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研究生政治历年考题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71837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工大研究生政治历年考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哈工大研究生政治历年考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哈工大研究生政治历年考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哈工大研究生政治历年考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哈工大研究生政治历年考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工大研究生政治历年考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研究生政治历年考题解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年考题解析2006试题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科学问题是因人而宜的,只要我自己认为 是需要研究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构成 科学问题,因此,自然界处处存在科学问题。 不对(1分);定义: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 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 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 的问题(1分)。科学问题是以整个时代的科 学发展水平来衡量的(2分);科学问题与科 学认识主体相关联,自然界或自然物本身并不 存在问题(1分);逻辑是否严密、思路是否 清晰(1分) 2、理想实验是一种有效的获取感性材料 的实验方法。要使理想实验获得的材料 真实可靠,关键在于必须使用先进的仪

2、器。 不对(1分);理想实验是一种思维方法 ,并不借助物质手段(2分);是理性认 识(1分);之所以称为实验,是因为有 真实实验的结构(1分);逻辑是否严密 、思路是否清晰(1分) 3、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证明:科学的发展是 一个渐进积累的直线发展过程。 不对(1分);这是从培根到逻辑实证主义的 曾统治科学界和哲学界数百年的科学发展观( 1分)。这种发展观的根本缺陷是忽视了科学 发展中的质变(革命)(2分)。20世纪50年 代以后的革命式科学发展观包括:波普的证伪 主义模式、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拉卡托斯的 科学研究纲领模式(1分);逻辑是否严密、 思路是否清晰(1分) 4、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3、唯一标准” ,因此,当一个科学理论被某个实验证 实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个理论是 正确的。 不确切(1分);不能把实践检验的标准 绝对化(1分);实践检验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既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 一面(2分);检验是一个历史过程,不 是有限的几次实验就能完成的(2分); 逻辑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晰(1分)材料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 在“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上,北京大学景观设 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在演讲时斥责央视新大楼是在 挥霍钱财。俞孔坚说:“看看要建的央视大楼,用 1/10的钱就可以建同样功能的建筑。这是在建造一个 展示性的传媒帝国的形象。当西方人在炸掉他们的人 工渠

4、,拆掉高架桥时,我们却在花大把大把的钱,重 复着100年前美国人犯过的错误”俞孔坚表示, “100个国家大剧院,1000个央视大楼都只能使我 们的城市景观离平民越来越远,离科学越来越远,离 现代化越来越远,离和谐的人地关系越来越远。” 这一案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涉及到 技术方法中的何类方法。 阐明重视该类技术方法的重要性并说明其特点。 1、如何正确估计技术后果问题。技术评 估方法(1分);技术评估方法的产生背 景、含义及意义(2分);特点(2分) ;能进一步结合相关案例阐述此问题(1 分);逻辑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晰(1 分) 注:部分同学可能从价值观角度回答, 也可以,评分参考以

5、上标准。 2、案例一: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在一次实 验中,偶然把解剖了的青蛙放在静电机旁,当用解剖 刀触及蛙腿时,意外地发现了蛙腿神经收缩,同时静 电机发出火花,从而发现了电流。 案例二:1932年,约里奥居里在做用粒子轰击铍 的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很强的辐射,这事实上 已发现了中子,但他认不出来,而把它看作射线。 查德威克是卢瑟福的学生,当时也在卡文迪许实验室 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看到约里奥居里关于这一实 验的报告之后,马上加紧实验,只花了一个月时间, 就宣布发现了中子,从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奖金。 这两个案例揭示了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什么现象? 从“案例二”中,我们可以受到什

