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语句翻译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48806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语句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语句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语句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语句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语句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语句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语句翻译(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句翻译字字落实,文意通顺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原则1.标准。字字句句都要落实,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2.原则。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记叙文、议论文多用直译,而描写、抒情的文章多用意译;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字号)、帝号、年号、官名等不需要译。二、文言文翻译“六字经”“留”,就是保留不译。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不用翻译。“删”,就是删除不译。那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删除不译。“补”,就是做必要的添补。一是对省略内容的添补;二是为了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语意更顺畅而进行的添补。“调”,就是调整语序、句序,包括对主谓

2、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语序的调整。“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有的词语意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要根据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义当古义。“贯”,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即所谓的“意译”。通常用于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翻译。三、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及应对策略翻译误译误 区应对应对 策略 混淆古今异义义明确词语词语 古义义,以今义义翻译译 词类词类 活用分析 错误错误明确语语境,正确判断用法误译误译 文言虚词词根据句意,确定虚词词含义义用法 漏译译省略成分弄明前后联联系,还还原省略内容 语语言不合规规范注意使用双音节词节词 ,用语语要规规范 不辨

3、感情色彩明确褒贬对贬对 象,正确使用褒贬词语贬词语 误译语误译语 法关系对单对单 句,要注意把握特殊句式;对对复句 ,要正确译译出分句间间的关系翻译误译误 区应对应对 策略 不懂文言修辞确定修辞,合理意译译 不懂古代文化常识识翻译译要力求适合语语境和古代社会 环环境 误译误译 原句语语气根据标标点,揣摩翻译译出的语语气四、高考常见的几种文言句式和用法1.判断句。基本形式:“者,也”“者,”“也,”“,”其他形式:用“乃”“即”“则”“为”“是”“皆”“耳”“非”(否定)等词表示判断。2.被动句。常见形式:用“于”表示被动,用“见”“见于”“受于”表示被动,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用“

4、被”表示被动,动词本身表示被动。3.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注意三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为强调宾语,宾语提前,用“之”“是”等词作标志。4.成分省略句。常见形式: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宾语(动词宾语,介词宾语),省略介词。5.词类活用。要求掌握: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

5、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 ,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 管内构求 过失。 密

6、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角度一:文言实词、虚词 高考对文言实词

7、的考查角度是: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重点是一词多义;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角度是: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问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5分)(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5分)【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1.看题目,回归原文。把要翻译的句子回归到原文,便于迅速把握句子的大意。2.抓关键实词、虚词。如(1)句的关键实词“时名”“滞”“冗”“引进”,关键虚词“于”(“滞于冗官”,状语后置句)“竟”,“竟不引进”(省略主语)。(2)句中的关键实词“薄”“迁徙”,关键虚词“其”“者”“盖”。3.对译,语句通顺。字

8、字落实,做到文意通顺。【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解析】在解答此题时,本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采分点的准确翻译,尤其要注意找出语句中的关键实虚词。规范答案:(1)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时名”“滞”“冗”“引进”各1分,句子通顺1分)(2)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薄”“迁徙”“盖”各1分,句子通顺2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文言文阅读翻译题的四个误区1.误译文言实词。失误原因:一是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掌握不牢。如(1)句中的“滞”,误解为“滞后”

9、;二是对上下文各方的利益关系没有准确把握,缺乏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能力。如(2)句中的“薄”误解为“浅薄”。2.误判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1)句中“竟”误解为副词“终究”;(2)句中的“盖”误解为句首语气词,不译。3.文意不通顺。如实词意义的确定不准确导致文意不通。4.翻译大意。不以直译为主,没有做到字字落实。【我来评卷】现场答案:(1)他的哥哥当时有很高的声望,却滞后于一般的官吏,李揆终究没有推荐。得分:3分理由:对文言实词“滞”的意义理解不够准确,此句中的“滞”,应理解为动词“停留”,而不是“滞后”的意思,故扣1分;对文言虚词“竟”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在这里应作副词,翻译为“竟然”,而不能

