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77893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第一章、蓄电池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FF概述概述 FF构造与型号构造与型号 FF工作原理和特性工作原理和特性 FF蓄电池的容量蓄电池的容量 FF蓄电池的充电蓄电池的充电 FF常见故障常见故障 FF维护与使用维护与使用 FF免维护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11-1、概述、概述蓄电池(俗称“电瓶”)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是可逆的低压直流电源。一、蓄电池的分类铅酸蓄电池镍碱蓄电池普通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干荷电蓄电池胶体蓄电池铁镍蓄电池镉镍蓄电池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二、蓄电池的作用 (教材P1)在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

2、、点火系统等主要 用电设备供电。 在发动机不运行或低速运行时,蓄电池向各种 用电设备供电。 当用电设备过多、用电量超过发电机的供电能 力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向各种用电设备供电。 稳定电压的作用。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电容, 可以吸收电路中瞬间的过电压,以保护用电设备 。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21-2、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一、蓄电池的构造 (教材P4)汽车常用的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12V的蓄 电池由6个单格蓄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蓄电 池的标称电压为2V,充满电时为2.1V。铅酸蓄电池由极 板、隔板、电解液和 壳体组成。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极板与极板组蓄电池的极板

3、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它们都以 铅锑合金浇铸成的栅架为骨架,在栅架上填充活性物质制成极板。极板结构活性物质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深棕色的 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 青灰色的纯铅(Pb)。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普通型放射型目前,蓄电池采用的栅架有二种,一种为普通型,另一种为放射型。其中放射型栅架具有输出电 流大、内阻小的特点,在新型蓄电池中采用。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极板组单格蓄电池极板组12V蓄电池极板组为了增大蓄电池的容量,每个单格蓄电池都由多个正、负极板组成极板组。每个正极板都处于两 片负极板之间,使正极板两侧充、放电均匀。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正、负极板

4、之间装有绝缘隔板,以防止极板 之间短路。隔板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的自由渗透 。隔板采用耐酸性和抗碱性的木质、微孔橡胶、 微孔塑料及浸树脂纸质材料制成。近年来,还将微孔塑料隔板做成袋状,紧包在正极板的 外部,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2、隔板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电解液是由化学纯的硫酸(H2SO4)和蒸馏水 (H2O)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硫酸水溶液(密度 为1.241.31克/立方厘米)。64%蒸馏水H2O+36%硫酸H2SO4=电解液密度:1.000密度:1.835密度:1.265电解液密度对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影响大。密度大可以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减少结冰的危险;但粘度增加,流 动性变差,使蓄

5、电池的容量下降,而且腐蚀作用增强,降 低极板和隔板的寿命。3、电解液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壳体采用耐酸、耐热和 耐震的硬橡胶或聚丙稀塑料 制成整体式结构,壳体内分 成个互不相通的单格,每 个单格内装有极板组和电解 液组成一个单格的蓄电池。壳体的底部有凸起的筋 ,用来支撑极板组,并使极 板上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落 入凹槽中,防止极板短路。4、壳体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二、蓄电池的规格型号 (教材P6)蓄电池的型号按JB/T 2599-1993 铅酸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组成如下:额定容量(安时/Ah)类型和特征Q起动型 A干荷电式 W免维护式单格蓄电池个数例如 :6-QA-1056

6、-QAW-100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31-3、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一、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材P6)蓄电池是一个化学电源,其充电与放电过程是一种可逆的化学反应。1、电动势的建立在正极板 处,PbO2与硫 酸作用而生成 带正电荷的铅 离子(Pb4+)沉 浮在正极板上 ,使正极板具 有约2V的正电 位。在负极板 处,铅电离为 铅离子(Pb2+ )和电子(2e) ,2个电子留 在负极板上, 使负极板具有 约 -0.1V的负 电位。+2V-0.1V2.12.1V V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正、负极板上生成 硫酸铅(PbSO4),电 解液中水份增加。随着放电的进行

7、,电解液密度减小。接上负载后的化学反应2、蓄电池的放电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在外电源的作用下,迫使个电子从正极板返 回负极板,形成从正极板流向负极板的充电电流 。极板上的硫酸铅还原成 氧化铅和铅,电解液中的水 份还原成硫酸。随着充电的进行,电解 液中硫酸的成份增加,电解 液密度增大。3、充电过程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二、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教材P8)1、内阻蓄电池的内阻由极板电阻、电解液电阻、隔板电阻及联条电阻等四部分组成。极板电阻一般很小,但随着放电的进行, 正负极板上的PbSO4增多,极板电阻增大。电解液电阻与密度和温度有关,密度过高或过低,电阻增大;温度低,粘度大,电阻大 。隔板

8、电阻和联条电阻与材料、联条形式有关,对一个制造好的蓄电池来说是一个定值。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2、放电特性放电特性是将充足电的蓄电池,在以20h放 电率的电流连续放电过程中,端电压U、电动势 E和电解液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密度随着放电的进 行而直线下降,因此, 在使用中可以根据电解 液的密度来判断蓄电池 的放电程度。静止电动势Ej与电 解液的密度变化相似, 单格蓄电池的放电终止 电压1.75V(10.5V)。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3、充电特性充电特性是指在恒电流充电过程中,蓄电 池的端电压U、电动势E和电解液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随着充电的进行,电动势逐渐升高, 电解液密度增大,