6、么样的启示? 2、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1分);机 遇的含义(2分);机遇是科学研究中经 常出现的现象,但不一定谁都能抓住; 抓住机遇需要“有准备的头脑”:强烈 的问题意识、开放的思路、活跃的思想 、广博的知识背景(2分);能进一步 结合相关案例阐述此问题(1分);逻辑 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晰(1分) 3、(中新网2004年3月20日电)据美联社消息: 在历 时40年的研究中,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家对英格兰、威 尔士和苏格兰三地的蝴蝶、鸟类和植物物种进行了六 次大规模调查,并做了1 500万次记录。结果发现,在 过去20年间,被调查的蝴蝶物种中有71%的数量呈下降 趋势,鸟类物种中有56%的数量在

7、减少,而植物物种中 有28%在逐渐变少。更重要的是,英国主要的生态系统 几乎都存在物种数量下降的问题。参与此次研究的科学家特尔弗在接受新科学家 杂志采访时说:“如果将我们在英国得到的数据扩 大到整个世界,那么地球很可能就面临第六次物种大 灭绝,而这次大灭绝的罪魁祸首是人类。” 为什么说导致生物物种数量下降的罪魁祸首是人类 ? 从此案例出发,你如何看待目前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3、人对生态的严重破坏(2分);人对 大自然不适当的利用,把自己看成是主 宰者(2分);人应该善待大自然,和谐 相处(2分);逻辑是否严密、思路是否 清晰(1分)讨论题(合计25分。其中题(1)15 分、题

8、(2)10分) 1技术悲观主义者认为:现代科学和技术 的发展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技术乐观主义者则认为:现代科学和技 术的发展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对此,你持何种看法?结合自己的专 业分析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及其产生的原因。 1 辩证的看这一问题,盲目的乐观主义 和消极的悲观主义都是不正确的(3分)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可以带来双重后 果(3分);结合专业分析问题(6分) ;逻辑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晰(3分) 2 有人认为:工程技术研究应当是技术 先进性第一,经济实用性第二;但也有 人认为:工程技术研究应当是经济实用 性第一,技术先进性第二。你是怎样看 待这一问题的?

9、结合实际案例说明。 2 支持哪种观点都可以,关键是要言之 有物。 技术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分);工程技术研究的特点(2分) ;技术更多的是强调其适用性(如强调 其先进性,也要讲清道理)(2分);结 合实际分析问题(3分);逻辑是否严密 、思路是否清晰(2分)2007试题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由于自然科学具有可错性,因此,科 学理论的对错是无所谓的,只要对人类 有用的就是科学。 此题考查学生对科学及科学理论特性的 理解。肯定自然科学具有可错性,但可 错并不能违背客观真理性,科学仍然是 求真,是和客观规律的符合。 2、技术评估作为一种确定未来技术发展 战略领域的宏观决

10、策方法,具有很强的 专业性,因此只能由技术专家根据自己 的技术知识给出科学的判断。 此题考查学生对技术评估的理解,主要 是把技术评估和一般的技术评价区分开 。技术评估是宏观的战略决策方法,正 因如此,才要打破专业界限,即跨学科 性,要吸收方方面面的人参加。 3、技术就是仪器、设备、工具,技术的 本质是人们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 此题考查学生对技术内涵的全面理解。 技术应包含知识、手段、方法规则等诸 方面,甚至包括技术思想。 4、科学发展在时间上具有不平衡性,曾 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其中影响最 大的是日本的汤浅光朝,他对近现代科 学成果做了统计分析,发现了科学中心 转移的规律。转移的顺序是:意

11、大利 法国英国美国。 此题不但应给出“转移”的正确顺序, 而且应合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 因素结合,讨论社会因素对“转移”的 影响。材料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总设 计师戚发轫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技术创新的条件时 ,戚发轫告诉记者:“搞创新搞探索,是不可能次次 都成功的,肯定有失败”,“作为一个大的工程来讲 ,当然要尽量避免失败,必须成功,这个要求是合理 的,但是这之前需要做很多研究、探索的工作,创新 开发是以前没有做过的,要允许这些前期的工作有失 败。” 问题: 你如何看待文中所说的“允许技术创新的前期研究有 失败”的观点? 既然技术创

