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与运筹学5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375205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6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5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5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5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5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5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工程与运筹学5(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mpany LOGO第七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一节 系统管理的网络计划技术一、网络计划技术 定义: 是利用网络图对计划任务的进度、费用及其组成 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使系统协调运转 的科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统筹安排,因此我国把各种 不同的网络计划技术与方法统称为统筹法。 1、甘特图法 平整场地建休息室建材料库设备安装材料进场施工它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工序为纵坐标,以线条的长 短表示一项工作或作业的开始和完成时刻以及工作的进 展情况。由于它以条形图进行系统计划与管理,故又称 横道图、条形图 优点:简单明了、容易绘制、使用方便。缺点: 不能反映各项工作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制约关系; 不

2、能反映哪些工作是主要的、关键性的生产联系和工 序,反映不出全局的关键所在; 修改时牵一发而动全身。平整场地建休息室建材料库设备安装材料进场施工2、关键线路法 (Critical Path Method,CPM) 以网络图的形式表示各工序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相互关系以及各工序的工期,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确 定关键线路和总工期,从而制订出系统计划并指示出系 统管理的关键所在。特点:工序确定、工期确定 关键线路:管理的重点3、计划评审技术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acnique,PERT ) 计划评审技术(也称计划协调技术) 特点:工序确定,工期不确定CP

3、MPERT研究对 象有经验系统新开发系统研究目 的完成任务的工期和关 键工作工作安排情况的评 价和审查 计算方 法确定型的工期随机性工期区别: PERT与CPM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二者的网络图形和计算方法基本相似;4、决策关键线路法 (Decision Critical Path Method,DCPM) 该将CPM网络和决策理论结合起来,开发出决策关键线路 法。特点:在同一张网络图上表示完成同一任务的各种不同方案 ,通过绘制特定的网络图和采用特定的计算方法,可得 出完成该项任务的最小费用工期及关键路线等。 5、图解评审技术 (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

4、w Technique,GERT)是一种广义网络计划技术。该技术可克服CPM与PERT中工 序均为确定型的缺点,解决实践中存在随机工序问题。特点:工序不确定,工期不确定 二、 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的程序 阶 段步 骤1准备阶段(1)确定网络计划目标 (2)调查研究 (3)工作方案设计 2绘制网络图(1)项目分解 (2)逻辑关系分析 (3)绘制网络图 3时间参数计算与确定 关键线路(1)计算工作持续时间 (2)计算其他时间参数 (3)确定关键线路 4编制可行的网络计划(1)检查与调整 (2)编制可行的网络计划 5优化并确定正式网络 计划(1)优化 (2)编制正式网络计划6实施、调整与控制(1)网络计

5、划的贯彻 (2)检查和数据采集 (3)调整、控制 7结束阶段总结分析网络图又叫统筹图,它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 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是计划任务 及其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进行计划、管理 和计算的基础。 第二节 网络图的绘制1、网络图的组成 网络图是针对一项任务编制的,由节点、工作和线路组成。任务:一项有开始和结束标志、由若干相互关联且有不同 指标要求的工作所组成的有目的的事物。工作或工序:将任务按需要的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 时间或同时也消耗资源的、在工艺和组织管理上相互独 立的活动(子任务),它包括人的各式各样的相互协调 的劳动,是网络计划的基本组成单元。节点:网

6、络图中箭线端部圆圈或其他形状的封闭图形。 双代号网络图中是工作开始或结束的标志,表示工作之 间的逻辑关系; 单代号网络图中表示工作。线路:从网络图的起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箭 线和节点,最后到达终点所经过的路线。线路所消耗的 时间称路长,最长的路长为关键线路,它决定任务的工 期。流程特性:工作与工作之间工作的关系有多种,其中最常 用的是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紧前工作:指一项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 紧后工作:指一项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能进行的工作。2、 网络图的绘制(1)网络图的绘制程序。绘制网络图是在对任务进行分析 和分解的基础上,按规定的画法画出网络图的过程。该 过程分为以下两步:

7、 任务的分解和分析。 分解 确定先后顺序 确定工期 流程特性,指工作与工作之间工作的关系有多种,也称为前 导关系或者依赖关系:(finish-start) 完成-开始FS:完成-完成FF:开始-开始SS:开始-完成SF: 最常用的是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 序 号编码工序名 称紧后工 作工期调整 期工作逻辑关系表 例:某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活动清单 编码工序名称紧后活动工期(周)A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B,C3 B输入和输出设计D4 C模块1详细设计E,F6 D输入和输出程序设计G,I8 E模块1程序设计G,I8 F模块2详细设计H5 G输入和输出及模块1测试J3 H模块2程序设计I,K6 I模块1测试

8、J3 J系统总调试L5 K文档编写无8 L系统测试无3 画网络图 在网络计划法中,网络图有单代号和双代号两种表示法。 单代号表示法可表示工作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应用较广; 双代号仅能表示工作间的紧前、紧后关系,应用有一定的 局限性。 目前我国中小型项目大多采用双代号表示法 23415768(2)单代号网络图用节点及编号表示一项工作,用箭线表示各工作之间的联系 ,一般采用或表示 工作代号持续时间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工作代号工作名称单代号网络图绘制的基本规则:v 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述已定的逻辑关系。 v 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v 严禁出现双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v 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9、 v 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过桥法和指向 法绘制。 v 只应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当网络图中有多 项起点节点或多项终点节点时应在网络图的两端分别设 置一项虚工作,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节点(St)和终点 节点(Fin)。(3)双代号网络图绘制方法与规则双代号网络图用表示节点,以箭线表示工作。 ij 5F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开始事项结束事项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为了正确地表示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 系,有时需引入虚工作。 工 作紧后工 作工期AB3B-5CB,D8D-6AB35CD 86双代号网络图绘制的基本规则为: v 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 v 所有箭线方向必须由左到右,时