9、充 满电后,单格蓄电池 的电压为2.1V(12V.6)。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我们可以根据蓄电池的开路端电压的大小,来判断其充电情况: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41-4、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因素、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因素一、蓄电池的容量C (教材P10)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在放电允许范围内,蓄电池输出的电量:Cft f (安时/Ah)1、额定容量C20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30oC时 ,以20h放电率的电流连续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 压时,蓄电池所输出的电量C20。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2、起动容量起动容量表征蓄电池在接起动机时的供电能力,并根据使用条件分为常温起动容量和低 温起动容量

10、。常温起动容量在电解液温度为30oC时 ,以5分钟放电率的电流,连续放电到9V(12V蓄电池)时,蓄电池所输出的容量。低温起动容量在电解液温度为-18oC时 ,以5分钟放电率的电流,连续放电到6V(12V蓄电池)时,蓄电池所输出的容量。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二、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教材P11)蓄电池的容量越大,所存贮的电能越多。蓄电池容量的大小,与放电电流、电解液的密 度及极板结构等有关。放电电流增大,蓄电池的端电压和容量下降;温度越低,蓄电池的容量下降,额定容量是在30oC 时测得;电解液密度增大,可以减少内阻,提高容量,但不 能过大;增大极板面积和片数,可以增大容量。采用簿型极 板

11、、增加极板的片数,可以在不增大蓄电池体积的情况下 ,提高蓄电池的容量。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51-5、蓄电池的充电、蓄电池的充电一、充电方法 (教材P12)新蓄电池、使用中的蓄电池及修复后的蓄电池 等,由于技术状况不同, 采用的充电步骤和规范也 不同。常用的充电方法有定流充电、定压充电和脉冲快速充电等三种。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定流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保持为恒定值的 充电方法称为“定流充电”。可以将不 同电压值、容 量相近的蓄电 池串联起来充 电。如果容量 不同,应按容 量小的蓄电池 来决定充电电 流。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定流充电的方法:定流充电时,随着蓄电池电动势

12、的提高,要保持充电电流恒定,必须提高 充电电压;当单格电压上升到2.4V时,应将电流 减半后再充电,直到单格电压上升到2.7V,端电 压和电解液密度在2-3小时内保持不变为止。定流充电的特点:定流充电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充电电流,但充电时间长,而且需要经常调节充电电流。一般适用于新蓄电池和故障修复蓄电池的初充电。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2、定压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始终保持充电电压不变的 充电方法称为“定压充电”。定压充电时,可以 将相同电压 值的蓄电池 并联起来一 起充电。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定压充电电流定压充电在充电初 期,由于蓄电池的电动 势较低,因而充电电流 大;随着电

13、动势的升高 ,充电电流逐渐减小, 在接近充电终了时,充 电电流已降低到很小值 。定压充电的特点: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无沸腾现象,可 以减少水分的损失;在充电45小时后,量容可达90% 95%,缩短了充电的时间。定压充电方法适用于蓄电池的补充充电,不适用于新蓄电池和故障蓄电池的初充电,汽 车上发电机对蓄电池的充电为定压充电。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3、快速充电定流和定压充电的时间长,消耗的电能多,给使用带来不方便。利用快速充电,完成一次初 充电,只需5小时左右;完成一次补充充电约1小时左右。快速充电具有充电时间 短、空气污染 小、节省能量 和去硫化效果 明显等特点, 已被广泛应用 。第一章、蓄电池

14、上海师范大学二、充电种类 (教材P14)新蓄电池、使用中的蓄电池及修复后的蓄电池等,由于技术状况不同,采用的充电步骤和规范也不同。充电种类有:初充电、补充充电、去硫化充电、锻炼循环充电和预防硫化与均衡充电等。其中常用的为初充电和补充充电两种。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初充电新蓄电池和修复后的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充电,初充电采用定流充电方法。初充电的特点是充电电流小,充电时间较长。当蓄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必须进行补充充 电。2、补充充电补充充电可以采用定压充电或定流充电方法,如采用定流充电,其充电过程与初充电相 似,分为两个阶段,充电电流按补充充电的电 流规范进行,充电时间在13-16小时

15、。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1-61-6、蓄电池的常见故障、蓄电池的常见故障一、极板硫化 (教材P15)蓄电池长期处于充电、放电状态,在极板上会生成一层白色的粗晶粒的硫酸铅,在正常 充电时,不能转化为二氧化铅和铅,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极板硫化的蓄电池的特征为:充电快,放电也快。产生的原因:详见教材P15。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二、自行放电/自放电充足电的蓄电池,放置不用而逐渐失去电 量,称为“自行放电”。如果每昼夜自行放电损 失的容量2%,为正常自行放电;如果每昼夜 自行放电损失的容量2%,则为自行放电故障。产生自行放电的原因1、电解液中含有杂质或极板材料中含有杂质,不同杂质

16、之间形成电位差,引起局部放电。2、蓄电池盖上有电解液,使正、负极形成通路。3、长期不用,硫酸下沉,电解液上下部分浓度不等,形成电位差引起自行放电。4、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而沉积在壳体的底部,造成极板之间短路。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三、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活性物质从正极板上脱落下来,沉积在蓄电池的底部,在充电时可以看到褐色物质从底部升 起。正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后,使蓄电池的容量下降,且充电时不易恢复,严重时会造成极板短 路或自行放电。造成正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的原因(1)充电时电流过大,温度过高,经常过充电等使活性物质松浮而脱落。(2)放电电流过大、过放电等使极板拱曲,也会造成活性物质脱落。第一章、蓄电池上海师范大学四、内部短路当蓄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