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江《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64026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修江《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李修江《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李修江《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李修江《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李修江《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修江《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修江《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 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 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掌 握 知 识 、 必 须 实 践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含义: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 两层含 义:)凡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

2、以客观 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特 有,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 变成现实的存在。(不是纯主观的 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实践 人改造客观世界一切物质性活动主体对象范畴动 物区别 主观认识区别 形式多样表明 方式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主体、手段、对象三要素)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客观A、实践的主体B、实践的对象C、实践的手段)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的基本特征(人:体力、智力)(自然界、社会关系)(工具、设备)主体:人手段:工具、设备对象:自然界、社会

3、(三要素、过程、结果)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区别?为什么?)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 与动物为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有目的、有意识)实践具有主 观能动性实践主体 的能动性原因表现实践主体 的创造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 与动物为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如 :杂交稻,克隆羊等。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如:家庭联产承包使分配关系发生了变化。A 改造自然B 改造社会有人听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的精神是 令人钦佩的,但愚公太

4、愚,因为愚公移山用锹挖、肩 挑,一年才往返一次,为什么不用炸药炸,用卡车运 呢?对此你有何看法?社会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 着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 ,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和 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 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 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 的人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社会关系中,不孤立 )聚焦“青藏铁路”实践的特点五十年代 探测考察群策群力 共同规划国富民强 施工机械化图片共同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点?怎样体现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客观物质性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牧民放牧渔民捕鱼演员表演教师讲课医生治病司法人员办案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5、、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最基本的形 式蜜蜂筑巢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农民种庄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且属于哪种形式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实践决定认识) P44探究(二)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西红柿曾被称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 狼桃”,直到18世纪未,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 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

6、红柿的食用之谜.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 在实践中,才能完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竹外桃花三两支,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以上诗句蕴含了什么哲理?读一读:不会游泳 怎能下水不下水,怎能 学会游泳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要掌握游泳的本领就要敢于”中流击水”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个人知识可以 通过学习获取一切真知都 来源于实践-实践 直接经验(实践) 间接经验(学习) 启示: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条:认识的产生 问题(源)知识的传播 问题(流)区分:认

7、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有人说:认识来源于实践,也有人说认识来 源于书本。是不是认识有两个来源?辨一辨:“秀才不出门,能(全)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 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可以获取间接经验)“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在理性认识的 指导下,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能 继续深化发展认识。(可以获取直接经验)看P44相关链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 断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 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 军事上的需要。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 具,促进了

8、人类认识的发展。如:望远镜、显微镜、雷达、人造卫星、电脑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15世纪新航路是怎样的背景下开辟的? 用实践 来检验用客观事物 自身检验用多数人的 观点检验用权威人士 观点检验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为什么?要成为检验认识正 确性的标准,须具备什么特点?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 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自己是否正确,认 识对象本身也不会“自言其明”。黄鼠狼不会说“我 不是专门偷鸡吃的”,鸡也不会说“我常常被黄鼠狼 吃。”。那么,谁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呢?实 践。为什么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的标准?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9、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校和对照 ,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事物是否相符合。如果实践的结果与主观认识相符合则说明 认识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符合则说明认识 是错误的。实践符合客观 世界认识实践 结果指 导改造不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错误正确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已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 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方面实践受主观认识的指 导,联系主观,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客 观,成为主观联系客观的桥梁。)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如果有了 正确有认识,却

10、脱离实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那么认识就失去了它实际意义 、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 的和归宿。公式:实践认识实践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 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电磁场理论的奠 基者:法拉第电磁波的发 现者:赫兹完成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人们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创立 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摇 撼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 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 空

11、,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的特点:二)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这个道理的?阅读思考:(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 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 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 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 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 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 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 的根本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