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75660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一、“疆域”的涵义 二、中国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 三、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变迁的原因一、“疆域”的涵义边疆是一个地理、政治概念,包括陆疆和海疆。边疆又是 一个历史概念,随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 的。中国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天下”、“四海”、“ 中国”、“疆域”、“版图” 、藩属、华夷等。1. 定义:“疆域”是一个国家或政权实体境界达到的 范围。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是各个王朝的统治范围。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十八世纪五十 年代清朝完成统一之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 入侵以前的中国版图,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形成的 中国的范围。历史时期所有在这个范围

2、之内活动的民 族,都是中国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 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天下”先秦“天下”有广狭二义。广义指所知世界, 即“溥天之下”;狭义指王朝及诸夏统治区域范 围。广义语境与王权泛化思想有关,而王权泛 化源自王权天授的天命论。天命论强调君权神 圣,应受到独尊。“天下一家”或“王者无外”强 调天子权力无所不在。在王权泛化前提下,“溥 天之下”都应该是王权统治区域,“奉正朔”、“ 暨声教”。然而事实上每个王朝统治范围是有限 的,即狭义的“天下”。这种理论上应该而实际 上不能的矛盾,是“天下”广狭二义产生的原因 。“版图”,传统中国社会里指中央王朝派官 直接控制和治理的人口和土地。

3、周礼夏官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 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 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清史稿卷283 何国宗传:“国家有疆宇,谓之版图。版言 乎其有民,图言乎其有地。” 2.“中国”:政治上,中国往往等同于中原王朝或者中央王朝。 民族上,等同于华夏诸族和汉族,与其相对应的是 蛮夷戎狄少数民族。文化上,往往是指华夏汉族的文化范畴。 地理上,中原地区至全国3.内边与外边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经历了由内边防务为主到外 边防务为主的转变。历史时期中国范围内大小政权的 边,可称之“内边”,所以古代中国传统的边务主要针 对

4、边疆内部的问题。明代以后,倭患、西方殖民主义 侵略势力东来,出现了边疆全面危机的严重局面。殖 民主义者的入侵,可称之为“外边”。4.我国疆域的现状我国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仅 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线上(53N)。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 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 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5.边疆史地研究概况鸦片战争前后,边疆史地的研究受到重视。出现 了海国图志、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何秋涛 的朔方备乘、徐继畲瀛环志略等著述,成为 边疆史研究的开创者。20世纪3

5、0年代,边疆史地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近代专业研究刊物、社团及高校教育机构的出现和大 批边疆著作的出版顾颉刚、史念海著中国疆域沿革 史为主要代表。七八十年代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 史地图集为疆域研究的集大成者。疆域及民族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边 疆民族管理机构研究、政策研究,局部疆域形成等。主要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主要刊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季刊)6.边疆与民族边疆与民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尤其是中国 历史上,疆域与民族关系极为密切。“通晓中国历史的关 键之一是了解中国和它周围夷狄地区之间势力消长的状况 。美拉铁摩尔夫妇著,陈芳芝、林幼琪译:中国简明史 ,商务印书馆

6、1962 年版,第 20 页。(1)古人将疆域与民族视为一体。诗经小雅 北山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天下”“四海”是统一的整体概念,指王权控制的 区域,包含着多民族共存空间的意思。尚书禹贡 有对民族和民族区域的关注与管理要求,如“岛夷皮服 ”、“岛夷卉服”、“三危既宅,三苗王叙”、“析支渠搜 ,西戎即叙”等。认为“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 暨声教,讫于四海”,才能算是“告厥成功”。人们对国 家职能的看法与民族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2)疆域格局与民族分布格局一致。畿服制、夷夏观念等。战国思想家构拟过一种称为畿服制的国家边疆结构 。国语周语祭公谋父语:“夫先王之制,邦

