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美丽的余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62938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家乡-美丽的余姚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我的家乡-美丽的余姚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我的家乡-美丽的余姚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我的家乡-美丽的余姚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我的家乡-美丽的余姚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家乡-美丽的余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乡-美丽的余姚(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余姚之旅一、文化之旅二、红色之旅四、美食之旅三、风光之旅杨梅杨梅科(Myricaceae)杨梅属 (Myrica)的几种灌木和小乔木的统称,尤指宾 夕法尼亚杨梅(M. pennsylvanica)。宾夕法尼亚 杨梅浆果灰色蜡质,煮沸後所得的蜡可制杨梅 蜡烛,故又称蜡烛树。加利福尼亚杨梅(M. californica)在温暖的气候区种作沙壤观赏植物 。 白杨梅腐皮包黄鱼冰糖甲鱼荷叶粉蒸肉全虾仁back江南最名邑渊远河姆渡 余姚文化之旅 余姚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 史文化底蕴。以余姚先人为主体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姚江文 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史前文化,璀璨夺 目。距

2、 今七千年前,余姚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 河姆渡文化,使余姚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姆 渡遗址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因遗址所处的姚江河姆渡口而 得 名。1973年6月,当时的罗江公社在建造排涝站时发现 。经调查,该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经过1973年和 1978年的两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 2800平方米,出土 了大批重要遗物、动植物遗存、大片木结构建筑遗迹和大 量的人工载培稻谷。经碳 14测定,该遗址的最早年代在 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罕 见的珍品而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 库”。 1977 年,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将该文化类型命名为“

3、河姆渡文化” 。经过20几年的考古实践,可以发现河姆渡文化是以姚江流域为中心,广泛分布 于宁绍平 原,并跨越东海,直至舟山群岛。至今,在姚江流域,已发现了20几处 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大多位于余姚市境内,比较著名的有丈亭镇鲻山遗址、三 七市镇田螺 山遗址、河姆渡镇鲞架山遗址等。河姆渡文化在中国考古史上享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与良渚文化一起被称为浙江史前文化的“两朵奇葩”。河姆渡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景区由博物馆、遗 址现场展示和原始生态区三部分组成,江泽民主席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题写了馆名。1993年在遗址西侧建起了博物馆,占地3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3200平方米,建筑结构

4、采用“干栏式”形式,以体现河姆渡原始时期的建 筑特征。人字 形坡屋面上设置5-7组交叉构件,象征着七千年前卓越的榫 卯木作技术。整座建筑造型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表现了先民爱鸟 、崇鸟的习俗。文物陈列馆分三 个展厅,以三百余件出土文物精品为依 托,辅以模型、木雕、灯箱、照片等,展示了七千年前先民的生产生活 内容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先民的勤劳和智慧。观览其 中,您将为先民的 创举深深地叹服。 文献名邦,遗泽丰厚。余 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有“东南名 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历史文化的积淀十分丰 厚。至今,余姚市境内拥有各类人文胜迹500多 处,其中较为重要的 有100余处,有全国重点文 物

5、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 物保护单位35处。另外,市文物部门还收藏有新 石器时代至解放战争时期的金石、 陶瓷、书画等 文物8000余件,古籍近40000册。这些丰富的文 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余姚数 千年灿烂历史的见证。 余姚四先贤王阳明 朱舜水 黄梨洲 严子陵瑞云楼是心学大师王阳明(1472-1529 )的诞生之地。王阳明名守仁,是明代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他文 治武功,是明代第一流名臣, 是中国近五百 年来思想变革的先驱。因王阳明诞生时,其 祖母梦见神仙云中送子,后遂将此楼称为“瑞 云楼”。王阳明在瑞云楼度过了童年生活。瑞 云楼建于明代前