12、新存在风险,为什么还说“技术创新是企 业的基本行为”。 请结合学习或工作实践,谈谈在技术创新中,如何处 理好“敢冒风险”和“谨慎稳妥”之间的关系。 1、此题考查学生对技术创新特征的全面 理解。技术创新有风险性、效益性,技 术创新要敢冒风险,但并不是蛮干。 2、19世纪,天王星轨道运行出现异常,运用力学规律 预测它未来的位置总是不成功,理论上计算出的轨道 和实际观测结果不符,但是,天文学家并没有由于这 个反常放弃和否定牛顿理论,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和 勒维烈提出在天王星外还有一个未知的行星,由于它 的存在,导致天王星轨道异常,并根据牛顿力学理论 计算和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并被柏林天文台证实, “海

13、王星”被称为“笔尖上”的发现。 问题: 为什么一个观察实验的否定结果,并没有推翻牛顿 理论反而进一步证实它?结合相关原理说明之。 从此案例出发,谈谈你受到哪些启示? 2、此题考查学生对科学理论检验复杂性 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实验的肯定 和否定来判定科学理论的正误,对于反 常的解释可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科学 理论不仅具有解释功能、还具有预见的 功能。 3、2003年,当一种致命疾病的踪影首先出现在亚洲仅 仅两个月,在它尚未以SARS的名称迅速扩大到世界舞 台之际,科学家不仅已经找到了致病的罪魁祸首,而 且还全面破解了它的基因排序。世界卫生组织已最后 确认致病的原因是一种叫做冠状病毒的病毒“家

14、族” 新成员。来自三大洲的研究人员取得这一成就的方式 ,堪称现代科学史上的高速个案研究。他们利用因特 网联系方式和一种高技术新科学探测装备,揭开了一 个令人畏惧的难解之谜。 问题: 是什么原因促使科学家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已经 找到了致病的罪魁祸首,而且还全面破解了它的基因 排序? 从此案例出发,谈谈你受到哪些启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科学理论发现中现有 理论和技术手段对理论发现的促进作用 以及对科技合作的作用的理解。科学的 进步和技术手段的更新会促进科学理论 的发展,这正反映了当今科学发展的技 术化的特点,又由科学技术一体化和科 学技术全球化的特点决定,当前的大型 科学项目,都是国际间的合作

15、的结果。讨论题(合计25分。其中题(1)15 分、题(2)10分) 1、如何从科学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搜集 和整理(科学抽象过程)以及科学精神 的养成等三方面,论述哲学与人文社会 科学对工科研究生的重要意义? 该题是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全面考查 ,学生答题时应密切结合目前的学习和 研究工作实际,说明世界观方法论对自 己学习和工作的作用。 2、在技术决定论看来,技术发展有其自 身规律,并且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 发展,这就决定了以技术进步为目的的 现代化模式;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认为 技术是相关利益群体协商的结果、技术 是由社会型塑的,因此现代化模式是可 以被选择的,人类可以朝向一个自己所 希望的未

16、来。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上述 观点及人类未来的看法。 此题涉及到对目前技术哲学中热点问题 的讨论。学生可以采用开放性的答题方 式,不论支持何种看法,只要言之成理 ,均应给分。但仅是照抄书中的若干段 落,只能得一半分。2008试题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科学理论总是以一些不能被证明的基 本预设作为基本出发点,因而缺乏充分 的理性基础,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始 终是有限度的。 此题考查学生对科学理论结构的理解。 承认基本假设是理论建构的基础,且不 能被证明,实际上就是理论的界限或边 界。科学是在特定条件下相对客观的认 识。 2、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很多经验定律 是通过归纳法获得的,因此归纳法是科 学发现的可靠方法。 此题考查学生对归纳法的理解,肯定归 纳法是科学发现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创 造性,但并不可靠,归纳推理的结论具 有或然性。 3、真理面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