光照等条件也影响植物组织的培养。 2.生物技术与实践模块中所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哪些? 传统发酵技术,如酿葡萄酒、制作腐乳和泡菜等 微生物培养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细胞的固定化、PCR 和蛋白质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 3.我们为什么提倡依据内容选择多媒体?简述之。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课都能或都必须用多媒体教学。高中生物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 能够看得懂,或通过自学能掌握的,或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已经具备的,或只需教 师做简单的指导便能融会贯通的。这部分知识根

6、本用不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了反而 有画蛇添足之嫌。而像一些微观的现象或暂时观察不到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再 现,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加深印象。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我们通过 动画模拟,展示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和整个过程,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又如动物的早期 胚胎发育,我们通过动画模拟蛙卵发育为蝌蚪的过程,再用录像显示蝌蚪的变态发育,使 学生印象深刻。 4.简述多没课件的设计原则。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原则 情境化原则 协作学习原则 媒体多元化原则 强化训练原则 与传统教学手段协调互补原则 5.简述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知识体系。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胚胎工程3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

7、问 生态工程 五、论述题五、论述题 1.“对生物学发展史的认识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你是怎样认识的? 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我们认为塑造学生人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生物科学发展史,也 是人类的奋斗史。生物学从本世纪初开始,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尖端科学,这是无数生物学者 为之奋斗的结果,是他们坚毅品格的具体体现。他们为科学而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永 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称颂。遗传学鼻祖孟德尔在修道院经过 8 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遗传学的 两大规律,在当时不被社会认识和承认的巨大压力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仍然坚信“人们重 视这一项成果的日子一定会到来”;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在做了历时 5 年的环球航行

8、考察 后,用 23 年时间写就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为生物进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 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生物学知识背后的这些活生生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 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 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谈谈你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的认识。略模模块块四四 课课堂教学堂教学专题专题研究之三研究之三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辽宁省教育学院高中部 张岩一、选择

9、题一、选择题 1.在以下的学生学习方式中,学习效果最好的是 A.阅读 B.小组讨论 C.做中学或实际演练 D.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 2.下列关于一堂好课的说法中,你认为那一项比较合适 A.气氛非常热烈 B.学生感觉什么都会了 C.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D.教师完成了自己的预设目标 3.你认为最理想的课堂讨论应该是 A.教师事先预设好的 B.学生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C.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D.以上都不是 4.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该关注 A.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心理感受 B.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 C.教学效果的课后延伸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应该来源于 。 好奇和兴趣 2

10、.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之间、 之间的交流。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3.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听,而是让学生想。 是掌握知识的最基本途径。学生的独立思考 4.教师应该给学生以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 , 给学生留有展开思维过程的回旋余地。 自主思维的空间 层次和跨度45.学生在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思考和想法时,是 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完全 投入到对知识思考中,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受任何限制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 1.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应该来源于对未来目标的憧憬和既定目标的实现。 ( ) 2.一节好课,就是学生感觉什么都会了。 ( ) 3.新课改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11、但是并不排斥对教学结果的关注。 ( ) 4.越是以“教师中心” ,学习效果越好,越是以“学生中心” ,学习效果越差。 ( ) 5.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课堂氛围。 ( ) 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1.为什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心理感受? 学习的原始动力应该来源于好奇和兴趣,只有在保证学生对本学科的最基本的兴趣的 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当然是件艰苦的事情,但是艰苦不代表痛苦, 让人感到痛苦的事情是做不长久的,而艰苦的经历却可能会为我们带来快乐。快乐和成就 感是支撑学生长久学习的基本动力。游戏之所以吸引学生,其原因就在于能够给学生带来 快乐和成就感。我

12、相信即使是像居里夫人这样的大科学家同样是依靠快乐和成就感,才能 支撑其完成伟大的探索工作。这里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把每一堂课都变成游戏场,我们的教 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去感受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帮助学生获得一种更高层次上 的心理享受,这比单纯地追求表面上的某种学习形式更重要。 2.为什么说对学生的爱,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喜欢并尊重教师,学生认可并愿意接纳教师所传达的信息。高 中阶段的学生完全是可以感受到你对他的潜存于内心的喜爱和不满,如果你不喜欢他,那 他也很难喜欢你。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信任和欣赏,那么师生间的沟通就无 法顺畅。我们需要跳出课堂来看我们的课

13、堂教学,如果说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技巧只是战术 问题,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战略问题。 您如果不喜欢和这个年龄段的人打交道,不喜欢和学生打交道,您就不适合做一名中 学教师。 3.为什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听,而是让学生想。学生的独立思考是掌握知识的最基本 途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已有的学识水平、本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充分的认 识,并认真考虑本节内容应该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将知识适当地拓展,如何才能 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深入下去、拓展开来。这里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保证问题 不脱离学生学习能力范围,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的思维空间。 4.简述课堂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个好的课堂一定是沟 通、交流十分顺畅的课堂。要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除了前面提到的为学生营造安全 的课堂氛围以外,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把握学生当前的思维动态,以 合理地调整教学过程,既使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性,又保证学习过程的挑战性,使学生的 独立思考和与他人的交流能有机地融合起来。55.如何设计课堂讨论?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