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冯彦侠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ppt - 容县残联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47191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ideo╱冯彦侠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ppt - 容县残联网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video╱冯彦侠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ppt - 容县残联网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video╱冯彦侠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ppt - 容县残联网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video╱冯彦侠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ppt - 容县残联网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video╱冯彦侠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ppt - 容县残联网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ideo╱冯彦侠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ppt - 容县残联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ideo╱冯彦侠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ppt - 容县残联网(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工作内容与方法冯彦侠2011年10月 广西讲三个部分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创建第一部分社区康复的定义(世界、我国)社区康复的特点(八点)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国际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及成效和经验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六点)第二部分社区康复的工作流程社区康复工作方法与内容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康复服务社区康复站的工作要求及为各类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社区康复工作的检查评估(三个层面)第三部分 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创建创建示范区、街、社区的职责、任务创建示范区对康复站的要求质量控制第一部分 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一、社区康复定义随着社区

2、康复在全球的不断深入开展,其定义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各国结合实际情况对社区康复的定义及内涵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曾多次对社区康复定义进行修订,以适应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全球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专家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二)联合国三大组织的定义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 见书对社区康复做了新的定义:“社区康复是社区 发展计划中的

3、一项康复策略,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 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 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 在的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 关部门的共同努力。”200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对社区康复的2004联合意见书中阐明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 是为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和社会 包容的一种战略。社区康复通过残疾人和家属 、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所在社区以及相关的政府和民间的卫生、教育、职业、社会和其他机 构共同努力贯彻执行。(三)我国社区康复的定义根据国际上对社区康复所下定义,结合我 国国情和社区康复实践,目前我

4、国对社区康复 所下的定义为:社区康复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 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极其亲友积极 参与,争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 面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 生活的目标。二、社区康复的特点(一)战略位置 社区康复是社会发展的 一项战略,是“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本策 略,应纳入社区建设规划中。(二)管理方式 政府领导、多部门参与 、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同时充分发挥非政府 组织、社会和个人力量,形成社会化的管理方 式。(三)服务层面 城乡基层社区。根据社 区内康复对象的康复需求,社区经济发展和康 复资源的状况等,因地制宜地制定社区

5、康复服 务发展规划,在社区和家庭为康复对象提供就 地、就近、便利的康复服务。(四)服务对象 残疾人是社区康复服务 的主要对象。此外,慢性病人、老年人等需要 康复服务的人群也是社区康复服务的对象。(五)病伤残者的角色 社区康复服务强调病伤残者作为主动参与的一方,而不是被动接受治疗的一方。他们及其亲友应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主动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并参与为其他康复对象提供的服务活动。(六)技术支持 有技术资源中心和专家指导组的指导,采取实用的康复技术,有各部门、各专业共同组成的转介服务系统,以实现病伤残者的全面康复。(七)效果与效益 资金投入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良好。(八)康复训练 训练场所就

6、地、就近;训练方法简单易行;训练器材因陋就简;训练对象为家庭邻里;训练时间经常、持久。三、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康复”的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始阶 段的康复仅仅是为残疾人在一些小型的康复机 构中提供护理照顾、救助服务,残疾人有可能 终生在这些机构中度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较完整的康复概念,现代康复疗法也逐渐系统化,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大都在医疗和康复机构中进行。但费用较高,周转率低、覆盖面小 。 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发现定位在家庭与社区水平的康复服务可弥补机构式康复的许多不足。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种新的、有效的、经济的康复服务途径,即社区康复。

7、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加强了对社区康复专业技术管理,初步规划出社区康复模式。198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残疾人节,社区康复进一步得到重视。1985年英国伦敦大学开设“社区康复计划与管理”课程。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对全球社区康复 发展进行了评估。 1994年联合国发表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 准规则”,同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关于残疾人社区 康复的联合意见书”。200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明确了社区康复的定义和 内涵。纵观社区康复发展史,可以看出,社区康复以城乡社区为基地,以解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前提,以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作

8、为保障,以实用康复技术为训练手段,积极动员残疾人及其家属参与,已形成了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社区康复作为社区发展的一项战略,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二)我国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1.起步阶段(19861990年)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香港和菲律宾举 办了“现代康复原则、计划与管理”研讨班, 为我国培训了十余名社区康复骨干;同年我国 专业人员将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在社区中训 练残疾人手册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年底, 国家卫生部在山东、吉林、广东、内蒙古四省 (区)城乡开展了社区康复试点。与此同时,国家民政部倡导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在为社区全体居民提供的系列的服务中包含了对残疾人

