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申报表9864146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372503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程申报表9864146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9864146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9864146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9864146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9864146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程申报表98641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申报表9864146(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2007 年度年度精品课程申报表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 贵阳医学院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理科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化学类 课程负责人 席晓岚 申报日期 2007 年 3 月 28 日 贵州省教育厅制二 00 七年填填 写写 要要 求求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二、申报表文本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三、请以 Word 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四、凡有涉密内容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五、申报时请附此表软盘一张。注: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1.1.课程负责人情

2、况课程负责人情况姓 名席晓岚性别女出生年月1961.12最终学历本科职称教授职务化学教研室主任学位理学学士电话6908018传 真所在院系基础医学院E-mailxi_1-1 基本信息通信地址贵阳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5500041-2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不超过五项) ;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 名称、时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

3、励(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 基础化学 本科理论课教学, 周学时 9,五届共 2500 人 2. 医用化学 本科理论课教学, 周学时 4,二届共 100 人 3. 医用化学 专科理论课教学, 周学时 4,三届共 300 人 4. 有机化学 专升本理论课教学, 周学时 6,共 100 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基础化学本科实验课教学, 周学时 8 五届共 1000 人 2. 有机化学本科实验课教学 周学时 16 五届共 1500 人 3仪器分析本科实验课教学 周学时 4 共 150 人 4分析化学本科实验课教学 周学

4、时 4 共 150 人 三、教学研究情况:三、教学研究情况: 基础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2003-2004 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5.8.第一作 者四、参编教材情况四、参编教材情况 1.无机化学实验 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年 2.基础化学实验 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 3.基础化学 副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4.基础化学指导 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五、获奖情况:五、获奖情况: 1. 2004 年 7 月被贵阳医学院党委评为“勤政廉政模范人物” 。 2. 2005 年 11 月被基础医学院党委评为“优秀教师” 。 3.

5、 2005 年 12 月被医学院工会评为“先进女职工工作者” 。 4. 2006 年 5 月被贵阳医学院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 5. 2006 年 5 月被基础医学院党委评为“迎评” “申重”先进个人。6. 2006 年贵州省高教工委“师德”标兵。 7. 2005 年度基础医学教学演讲比赛优秀奖。1-3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

6、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有机染料修饰肝素及其衍生物和氨基酸碱及金属配合物等生物药物的光度法研究 贵阳市科学技术局基金 2004-2006 主持人2钙钛矿稀土铁酸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应用 贵阳医学院科研基金 2004.6.-2006.12. 参加者3环境水体及食品中亚硝酸根的分析测试研究 贵阳市科学技术局基金2006.12008.1 主研二、近五年来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二、近五年来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1水杨醛氨基酸 Schiff 碱与硫酸钕配合物的研究 稀土 2002.2. 2(23)(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硫酸钆与水杨醛氨基酸 S

7、chiff 碱配合物的研究 中国稀土学报 2002.10.20 卷专辑(核心期刊)第一作者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 清胶囊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4.2. 第 29 卷 第 1 期 第一作者4用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5.8. 第 30 卷 第 4 期 第一作者5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高等教育版) 2005.8第 11 卷 第 127 期 第一作者6吡啰红 G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肝素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2. 第 31卷 第 1 期 第二作者7溴酸钾氧化硫堇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12. 第

8、31 卷 第 6 期 第二作者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6. 第31 卷 第 3 期 第二作者9派罗宁 B 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肝素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 第 23 卷 第 2 期 第二作者2.2.教师队伍情况教师队伍情况姓姓 名名性性 别别出生年月出生年月职职 称称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席晓岚 女1961-12教授 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黄亚励女1964-01教授实验课教学徐 红女1970-11副教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姚建华女1965-09副教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肖 竦女1974-02副教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李 蓉女1973-10讲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

9、学冯广卫男1979-03讲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涂 波男1973-07讲师实验课教学冯 建 男1973-11讲师 实验课教学徐 科女1978-11讲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杨先炯女1979-10助教实验课教学2-1 人员构成 (含外聘教师)汪志勇男1980-03助教实验课教学2-2 教学队伍 整体情况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 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 培养计划与效果 化学教研室现有教师 12 人,其中教授 2 名,副教授 3 名,讲师 5 名,助教 2 名,具有硕士学位者 5 人,在读博士、硕士 3 人,占总人数的6

10、2%; 40 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 75%。教研室的师资无论从职称结构还是学历结构均较理想,是一支较精干的教学队伍。基础化学的主要成员的教学大多在 10 多年以上,每一位教师年终考核都达到合格。青年教师都经历了基础化学岗前培训试讲听课实验教学(辅导答疑)理论课讲授等步骤。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一、规划(培养目标)一、规划(培养目标)l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2治学严谨,工作认真,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一定的教学经验。3.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力争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所教课程在每次教学考核中应达到良好以上。4有一定的科研、教研

11、能力,有明确的研究方向。5掌握并应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使中青年教师具备计算机编程、网页制作能力及独立制作课件能力。 二、培养措施二、培养措施1选派中青年教师去国内重点院校进修学习,取其精华,为我所用。2实行资深教师“一带一” ,青年教师全程跟随资深教师听课,并制定出对每一步的学题目标,并由资深教师指导写教案,进行试讲、并作试讲总评。3鼓励青年教师讲课,以实验课为主,部分章节理论课。4有计划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研究生及到高校进修提高。 三、效果三、效果1经过岗前培训,新教师对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有了较深的的认识。2通过“一带一”活动的开展,新教师逐步

12、成长起来,现在承担实验课的大部分教学任务及部分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并获得了教学督导的好评。2-3 教学改革 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 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 (不超过十项) (不含第一 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 ;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 (不超过五项) 。 1. 我教研室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本科生、专科生的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并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从教材到方法手段均进行了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中采

13、用深入浅出,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合理进行因人施教。2002 年开始对我校各专业本科生使用了系列辅助教材,2004 年理论课教学开始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易于掌握知识点从教材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说明,深入浅出清楚的介绍基础化学学科的知识;2. 本教研室自 2003 年起结合本专业和本校学生情况,在本科教学中逐步对本专业理论及实验课教学逐步采用多媒体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2005 年基础化学课件比赛获院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3. 2004 年杨先炯老师获年度教案评比二等奖;4. 2005 年徐科老师获年度讲课比赛鼓励奖;5. 2006 年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及本学科的特点设计

14、了实用性的综合性实验,拟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及思考能力。6. 已获得的教改项目及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教改项目:医学院校学分制实施方案的研究与运行探讨 冯广卫教改教研论文:1.医用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汪志勇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26(4):2152.医用基础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体会, 汪志勇, 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 2006:593 3课程描述课程描述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1938 年,贵阳医学院建校的同时,成立了理化科。随着贵阳医学院的搬迁、发展,解放后,化学与生物化学先合为一个教研室,后成立化学

15、教研室,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全校所有医学专业的医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的理论课和实验课。1973 年,因药学系的成立,当时的教研室副主任苏敏在学院的安排下带领原教研室的一些教师成立了药学系的化学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王铎安教授继续主持基础部化学教研室的工作,此后化学教研室的教学对象是除药学外的所有医学专业的学生。在 70 年代以前, 基础化学正规的教材极少,基础化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多用王铎安教授带领教师们自编的并且自已撰刻的讲义。1978 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学校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规,选用的教材是卫生部统编基础化学的第一版、第二版。80年代,教研室主任宋肇芬老师参加了十一所医学院校协编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