10、理解为“终究”,故扣1分。(2)当地州郡长官见识浅薄,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有十多个州。得分:3分理由:对文言实词“薄”理解不准确,在这里“薄”应理解为动词“轻视、轻慢”,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浅薄”,故扣1分;文言虚词“盖”,是表推测的副词“大概、大约”,不应理解为句首语气词,故扣1分。【方法归纳】 文言文阅读翻译题的解题方法1.找出语句中重点的文言实虚词。如:(1)句的关键实词“滞”“冗”“引进”,关键虚词“于”“竟”。(2)句中的关键实词“薄”“迁徙”,关键虚词“其”“者”“盖”。2.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和准确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看文言实词是否存在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11、等现象,应该怎样灵活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看文言虚词是否有实义,怎样落实。3.翻译时要注意一些常见文言句式的句法特点,如(1)(2)句中的状语后置句、省略句。4.字字落实,文意通顺。答题步骤第一步:迅速读原文,理解文章大意。第二步:把要翻译的句子回归原文,仔细斟酌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第三步:找出句中重点的文言实虚词,采用直译的方式,字字落实,做到文意通顺。附【译文】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后来定居于郑州,世代都是豪门大族。李揆年少时聪敏好学,擅长写文章。开元末年,考取进士,献文章给朝廷,皇帝下诏令派中书品评其文章,提升为右拾遗。乾元初,兼任礼部侍郎。李揆曾经认为主管选拔士人,大多不考察实际

12、能力,只是严格考试风纪,索要士人的书策,实际上完全违背求取贤才的意图。他在应试文章中写道:“作为大国选士的目的,只求得到真正的人才,考试时经书典籍都在这里,请他们任意搜寻查找。”因此几个月之后,对他好的评价传到皇上耳中。从此很受皇上的恩遇,于是被重用。当时京城盗贼横行,有的在当街杀了人把尸体扔到水沟中,此时李辅国专权,他上奏皇上请求选调五百名羽林骑士以备巡视。李揆上疏说:“过去西汉时用南军、北军统辖管理京城,所以周勃才有机会从南军进入北军,诛灭吕氏,才安定了刘氏天下。皇朝设置南衙北衙,把文官和武官加以区分,用来互相侦察监督。现在用羽林军代替金吾卫军巡夜,假如突然有不同寻常的变故,将用什么控制局

13、面呢?”于是皇上没有采纳用羽林军巡夜的请求。李揆在宰相职位上,决断大事,提出兴利除弊、官吏进退的主张,虽然非常博学善辩,但他生性热衷于追名逐利,深受人们非议。还有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同列的宰相吕的地位名望虽然与李揆悬殊,但处理政事的能力却在李揆之上,吕 被罢相后,以宾客的身份做荆南节度,声望非常好。李揆惧怕他再入朝当宰相,于是密令直省机构到吕 所属的地方捏造吕 的过失。吕 密奏皇上陈述了自己的实情,皇上就贬李揆到莱州做长史同正员,李揆罢官后,过了几日,他的哥哥改任为司门员外郎。后来过了几年,李揆遇赦酌情移至歙州做刺史。当初,李揆当政时,侍中苗晋卿多次

14、推荐元载担任要职。但李揆自恃是名门望族,认为元载出身贫寒,心中很是轻视,不任用他,且对苗晋卿说:“风采出众的贤士不被任用,而贫贱穷酸的小人却来求取官职。”元载怀恨很深。等到元载登上相位,乘李揆应当调职时,就上奏朝廷让李揆做秘书监,到江淮养病。李揆既没有禄俸,家境又贫乏,老少百余口人,靠乞讨维持生活。他像浮萍一样漂泊于多个州郡,共十五六年,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元载因罪被杀后,朝廷任命李揆为睦州刺史,又入京担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被宰相卢杞所嫉恨。德宗皇帝驾幸山南时,命令李揆担任入蕃会盟使,加封左仆射。他们一行完成使命回到凤州时,李揆因病而死,死时是兴

15、元元年四月,享年七十四岁。 【题2】(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廉希宪事略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举族承命。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国初,拜为平章政事。秉政日,中书右丞刘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公之

16、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整求退,谓曰:“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当诣政事堂。”及出,愧赧无人色。顷之,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衣褴褛,袖诗求见,公之兄弟皆揶揄之。蓟公复为入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内人备酒馔。出至大门外,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诸儒但言困苦,乞归。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是夜,诸兄弟问曰:“今日刘元帅者,主上之所倚任,反菲薄之;江南穷秀才,却礼遇如此其至。我等不能无疑。”公曰:“我是国家大臣,言动颦笑,系天下重轻。整虽贵,卖国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义重。若寒士数十,皆诵法孔子者也,在宋,朝不坐,燕不与,何故而拘执于此?况今国家起朔漠,斯文不绝如线。我更不尊礼,则儒术且将扫地矣。”公之作兴斯文若此,是大有功于名教者也。(选自元朝名臣事略、南村辍耕录,有删改)角度二:文言句式 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