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81383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的对象、范围及方法n“在权威性的经济学著作中,主要章节都不过 是大同小异地转述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但说 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章节,却至今仍表现出巨 大分歧。大家都谈论相同的事情,但对正在谈 论的是什么却意见不一。”罗宾斯(1932年)n“一门科学的范围并不是一开始就划定的,而 是随着研究的积累,随着该门科学的问题 具有了统一性,才有了确定其边界的可能 。”罗宾斯(1932年)n“我学经济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受经 济学家的骗。”琼罗宾逊(转引自:经济学家成长的故事,中信出版社,2001:213)一、名称的变化n政治经济学(1615年)经济学( 1890年)微观、宏观(1

2、933年, 1948年)。n【法国】孟克列钦(15751621):献给国 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年)。 n【法国】魁奈(16941774):经济表和政 治经济学的普通原理(1758年,凡尔赛版, 资料来源:西斯蒙第(17731842)的政治 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 1819年),商务馆1964:第38页,脚注) n【英国】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 政治经济学原理探究(1763年)。【来源 于西斯蒙第(商务馆1964:第33页,脚注)。 但也有说是1767年。如,马克思(剩余价值 学说史,卷一,第10页);熊彼特(经济分 析史,卷一,第267页);琼罗宾逊的现

3、 代经济学导论(9页)】n在经济学鼻祖斯密那里,并没有使用“政治经 济学”一词,他的书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1776年)。n在整个古典学派时期,使用的名称是“政治经 济学”。如,萨伊、李嘉图、马尔萨斯、西尼 尔、西斯蒙第、穆勒等。n在这个时期,德国“历史学派”使用“国民经 济学”一词。如,李斯特(17891846)的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年),他提出 了“国家经济学”概念。罗雪尔(18171894 )的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1843年)n在边际革命的三个先驱人物(屠能、古诺、戈森)那 里,都没有使用“政治经济学”。在边际革命“三杰 ”(杰文思、门格尔、瓦尔拉斯)

4、那里,只有杰文斯 (18351882)使用(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 )。卡尔门格尔(18401921)用的是国民经济 学(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瓦尔拉斯( 18341910)采用了另外的分类方法,把理论部分叫 作“纯粹经济学”(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年) )。n到了马歇尔,不再使用“政治经济学”,也不使用“ 国民经济学”,而是“经济学”。经济学原理( 1890年)。n凯恩斯革命发生后,由于“总量”分析方法的使用, 人们开始区分“微观”和“宏观”。n据说“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 希【获得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本年度还有 丁伯根。获奖原因是经济计量学。】在

5、“动态经济学 中的传播与推动问题”一文(1933年)中使用的。n而反映在教科书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美国 经济学家博尔丁的经济分析(1948年)。n还有一说,是萨缪尔逊的经济学(1948年第1版)二、对象与范围(Scope)或主题与领域n财富经济现象经济行为人类行为 (帝国主义)(一)财富(物质福利、经济福利)n斯密(17231790):国民财富。n约翰穆勒(18061873):“这个主题就是财富。 政治经济学家们声称是讲授或研究财富的性质及其生 产和分配规律的,包括直接或间接地研究使人类或人 类社会顺利地或不顺利地追求人类欲望的这一普遍对 象的一切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任何一本政治经济

6、 学著作都能论述甚或是列举出所有这些因素,但总要 尽量阐明制约它们起作用的规律和原理。”(13页) “但是,就原因是道德的或心理的,依赖于各种制度 和社会关系,依赖于人类的本性而言,这些则不属于 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是属于道德和社会科学的范畴, 是所谓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n庇古(18771959):福利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福利,而经济 福利是能与货币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的 那部分福利。”(二)经济现象n约翰内维尔凯恩斯(18521949):政 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1891年)。“政治 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个与经济现象有关的学说 的整体。”(2)n穆勒:“政治经济学是探索某些社会现象的

7、规 律的科学,这些规律产生于人们生产财富的联 合行动之中,就所涉及的现象而言,不会由于 人们对其他目标的追求而被修正。”(经济 学的哲学:55页)(三)经济事务(行为)n穆勒:论政治经济学之定义及其恰当的研究 方法(1836年)。“不研究社会中人的全部 行为,而只关注人们嗜好财利、为达目的而精 心选择手段的那一面。”(经济学的哲学 :53页)n马歇尔(18421924):“经济学是一门研究 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 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 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 部分。”(四)人或人类行为n经济学分析技