10、间必须由现在到将来,严禁出现循 环回路。 v 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v 严禁出现没有箭头事项或没有箭尾事项的箭线。 v 箭线尽量避免交叉。 v 进入某事项的工作可有多条,但由同一事项进入该事项的工作只能 有一条。 v 一个工作只应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ij修发动机修底盘 ijk修发动机修底盘3、逻辑关系的基本表示方法 ABCABCABCABCABCABC序号工作之间的 逻辑关系双代号表示方法单代号表示方法1A、B、C三项工 作依次进行2A完成后同时开 始B、C两项工作3A、B完成后进行 C工作ABCDABCDABCDABCD0ACBDEAC序号工作之间的 逻辑关系双

11、代号表示方法单代号表示方法4A、B完成后同时 进行C、D工作 5A完成后进行C, A、B完成后进行D6A、B完成后进行C ,B、D完成后进 行EBCEADjA1A2A3B1B2B3A1B1B2A2A3B3ABCDEABCDE序 号工作之间的 逻辑关系双代号表示方法单代号表 示方法7A完成后进 行C,A、 B完成后进 行D,B完 成后进行E8A B两项先 后进行的工 作,各分三 段进行。练习:画双代号网络图工 作紧后 工 序工 期AC、I4BD、E8CF9DF5EG4F-7G-3ID、E6一、 分析法 1、关键路线、路长和时差 路长:每条路所含工作的工期之和称为路长。053421C 9 A 4D

12、 5F 7G 3B 8E 4I 6线 路路长04+9+7=2004+6+5+7=2204+6+4+3=1708+4+3=1508+5+7=20第三节 网络计划图的时间参数计算方法第三节 网络计划图的时间参数计算方法关键线路:决定任务总工期的路称为关键线路。线路时差:关键线路的路长和其余线路的路长之差。F(Ln)=Lcp-Ln 其中:F(Ln)是线路时差;Lcp是关键路线路长;Ln是第n条线路的路长。053421C 9 A 4D 5F 7G 3B 8E 4I 6线 路路长线路 时差 04+9+7=20204+6+5+7=22004+6+4+3=17508+4+3=15708+5+7=2022、

13、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最早开始时间 最早结束时间 最晚开始时间 最晚结束时间 总时差 自由时差约定: (i)事项;(i,j):工作;E:最早;L:最晚;S:开始;F:结束;T时间;T(i,j)工作工期(1)事项(i)的最早开工时刻tES(i)。只有进入i事项的全部工作完成之后,由i事项开始的工作才能进行 ,叫i事项的最早开始时刻。TES(i)=maxTES(k)+T(k,i) 式中: TES(i)为第i事项最早开始时刻;TES(k)为第k事项最早开始时刻。k=0时,TES(k)=0(2)工作的最早开始时刻TES(i,j)和最早完工时刻 TEF(i,j)TES(i,j)= TES(i) 或 TES(

14、i,j)=max TES(k,i)+T(k,i) TEF(i,j)=TES(i,j)+T(i,j) k1jik2(3)事项(j)的最晚完工时刻TLF(j)。为保证由该事项出发的工作在某一预定的最早时刻完成时,必须事项 进行的时刻叫事项的最晚完工时刻。TLF(j)=minTLF(k)-T(j,k) (4)工作的最晚完工时刻TLF(i,j)和最晚开工时刻TLS(i,j)。在不影响整个工程任务按期完成的条件下,一项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 刻TLF(i,j)=TLF(j)=minTLF(k)-T(j,k)=minTLF(j,k)-T(j,k) TLS(i,j)= TLF(i,j)-T(i,j) ik2k

15、1jiskj(5)工作总时差和关键线路。一项工作的最晚结束时刻与最早结束时刻之差或最晚开始时刻与最早开始 时刻之差为工作的总时差。R(i,j)=TLS(i,j)-TES(i,j)=TLF(i,j)-TEF(i,j)R(i,j)0总时差最小(0,意味着没有机动时间)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由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称关键线路。 (6)工作的自由时差。可仅供本工作使用的宽裕时间自由时差又称单时差,它是不能存储的。是 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刻与本工作最早结束时刻之差。r(i,j)=TES(j,k)-TEF(i,j)r(i,j) 0R(i,j)r(i,j)(7)线路时差 线路时差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Rk(i,j)=0 (k=1,2,m)是该线路为关键线路的充要 条件。(8)确定关键线路的步骤求事项的最早开始时刻TES(i)。 求工作的最早结束时刻TEF(i,j)。 令终点事项的最早开始时刻为总工期。 求事项的最晚完工时刻TLF(i)。 求工作的最晚开始时刻TLS(i,j)。 确定总时差R(i,j),自由时差r(i,j)。 R(i,j)=0或R(i,j)最小的工作所连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二、 图算法图算法的实质是把分析法每步的计算结果用不同的符号 标在图上,075948634LFESLSREFr以表示事项最早开工时刻,以表示事项的最晚完工时刻 ( )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