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O9年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8378595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O9年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O9年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O9年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O9年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O9年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O9年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O9年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理理 化化 试试 卷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物物 理理 部部 分分考生注意:1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2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单选题(每小题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8 分)分)1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 )A 氢原子和电子组成的。 B 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D 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2二胡演员在表演之前都要调节二胡

2、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传播方向。3下列光学器件中,使用时通过反射成像的是 ( )A 照相机。 B 幻灯机。 C 平面镜。 D 放大镜。4下列用电器中,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接近 200 毫安的是 ( )A 手电筒。 B 家用空调器。 C 电吹风。 D 家用电冰箱。5如图 1 所示,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时,下列因素中会影响水吸收热量多少的是 ( )A 比热容。 B 初温。 C 密度。 D 质量。6甲、乙两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分别如图 2(a)和(b)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车和乙车可能运动的一样快。 B 甲车

3、可能比乙车运动的慢。C 甲车一定比乙车通过的路程多。 D 甲车一定比乙车运动的快t/秒61 2 3 4500.961.82.73.6甲车t/秒122 4 6 8 1000.61.21.82.4乙车(a) (b) 图 2图 1F1F2 A 图 57如图 3 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 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电压表的示数相同,则 ( )A 灯 L 可能变亮。 B 灯 L 一定熄灭。 C 电阻 R 一定断路。 D 电阻 R 可能短路。 8如图 4 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甲和

4、p乙的关系为 (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二、填空题(914 题每格题每格 1 分,分,1516 每格每格 2 分,共分,共 26 分)分)9家用电饭锅的正常工作电压为 (1) 伏,它与其他用电器之间是 (2) 联连接的。电路中消耗的电能是用 (3) 表来测量的。10 “三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用力蹬跳板,跳板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1) ;在划艇比赛中,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桨,艇快速向前运动,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 的;在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由于子弹具有 (3) 继续向前飞行。11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去年成功发射,在返回地

5、球时,返回舱温度升高,其舱体的内能 (1) (填“增大”或“减小” ) ,这是通过 (2) 方法改变它内能的。在下降过程中,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在不断的变 (3) 。 12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即便捷又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现有某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小李开着它以 15 千米/时的正常速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道路上,则 0.1小时通过的路程为 (1) 米;若此时电瓶工作产生的牵引力为 24 牛,则电动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 (2) 牛;以电动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李是 (3) (选填“静止”或“运动” ) 。13如图 5 所示,物体 A 所受重力为 200 牛,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 F1和

6、F2的方向匀速提起物体 A 时,则 F1 (1) F2(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若 10 秒钟内 A 物体被匀速提起 4 米,则拉力 F1所做的功为 V1V2LR图 3S图 4 甲乙(2) 焦,功率为 (3) 瓦。14若 10 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 2 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1) 安,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伏,则电流通过该导体所做的功为 (2) 焦。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伏时,该导体电阻为 (3) 欧。15如图 6 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电键 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1,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U1;当电键 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

7、 A 的示数为 I2,电压表V 的示数为 U2。则 I1 (1) I2,U1/ I1 (2) U2/ I2。 (均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16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为鉴别这两种液体,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 7 所示,并最终得出了结论。(1)通过方案甲的比较可知(a)图中装的是盐水,判断依据是: (1) 。(2)通过方案乙的比较可知(d)图中装的是盐水,判断依据是: (2) 。三、作图题(每小题三、作图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6 分)分)17在图 8 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18在图 9

8、 中,请根据小磁针的 N、S 极,判断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4 分)分)19质量为 0.2 千克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 5,求:水吸收的热量 Q吸。水的比热容为 4.2103焦(千克)20体积为 2103米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求: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N图 9图 8OA600(a) (b)(c) (d)图 7方案甲方案乙AASR1R2PAV图 11(a)图 11(b)21一个底面积为 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 0.12 米,内盛有 0.1 米深的水,如图10(a)所示,另有质量为 2

9、千克,体积为 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 A,如图 10(b)所示,求:(1)图 10(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图 10(b)实心正方体 A 的密度。(3)将实心正方体 A 放入图 10(a)的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22在如图 11(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当滑片 P 移到滑动变阻器 R2的某一端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12(b)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的阻值。(2)10 秒内电流通过 R2所做的功。(3)当滑片 P 移到滑动变阻器 R2的另一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同时在(b)图指针所示的基础上偏转了相同的角度,求电源电压值。五、实

10、验题(共五、实验题(共 18 分)分)23在“测定金属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量金属块 (1) ,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 (2) 位置平衡,称量时砝码应该放置在天平的 (3) 盘。24某同学用如图 12 所示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前他调节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使之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1) ,当他把焦距为 10 厘米的凸透镜放在如图 13 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能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此时这个像是_(2)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 (3) 移动,就能在光屏上再次找到清晰的烛焰像。25小明在“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

11、包括: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若干导线、待测额定电压为 1.5 伏的小灯若干,滑动变阻器两个(甲:“20 图 12A(a) (b)图 102A” ,乙:“50 2A” ) 。(1)图 13(a)为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后要求:在闭合电键 S 前,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在 A 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2)接着他按照正确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 S 后发现小灯很亮,此时观察到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2 伏和 0.2 安,过了一会儿小灯突然熄灭,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都不亮,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 6 伏,则电源电压为 伏,他所选用的滑

12、动变阻器是 (选填“甲”或“乙” ) 。(3)小明经思考后,重新选择器材进行实验,当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3(b)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欧,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瓦。26为了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若干实心长方体和正方体以不同方式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实验,并分别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和物体在沙中的下陷深度记录在下面三张表中。甲同学将同一长方体平放、侧放、竖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数据见表一) ;乙同学将三块不同的正方体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数据见表二) ;丙同学将同一长方体分别叠放在三块正方体上方,然后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见表三) 。表一 表

13、二实验 序号压力 (牛)受力面积 (厘米2)下陷深度 (厘米)实验 序号压力 (牛)受力面积 (厘米2)下陷深度 (厘米)11021.004650.2021040.50512100.2031080.25624200.20表三实验 序号压力 (牛)受力面积 (厘米2)下陷深度 (厘米)71650.65822100.45图 13(b)(a)934200.35(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知道压力产生形变效果是否显著的。(2)三位同学分析自己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得出的结论是:甲: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不显著。乙:受力面积增大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相同,所

14、以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丙:无论压力是否变大,只要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就越不显著。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是 ,乙同学的结论是 ,丙同学的结论是 。 (均选填“错误的” 、 “不完整的”或“正确的” )(3)乙、丙同学在观察了表二、表三中的实验序号 4 与 7(或 5 与 8,或 6 与 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后,可得出的结论是: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三张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当 ,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就越显著2008 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理化质量调研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理化质量调研物理部分答案及评分标准物理部分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6 分1C 2B 3C 4A 5D 6D 7B 8C二、26 分(914 题每格 1 分,1516 每格 2 分)9220;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