8、术在扩展地盘。n加里贝克尔(1976年)现代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定义n萨缪尔逊(1915年2009年12月13日):“经 济学是这样一门学问,它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 作出选择,在现在和将来,使用具有两种或两 种以上可供选择用途的稀缺性资源来生产各种 商品,并将其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 供消费之用。”n费希尔和唐布什:“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怎样决 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学问。”n利普赛和斯泰纳:“就广泛的定义而言,经济 学涉及:一个社会使用其资源并将生产成果分 配给社会的个人或集团的方式;生产和分配一 直在发生变动的方式;经济体制的效率。”n斯蒂格利茨(1942):“研究我们社会中的 工人

9、、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 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 ”n曼昆(1958)的定义:经济学原理(第 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研究社会 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1)研究人们如 何做出决策;(2)研究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3)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n曼昆把经济学原理归纳为“十大原理”,分别 对应着上述三个方面,为四、三、三。曼昆在 “前言:致学生”中,开篇便引用了马歇尔的 定义,并十分地推崇。小结:什么是经济学?n经济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占什么 地位?n经济学的真谛是什么?认识宇宙世界的三种思想体系n神学n哲学n科学罗素(18721970)的哲学

10、概念: 西方哲学史n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 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 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 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 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 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 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 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 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 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n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 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 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 那么令人信服了。世界是分为心和物吗?如果 是这样

11、,那么心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心是从 属于物的吗?还是它具有独立的能力呢?宇宙 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 着某一个目标演进的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 ?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 序的天性呢? n人是不是天文学家所看到的那种样子,是由不 纯粹的碳和水化合成的一块微小的东西,无能 地在一个渺小而又不重要的行星上爬行着呢? 还是他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种样子呢?也许 他同时是两者吗?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 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的生活方 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 贵的,它所包含的内容又是什么?我们又如何 能够实现它呢?善,为了能够值得受人尊重, 就

12、必须是永恒的吗?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 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 吗? n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 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 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 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 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 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 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 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 的业务了。 科学及其体系n天n 自然 自然 自然 自然科学n地n人 人 人 人 人文社会科学n人 自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什么是科学?n1、定义:(1)认识世界的途径,科学 的全部是方法;(2)知识体系。n2、分类:自然科学、社会科

13、学、思维科 学。n3、源泉:人类的“好奇心”与“认知能 力”。n4、功能:解释;预见。推荐阅读n【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 么?(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1976,1982,1999 ),商务印书馆 ,2007。经济学是科学吗?n【美】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经济 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0。什么是经济学?n1、经济学不只研究人的经济行为。n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划界是观察和研 究对象。n但在社会科学内部,各种学科【政治学 、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的划界 并不是研究对象或领域,而是研究模式 或方法。“一”及其划分n二分法

14、:物质与精神n三分法:经济、政治、文化n四分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n理论意义?n实践意义?什么是经济学?n实际上,哲学是统一的科学。n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化与整合。n不分工学科分化整合n“瞎子摸象”与科学进步推荐阅读n【美国】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 十九世纪范式的局限,三联书店, 2008年。n【美国】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1999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什么是经济学?n2、经济学的“二分法”思维模式:n作为研究人之行为的一种模式,其特征 是:n 供给 需求n 成本 收益三、研究目的n从服务政府(立法者)到分析经济现象 ,也就是说,实现由双重任

15、务向单一任 务的转变,试图构建“纯科学”。三、研究目的n【英国】斯密(17231790)国富论(1776年 )。在该书第四编“论各种政治经济学体系” 中,“政治经济学,作为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 门科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为人民 提供丰富的收入或生活资料,或者,更确切地 说,使人民能为他们自己提供丰富的收入或生 活资料;第二,为国家供应足够维持公共服务 的收入。它提出要使人民和国家都富裕起来。 ”n萨伊:“如果政治经济学揭示财富的由来,如果它指 出充实财富的方法,并教导我们如何可逐日取用更多 的财富而财富不至枯竭,如果它证明,一个国家的人 口可增多,而同时又能有更好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如

16、果它满意地证明,富人和穷人的利益,以及各个国 家的利益,不是相对立,而所有对抗全是愚蠢,如果 可从这些论证推断,许多被认为无可救治的弊病,不 但可以救治,甚至容易救治,而我们可无须再遭受我 们所不愿意遭受的痛苦,那么,我们必须承认,没有 什么研究比政治经济学研究更为重要,更值得有高尚 思想和仁慈思想的人的研究。”(55)n马歇尔:“经济学家的最高目标就是要 发现,这种潜在的社会资产如何才能最 快地得到发展,如何才能最明智地加以 利用。”(30)n“经济学的目的,第一是为求知识而求 知识,第二是解释实际问题。”(59)n【英国】琼罗宾逊(19031983): 现代经济学导论(1974年),商务 印书馆,1982。“经济学包括三个方面 或者起着三种作用:极力要理解经济是 如何运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