6、期,占地近五千平方米,历 经五六百年,至今保存着头门、二门、仪门 、正厅,原有格局大致完整。 余姚博物馆位于风光旖旎的龙泉山麓, 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青瓦粉墙,棂窗倚栏,水 乳交融,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博物馆 共有五个展厅,陈列展出了自河姆渡 新石 器时代至明清时期余姚各类有代表性的文 物。展品凝结着余姚人民生产生活和艺术 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浙东四 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全国十九 块根据地之一。曾有无数革命志士 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四明 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浙东区委

7、 旧址、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 旧址、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 旧址等十余处红色革命遗迹,创造 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 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 2005 年,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被 党和国家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个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共青团浙 江省委、浙江省旅游局命名为“浙 江省百万青少年红色之旅经典景区 ”。现向游客开放的景点主要由浙东 区行政公署旧址、浙东军政干校旧 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 东纵队司令部旧址和四明山革命烈 士纪念碑组成。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干校于1944年10月建立。建校初期,校址设在梁弄镇上。1945年4月, 迁至横坎头上新屋。旧址内现还保存着当年战士绘制的

8、壁画数幅 ,真实表达了当年战士们抗战到底、解放浙东的必胜信心。浙东游击 纵队政治部旧址 浙东游击 纵队司令部旧址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 浙东鲁迅学院旧址 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旧址 浙东韬奋书店 返回天下玉苑位于大隐九龙山下,是一个以玉文化为特色,融山水灵气、玉雕精 品和人文胜迹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占地2460亩,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公园内倚山环湖建有西隐禅寺、南天坛、凤凰台、秀湖、玉苑门楼五大景区 ,大小景点二十多个,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玉文化主题公园。其建筑风格集南北之 精华,主 景依托山水,采用有藏有露、以藏为主的建筑风格,

9、把江南建筑的亭、 台、楼、阁、轩、榭布局得错落有致,幻造出山外有山、园中有园、举步即景、 步移景换的艺 术效果。 白水冲,在梁弄镇南四公里的白水山上。白水山 又名白山,因有白公在此修炼得道而名,山上有冶山 、屏风、石屋、云根四峰,石屋峰怪石嶙峋,峭壁悬 崖;云根峰 苍翠夺目,流泉生辉。两峰之间,一帘飞 瀑从53米的高处飞泻而下,形若白龙飞天,声若沉雷 震地,蔚为壮观,这就是白水飞瀑,俗称白水冲。历 代诗人对此瀑歌 吟甚多,描绘都非常形象生动,如元 代赵澹山称之为:“玉龙吼山山为开,悬涛迸出翻崔嵬 。回风便可作飞雨,共听万壑鸣惊雷。”明代沈明臣也 留下了“潺湲吹古 雪,倒卷入银河”的诗句。 瀑布

10、的源头在道士山,山亦因白道人修炼成仙的传说 而得名。在道士山的涧边岩滩丛中,生长着一丛丛的 茶树。相传古代有位叫虞洪的余姚人,入山采茗,遇 仙人丹 丘子,赠以山中大茗,后取名为“瀑布仙茗”, 意为仙人所赐。这里就是它的原生地,旁边还有虞洪 为纪念丹丘子而建立的茶祠遗址。道士山附近的四十二条涧水汇集到白水山顶,直 泻龙湫,在瀑布的出水处,有一岩洞,叫潺湲洞,又 叫白水宫,相传是白道人诵经修炼的地方。元代,道 士毛永贞主持祠宇观,他在瀑布下开荒种地,扩建石 田山房,还在观旁建清晖亭,作为观赏瀑布之所。白水冲瀑布下泻成潭,流出潭口,在巨石间奔流成 溪。传说中随白公学道的刘纲、樊云翘夫妇为普济众 生,采药炼丹,每天在溪中洗草药,把溪水染成了紫 色,故称 紫溪,又称洗药溪。因这一带终年云雾缭绕 ,形成数里长的云带,人们南北往来,仿佛飘浮在云 海之中,故称“过云”,附近尚有过云岩、过云桥。 白水冲瀑布 Go bac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