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77952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2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 发展科学概念 宁海县梅林小学 李玲玲 指导学生从已知的概念出发,根据 现有的经验和根据,进行科学地推 测与验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展 科学概念。 实验导入 提供材料 分析现象 汇报交流 探究活动版块一、实验导入,引发矛盾,唤醒学生的前概念。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真正学习新的 科学概念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对概念 朴素的理解,他们不是空着脑袋走进 课堂的,学生的这种理解可以称为科 学的前概念,它包含原有的经验 和假设,但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 一致。 在某种程度上,科学课的学习 可视作改变学生前概念的过程 ,不断修正和完善科学概念的 过程。如: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马铃薯在

2、水中 的沉浮时,课前准备一组有结构的材料: 两个放入同样多水的杯子,一个马铃薯。 上课伊始,老师准备把马铃薯放入一杯水 中,要求学生预测马铃薯的沉与浮。 学生根据前几课的学习,知道马铃薯比同 体积的水重,会沉入水底,实验结果证明 学生的预测是正确的。这是学生的前概念 。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道马铃薯在水中是下沉 的不可能浮起来,现在浮起来了,只有一种解释 ,可能两只杯中的水不一样,对当前的概念不满 是产生概念改变的关键因素. 因此,利用改变认识冲突的方法来促进概念转变 ,对于完善学生原有概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原有的认识解决不了眼前的现象,引发了与前 概念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主

3、动建构 新概念的心理趋向。二、提供材料,实验探究,帮助建立科学概念 在一个较短的时段里掌握一个科学概 念,必须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 活动。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切实有效地顺 利进行,就必须为学生设计提供充足 的有结构的材料。 有结构的材料有利于缩短学生探究 的历程,降低探究的难度,为学生 建立科学概念创造有利条件,让他 们比较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获取新知。三、分析现象,明辨是非,形成科学新概念 科学概念的形成,学生通常要对大 量同类事物与现象进行观察,再通 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才能抽 象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构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构建需要多层次地进行,要 经历一个反复的

4、过程,经过多层次的 比较、分析与综合,学生才能真正理 解概念。这就需要学生对科学概念的 正反例现象都有清晰的认知,让学生 通过清晰的正例和反例现象的分辨, 在推测与验证的思维过程中形成科学 概念。四、推敲汇报交流,发现规律,建立概念 探究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交往的 过程,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 识结构逐步影响、相互提升的过程。 指导学生自己用语言表述它们的发现 ,如果他们的表述与探究的事物现象 有相关的属性,这就更有利于他们进 行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从而发现规 律,建立概念。 五、设计探究活动版块,为概念形成提供活动支持 活动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在 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概念不断 地得到修正、得到发展,而这一 切都是在一个个活动中实现的。要帮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 念,就要赋予活动以概念内涵 .为学 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来内化他 们获得的信息,有足够的时间讨论、 思考。切实有效地发展科学概念是科学 教学的中心任务,教师在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与现象进 行观察与分析,通过思维辨析, 正确科学概念的内涵与本质,认 清科学概念的外延,理解掌握建 构科学的科学概念。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