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上师大二附中王立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62830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教上师大二附中王立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执教上师大二附中王立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执教上师大二附中王立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执教上师大二附中王立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执教上师大二附中王立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教上师大二附中王立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教上师大二附中王立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 邶风 静女执教:上师大二附中 王立 凡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 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感情恰似苍茫的秋水, 萧瑟的芦苇。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诗,言其志也”诗歌为表达情感服务。(礼记 乐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诗经开始,民间情歌 成为爱情重要的载体。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中民间情歌的 风格奠定

2、了后世我国民间情歌的基本基调。本课通过赏析诗经 静女:1 了解民间情歌思想内容、风格特色、艺术技巧的一般特色。2 培养从以上三个角度任选角度鉴赏民间情歌的能力。重点:民间情歌中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目的:静 女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解题: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静女,闲雅安详的女子。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篇的题目。朗诵:节奏,诗经中的诗歌大都是四言,一般二二节拍。感情,这是一首恋歌,朗读时要饱含深情,真切自然。姝(音

3、书):美好。娈:年轻美丽。炜,色彩光明、鲜亮。其,有,形容词词头,无实意。城隅:隅,角落。成语有“向隅而泣”,对着角落哭。城隅,城角隐蔽处,这里指城之角楼。俟我于城隅,即“于城隅俟我”,介宾短语后置。俟,等待。爱,通加草字头的“爱”,隐藏;见,读现,出现。女,通“汝”。说怿(音月义):喜悦,“说”通“悦”。踟躇(音池除):同“踌躇”,徘徊不定。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指红管草。荑(音提):白茅,茅之始生也。牧:野外。 询:实在,诚然。馈,贻,都是赠送的意思。那娴静的少女呀,多美丽,她在城之角楼等我约会去!那娴静地少女呀,真调皮,躲藏起来不见我,急得我抓耳挠 头等得好着急!那美丽的

4、少女呀,真多情,她送我一根红管草,草儿红艳有 光泽,叫我爱呀,让我喜!我和少女去散步,她采摘纯白的荑草赠与我,真是漂亮得初 出奇,不是草儿生的奇,只因那是美人的赠礼。译文:表现手法:“赋”,直陈其事,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直接叙述了“我”与热恋中的静女的一次约会。请同学思考,如果是你去记叙这次约会的话,你会怎么写。静女为了表现男女的热恋,截取了一次约会中的三个精 彩的画面,每个画面展开细腻的描绘。三个诗章,三个场景,类似于三幕话剧。第一诗章:男子赴约;第二诗章:赠送信物。第三诗章:采荑赠别 。分组讨论:关雎、静女等民间情歌常用的修辞手法以 及每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

5、为美,美人之贻。女美:表面上是指草美丽,这里真实的用意是指女子美丽 。 一语双关,借物传情,是民间情歌常用的修辞手法。1、借物传情,表达委婉,含蓄,耐人寻味,避免了直白 和浅露。2、民间情歌中所传信物多是细小,平常之物,礼轻义重,表现了古代人民朴素的爱情观念。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 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 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指桑 骂槐,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 谐音双关 :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

6、晴却有晴。(刘禹锡 情歌竹枝词)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庭前蚯蚓满腹泥心上联:丝谐私。下联:泥谐疑。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上联:荷何,藕偶。下联:杏幸,梅媒。 很多歇后语是由谐音双关构成的:孔夫子搬家都是书(书谐输 )语义双关 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词语具有本义和实际 意义两层含义,例如: (1)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 的墨水还太少呢!”(小学语文吃墨水)(2)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脚的麻袋 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3)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者,他变成了一 座晶莹的碑丰碑例(3)照应题目

7、丰碑,用了“丰碑”的象征义:丰功伟绩。(4)有时候用到词语的引申义。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女美:表面上是指草美丽,这里真实的用意是指女子美丽。一语双关,借物传情,是民间情歌常用的修辞手法。1、借物传情,表达委婉,含蓄,耐人寻味,避免了直白 和浅露。2、民间情歌中所传信物多是细小,平常之物,礼轻义重,表现了古代人民朴素的爱情观念。象征象征是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来表情达意。诺亚方舟:圣经 创世纪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此后,该隐诛弟, 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 ,只 有诺亚是个义人。 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

8、用洪水毁灭这个 已经败坏的世界, 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 授给诺亚。此后,诺亚一边赶造方 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 为。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 了一只 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 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 进入方舟。7天后, 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 顶之灾。除诺 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 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方舟象征避难所;绿色的橄榄枝象征平安;鸽子象征和平。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

9、风吹着水 ,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 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 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 不 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 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 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 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 榄 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 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 榄枝来象征和平。象征是成系列的,请同学思考其他颜色的象征含义。彤管:红色是心的颜色,是火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 。荑草:白色是云的颜色,是雪的颜色, 象征着爱情的淳朴和高尚 。顶真(顶针、联珠) 顶

10、真是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式。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 ,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真修辞格具有蝉联续接的特点, 这种语言方式适于 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只有事物确实具有 这种关系时方可使用,否则就成了文字游戏了。比如可用于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 河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因为爱美人,所以才爱草 。爱屋及乌。 比兴和借喻手法的运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周南 关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秦风 蒹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周南 桃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

11、落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经 卫风 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一对鸳鸯同命鸟,两只蝴蝶可怜虫。 评价“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诗经中比兴的表达效果诗经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比喻义,引起联想 的画面。诗人托物起兴,兴句和所咏之词之间是一种象征和暗示 的关系。诗经中,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 比和兴往往合用,后世比兴成为固定的词语用来指诗歌的 形象思维。 比兴的运用形成我国古代诗歌特别是民间情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细节描写 (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躇。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1、刻画人物形象:女子,

12、调皮;男子,急躁。2、表达思想感情: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讨论:民间情歌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风格特色,结构韵律等方面的一般特征。归纳总结:请两位同学就此做总结。1、民间情歌一般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的爱情观和审美观 、离别相思之情及真诚严肃、坚贞不渝的爱情态度 。2、民间情歌风格率真、明快、真挚、浓烈、人物形象鲜明, 蕴含丰富,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3、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一般有赋、比、兴、比拟、双关、夸 张、引用、顶真、反复等,语言风趣而含蓄,韵味无穷。4、恋歌大部分是每首两章或三章,每章四句,并且多是重章 叠句,反复咏叹,来加深真挚,热烈的感情。 重章叠句,此外多用叠字、双声词、叠韵词,节奏感强烈。作业:运用本课学习的民间情歌的常识,任选角度赏析。南朝民歌西洲曲,二百字左右,做在随笔本上。拓展研究:民间情歌中修辞手法辨析:1、双关和反语的联系与区别。2、顶真和回环的区别何在呢?3、诗歌中象征和借喻怎样区别?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