7、内甸 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禹贡、 周官、逸周书等也有类似记载。这种制度大致 在王朝直辖区(王畿)以外,设定了甸服、侯服、宾 服、要服、荒服五等,规定了一定的距离和应尽的义 务。畿服制只是从未实行过,但对后世统治者产生极 大影响,以致历史语境变化后,后朝处理边疆事务、 外族关系时,多套用“要服”、“荒服”。中原农耕政权与游牧民族关系 民族自决(3)民族、文化认同与疆域统一共同的族源:炎黄以中原正统文化继承者自居 以疆域统一为合法地位的基本依据,为最高使命。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曾九州、天下、中国 与四海、夷狄的关系。“故先王度土,中立封畿,分九 州,列五服,物土贡,制外内,或修刑政

8、,或昭文德 ,远近之势异也。是以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 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 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 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 天地所以绝外内地。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 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 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 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 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 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 也。” 1. 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及其周边民 族2. 先秦时期华夏诸国的疆域3. 秦汉统一王朝疆域的形成

9、和变迁4. 魏晋南北朝时期疆界的变迁5. 隋唐统一帝国疆域的形成6. 宋辽金时期各分裂政权的疆域7. 元代的疆域8. 明时期中国疆域9. 清帝国疆域的形成-中华帝国最终疆域的形 成10 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国土的沦丧二、中国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1. 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及其周边民 族 (1)传说时代帝王的活动范围距今约5000年左右,已经有众多部落活动 在今黄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和丘陵山地上。 竹书纪年:“神农居陈,后徙曲阜;黄帝 自穷桑登帝位,后徙鲁、曲阜;少昊邑于穷桑 以登帝位,都于曲阜,於周为鲁,穷桑在鲁北 ” 伏羲氏居太昊之墟(今陈州);神农氏初都陈后徙于 鲁;黄帝居穷桑(鲁城北)

10、后徙曲阜(今鲁城中) 少昊邑于穷桑,后迁曲阜;颛顼都帝丘(今濮阳); 帝喾高辛氏都亳(今河南偃师)。主要部族活动范围诸夏:黄、炎二帝 黄河中游九夷:太昊、少昊 部落海岱之间 三苗:汉水流域越(粤)族:东南 沿海地区其他诸戎、诸翟: 陇西及山西高原地区疆域属政治范畴, 此时尚未形成疆域。2、夏朝疆域夏起源于西北方,逐渐向东南迁徙。“禹都阳城”地望所在,有陈留浚仪(今河 南开封)、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泽州阳 城(今山西晋城县)、唐城(今山西翼城县) 、颖川阳城(登封王城岗)等说。 主要活动范围在今陕、晋、豫三省的交界 地区,嵩、洛是中心。势力所及,南至江汉地区,东近淮泗流域 。3、商朝疆域商族

11、起源于东方,今渤海湾沿海地带。 曾十三次迁都:“自契至成汤八迁,成汤至盘 庚五迁。”疆域四至。东: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西 :陕西东部;北:河北、山西北部;南:湖北 北缘。商北方和南方还有许多部落和方国。4、周代疆域周人兴起于渭水流域,逐渐向东方发展。 中心地区在今陕西沣水地区丰、镐一带。疆域四至。东:临海;南:湖北北部;西 :甘肃东南地区;北:河北边缘。大规模“封邦建国”。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的拓展扩展了中国疆域 。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域 巩固:诸侯争霸 扩大:与少数民族的战争(秦西戎,赵中山 、娄烦,燕东胡等)5、秦朝疆域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以后 中国疆域的基础。疆域四至。东北:辽

