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病例讨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49038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3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病例讨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病 历 特 点青年女性,亚急性起病;既往有儿童期智力下降、易疲劳的症状。有眼睑下垂及“视神经萎缩”的病史。儿 童 期有“肺门结核”病史。药物性听力损害 史?主要临床症状为发作性肢体抽动,入院前于发热后出现视力下降及听力丧失,智能下降。病 历 特 点查体:身材略矮小。神清,言语略缓慢。视力 L0.2 R0.12;视野检查不合作;眼底视乳头边界清 ,色略白。双眼侧视时有水平眼震。双侧瞳孔对 光反应正常。双耳听力明显下降。Weber试验居中 ,左耳气导骨导,右耳气导、 骨导均丧失。四 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腱反射左右。双侧巴 氏征(),右Hoffman征(),右Rossolimo征( )。双侧指鼻

2、试验欠准稳。辅助检查:ESR 血肝功能异常。PPD试验强阳 性。腰穿压力高,脑脊液各项检查未见异常。神 经影像学检查可见脑内多发异常信号,呈不断增 多的趋势。定 位 诊 断n发作性双侧肢体抽搐 双侧额叶 智能障碍 n双眼视力下降 双侧枕叶 直接、间接对光反应正常 n双耳听力损害 双侧颞叶 头MRI n双侧上肢共济失调 小脑半球及其联系纤维n视乳头颜色发白,边界清晰 双侧视神经萎缩 既往有明确病史 n右侧Hoffomann、Rossolimo征() 左侧锥体束 左中脑 头MRI 大脑脚定 性 诊 断n线粒体脑肌病 依据:1、青年女性,亚急性卒中样起病;2、有局灶性癫痫发作,视力、听力下降及智能障

3、碍的临床症状;身材略矮小 ;3、查体及既往史有双视神经萎缩;4、头MRI有双侧额、颞、顶枕叶大片长T1长T2信号,用一个动脉系统无 法解释,且病变范围随病情发展而不断扩大。线粒体脑肌病 (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n概念:由原发性线粒体代谢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多系统疾病。n病因:mtDNA发生突变(片段缺失或点突变 )无法编码M在氧化代谢过程中必须的酶/载体糖原/脂肪酸(底物)不能进入M或不能被充 分利用ATP产生不足 细胞功能减退甚至坏死线粒体脑肌病n遗传规律:母系遗传mtDNA的异质性阈值效应分离比例mtDNA的突变率高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 :下列各

4、型症状可互相重叠:Kearns-Sayer syndrome(KSS型)包括CPEO型:KSS型表现为眼外肌瘫痪伴视网膜色素变性和/或心脏传导阻滞 ,身材矮小,智能减退,神经性难听,小脑性共济失调。 CPEO 型表现为单纯眼外肌瘫痪。散发。多为DNA片段缺失。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以卒中样发作为特点,伴有身材矮小、智能减退、神经性难听。 影像学检查可见脑萎缩、基底节钙化及类似多发脑梗塞的表现, 但不在同一动脉主干的分布范围。血乳酸增高。文献报道为 mtDNA3243发生了点突变。肌阵挛性癫痫合并破碎红纤维型(MERRF):肌阵挛性癫痫伴智能减退,小脑性共济失调。文献

5、报道于 mtDNA8344或8356发生了点突变。诊 断 依 据 n临床表现n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筛查运动10分钟后血乳酸/丙酮酸水平不能恢复正常 。n肌肉活检确诊冰冻切片、组化染色可见细胞内线粒体堆积(RRF),电镜下可见大量异常线粒体堆积。 从新鲜标本中分离线粒体进行生化检测,测定 酶复合体的活性。n线粒体DNA分析(以明确是否有mtDNA突变)定 性 诊 断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KSS型不除外有待于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 验筛查及肌肉活检确诊。分子生物学检 查确诊及明确分型。 鉴 别 诊 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颅内炎症(包括血管炎):患者有“肺门结核”的病史,此次症状加重 伴

6、 有发热,入院后发现有低热,ESR增快,PPD强 阳性,腰穿压力高。应高度怀疑结脑。不支持点:结核杆菌感染易侵犯脑膜,容易 于颅底发生粘连,产生脑膜炎或梗阻性脑积水。 本病例无上述表现,二次CSF的细胞学及生化检 查亦不支持结脑的诊断。鉴 别 诊 断病毒性脑炎:病毒感染造成的颅内炎症可以以皮层 损害为主,多以额叶、颞叶为主。本病例 侵犯了几乎所有的脑叶,比病毒性脑炎的 病变范围广,CSF生化检查蛋白正常,从 而不支持病毒性脑炎。鉴 别 诊 断颅内肿瘤或转移瘤:根据病人的首次MRI及影像学检查有 病灶增多及病变范围增加,加之病人有低 热、血沉增快的临床表现,应考虑除外上 述诊断。但从MRI上看,病变呈大片状,主 要累及皮层,且目前尚未找到其他部位肿 瘤的证据,故不支持此诊断。线粒体脑肌病的治疗n基因治疗n能量制剂ATP,CO-A,辅酶Q10,大量B族维生素 n有的病例可用皮质类固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