9、的康复服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就认识到了社区康复是使我国绝大多数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最好途径,与各部门积极协作,对社区康复试点地区进行了考察,召开了社区康复研讨会,并培训社区康复专门人才。2.试点阶段(19911995年)国家制定了“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等国家 计划。明确规定了在此期间要逐步推广社区康复,把 康复医疗落实到基层,康复医疗机构作为技术指导中 心,既进行残疾预防和康复医疗,又承担培训人才和 科研任务,同时指导社区康复工作。“八五”期间要 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进行社区康复试点, 已经搞了试点的要进一步扩大试点,并及时总结经验

10、。“社区康复实施方案”作为一项独立方案纳 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中。 “八五”期间在全国62个县(区)进行了社区 康复示范工作,示范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 率超过75%,社区康复工作内容除“老三康” 外,还增加了低视力康复、精神病防治康复、 智力残疾预防和康复、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 务等。试点工作在建立社区康复工作体系、确 定服务内容、开展人才培训和社区康复评估等 方面都取得了经验。特别指出的是1990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专门章节明确社区康复内容,使社区康复有了法律保障。3.推广阶段自“九五”(19962000)年开始,中国残疾人的社区康复工作进入了采取社会化方式

11、推进的阶段。“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康复工作目标是:完善社会化的康复服务体系,以社区和家庭为重点,广泛开展康复训 练,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同时实践一批重点工程,使3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 康复;“九五”期间为社区康复社会化进行了 有益探索和实践。 进入“十五”(20012005年),社区康复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将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服务和特殊教育等部门业务,并开拓了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和麻风畸残康复等业务领域。 4.发展新阶段2002年,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 召开,提出到2015

12、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 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将“积极推进社区康复 ,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 主要措施。2004年召开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 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社区康复,夯实服 务基础,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 奋斗方向”。2005年,中国残联、卫生部、民政部联合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将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各地社区康复工作开展。2006年,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 部、教育部、中国残联六部门共同制定了中 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审方案, 要求各地认真做好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 复

13、服务”评价指标体系(2005-2015年)的 使用和评审工作。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 ”发展纲要将社区康复实施方案再次调整为 各项康复工作的龙头方案,残疾人社区康复工 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三)社区康复工作成效1.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国家计划。2.初步建立社会化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服务体系。3.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逐步规范。4.残疾人受益面不断扩大,康复意识不断增强。 回顾二十多年社区康复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以下基本经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共同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 坚持“低投入、广覆盖”,推广适宜康复技术,满足广大残疾人的

14、基本康复需求。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组织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四、社区康复基本原则社区康复服务在国际上已开展30余年,呈现出多种模式发展趋势。不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应遵循社区康复服务的基本原则,其最终目标应是:使所有的康复对象享受康复服务,使残疾人与健全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一)社会化所谓社会化的工作原则是相对于封闭、孤立、一家包揽的工作方式而提出的,具体是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参与,共同推进工作的原则。(二)社区为本以社区为本,就是社区康复服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从社

15、会实际出发,必须立足于社区内部的力量,使社区康复服务做到社区组织、社区参与、社区支持、社区受益。 (三)低成本、广覆盖低成本、广覆盖是我国卫生工作改革的一个原则,也是社区康复服务应遵循的原则,是指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使大多数服务对象能够享有服务,即获得较大的服务覆盖面。具体地说,在社区康复服务中,以较少的投入,保障康复对象的基本康复需求,使大多数康复对象享有基本的康复服务。(四)因地制宜(五)技术实用社区康复服务既适合于发达国家,也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其目的是使大多数的康复对象享有全方位的康复服务。由于我国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康复技术及资源、康复对象的康复需求等方面有很大的差

16、异,因此,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本地区的社区康复服务方法,才能解决当地的康复问题。现代复杂康复技术向简单、实用化方向转化。机构康复技术向基层社区、家庭方向转化。城市康复技术向广大农村方向转化。外来的康复技术向适用于本地的传统康复技术转化。(六)康复对象主动参与1.康复对象要树立自我康复意识。 2.康复对象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3.康复对象要参与社区康复服务工作。4.康复服务对象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自食其力,贡献社会。第二部分 社区康复工作内容与方法社区康复工作需要多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残疾人和其他康复对象能否得到全面有效的康复服务,取决于各项计划和服务是否能切实落实。做好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关键在于把握好各项工作环节和衔接,有序地开展工作。工作流程大体为: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制定工作计划培训人员调查社区康复资源和残疾人康复需求组织实施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