12、东半岛西北部;北:蒙古高原; 西:今甘肃东部及四川云南一带; 南:北向户(今越南北部)。周边有匈奴、东胡、羌等部族。秦朝巩固疆域的措施 设置郡县前222年平楚江南地,置会稽郡;并闽越 、东瓯。置闽中郡。前214年逾五岭,置桂林、南海、象三郡 。前215年北击匈奴,略“河南地”,次年渡 河拓地至阴山,置九原郡, 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 发展交通,加强联系(直道、五尺道等) 。 修筑长城6、两汉疆域 (1)范围南北略与秦同,东西较秦扩大。北:阴山一线的五原郡、朔方郡;西北:河西走 廊;西: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以西;西南:云南大部; 东北:朝鲜半岛中部东汉与西汉疆域相当,中后期略有缩小。 (2)变迁汉初

13、,受匈奴压缩;武帝时,北征匈奴,南平白 越,东征朝鲜,西南服西南夷,开拓西域。(3)汉代疆域的拓展北方:击退匈奴,推至河套、阴山以北西北: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和西域都护 的设置;南方:越南北部西南:犍为等七郡东北:乐浪四郡7、魏晋南北朝疆域中国处于分裂割据时期,由于周边少数民族力量 的变化,疆域相应改变。东北收缩:由于高句丽兴起,到七世纪后撤出东北 。北方收缩:鲜卑柔然突厥占领大漠南北。西方收缩:西域大部丧失。西南收缩:越南临邑国兴起,缩至越南北部。分裂政权之间边界屡有变更,周边疆域变化不 大。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复杂、紧张。出现了民族分离 的思想倾向。江统徙戎论:“夫夷蛮戎狄,谓之 四夷。

14、九服之制,地在荒要。春秋之义,内诸夏 而外夷狄。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能 ,徙冯翎、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 扦、析支之地;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氏,出还陇右 ,著阴平、武都之界。糜其道路之粮,令足自致,各 附本种,反其旧土,使属国、抚夹就安集之。戎晋不 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即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 规。”8、隋唐疆域 隋北:内蒙古;西:新疆;南:越南北部, 东:大海。 唐北:俄罗斯东部、哈萨克斯坦国境西伯利 亚南部;西: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西南:有 西藏及青海之地;南:控安南(今越南);东 北:有朝鲜南境之新罗、渤海诸国入贡;东: 日本入贡。唐代边疆变迁的原因 (1)唐国

15、力的强弱变化(经济、文化等) (2)唐的民族政策:怀柔和武力 羁縻制度 (3)周边民族力量的变迁(吐蕃、靺鞨、高丽等)9、两宋疆域两宋版图比较狭小,但是周边有许多少数 民族建立的政权。失去燕云十六州与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东北的辽( 契丹)、金(女真),西北的西夏(党项), 西南的大理(白族)。南宋疆域仅限江南,金控制北方广大地区。10、元朝疆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 北:岭北行省北达近北海,包括今俄罗斯大部 ; 东:辽阳行省达朝鲜北部、黑龙江下游至库页 岛; 西:咸海 南:缅甸、泰国北部及越南西北部11、明朝疆域 东北:控制黑龙江下游入海处,包括库页岛 。 北:以阴山一线与瓦剌

16、、鞑靼为界。 西:亦力把里国,直接控制止于甘肃西界。 南:两广,短时间至越南北部。12.清朝的疆域(1)清代疆域的范围清朝初期,开拓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最 稳定的疆域,中国今天的疆域奠定于清。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加上巴尔喀什湖、 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的 地区。另有朝鲜、印度半岛、中亚各国等藩属 。(2)清代疆域的拓展清代疆域的三部分:以狩猎为主的女真区、以畜 牧为主的蒙古区、以农业为主的明朝区。主要运用战争手段收复传统疆域。17世纪二三十年代,漠南蒙古诸部归附后金。 1696年漠北入清版图。漠西、青海和硕特蒙古于 1688、1698年先后归清。1720年清军护送达赖入藏 ,西藏入清。1759年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维吾尔) ,于是天山南北全入清版图。 雍正帝:“我太祖皇帝开基东土,遐迩率服,而各 蒙古又复望风归顺是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而塞 外之一统始于元代,而极盛于我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