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二级上课用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42499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9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管理(二级上课用的)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劳动关系管理(二级上课用的)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劳动关系管理(二级上课用的)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劳动关系管理(二级上课用的)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劳动关系管理(二级上课用的)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管理(二级上课用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管理(二级上课用的)(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鉴定培训 劳动关系管理主 讲:*1一、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的起源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各国爆发的工人反抗 运动。这个时期受亚当.斯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 泉”的影响,劳动关系表现为:n1、资产阶级压低工人的工资、延长工时、压迫工 人;n2、工人争取工资,为改善劳动条件而斗争等Date2二、科学管理时期的劳动关系管理受泰勒科学管理制的影响,资本家强调规定、标准 来管理工人,提高管理效能,加强了对工人的剥 削,忽视工人的承受能力,劳动关系表现为:n1、工人运动发展,n2、工会组织广泛成立n3、出现了集体谈判Date3三、行为科学理论期的劳动关系霍桑试验,把人当作了社会的人,人

2、际关系、情 感、心理、期望等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有重大作用 特点:n1、政府进行立法,宏观调控n2、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n3、冲突逐步制度化,集体谈判应用范围扩大Date4四、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n1、政府充分认识到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加强了法 制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n2、冲突的激烈程度在不断下降,合作成为劳动关 系的主流n3、解决劳资矛盾、劳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和 法律化Date5主要内容n第一节:劳动者派遣管理n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n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n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Date6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劳动关系”历年题型分析年份2004年12月2005年5月 2005年11月20

3、06年5月基础础与 技能试试 题题共 200分单选单选 8分单选单选 11分单选单选 11分单选单选 11分多选选 4分多选选 6分多选选 7分多选选 6分判断 3分简简答 10分改错错 5分简简答 10分改错错 5分分析 10分简简答 10分 简简答 10分 总总分30分37分33分27分 百分比15%18.50%16.50%13.50%Date7第一节 劳动者派遣管理n一、劳动者派遣的概念n二、劳动者派遣的特点n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Date8知识要求 一、劳动者派遣的概念n(一)劳动者派遣的含义(351)劳动者派遣是指劳动者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动者派 遣协议,由劳动者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

4、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 单位工作,劳动者和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劳动者派遣VS劳务派遣劳动者派遣体现的是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劳务派遣体现的是劳务关系,由民法调整。雇员租赁、人才租赁没有考虑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劳动派遣 (劳动力不能派遣) Date9n(二)劳动者派遣的性质劳动者派遣是一种典型的非正规就业方式是一种组合劳动关系存在三种主体: 劳动者派遣机构、接受单位、受派遣劳动者本质特征:雇佣和使用分离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对于受派遣劳动者两两之间都是劳动关系(不完整的劳动关系)由劳动者派遣协议将二者连接起来,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 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Date10二、劳动者派遣的

5、特点n(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对象:劳动者派遣机构n(二)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对象: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n(三)劳动争议处理派遣机构和接受单位的纠纷(民事纠纷)形式和实际劳动关系运行中的争议(一般劳动争议)Date11处理异地劳动争议可以参照以下标准:n(1)派遣劳动者和派遣机构的争议派遣机构所在地n(2)派遣劳动者与接受机构的争议接受机构所在地n(3)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和接受机构的争议由劳 动合同或派遣协议约定Date12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n(一)降低劳动管理成本对于接受单位来说:减少内部人员储备,降低固定 人工成本。n(二)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劳动者派遣机构可以满足以下三类人员的就业: 人力

6、资资本存量自身就业业能力稳稳定就业岗业岗 位较较低较较弱很难难找到较较高较较强不满满足稳稳定、固定工 作有一定内部结结构不均衡 想积积累经验经验 者Date13n(三)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中小企业内部制度的空白,使其没有充分的能力处理 劳动法律事务,劳动者派遣机构正好可以协作管理。n(四)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 需求我国的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外国驻华代表机构不能 直接与中国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所以, 这时必须借助劳动者派遣机构来完成此项任务。Date14能力要求 n一、劳动者派遣机构的管理(P356)必须对劳动者派遣机构的资格进行严格的管理,需要管理 的内容有以下三

7、方面:1、资格条件(设立法人治理机关、专业从业人员、健全的 管理制度、法定标准的注册资本、抵御风险保证金)2、设立程序(劳动保障部门特许,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 ,才能经营)3、合同体系(存在两种合同:用人主体与受派遣劳动者的 劳动合同、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的劳动者派遣协议)Date15二、派遣劳动者的管理1、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如加工 会权、民主参与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2、在同一岗位使用的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 同岗同酬。3、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包括劳动定额标准、 劳动纪律、绩效评价等对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一律平等。4、派遣雇员的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

8、告之,并应协同派遣单 位办理劳动合同的终止手续和工作交接。三、应用案例见课本P357Date16第二节 工资集体协商知识要求 一、工资集体协商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 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 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协议是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机制。Date17(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P361)n1、工资协议的期限;n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n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n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

9、法;n5、工资支付办法;n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n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n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n9、双方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Date18二、工资指导线制度(P361)n(一)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定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 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 ,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目的 是为了促进就业和物价稳定,使社会持续稳定发 展。工资指导线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 劳动者,实现这项制度有利于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 体协商。Date19(二)工资指导线的作用1、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 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

10、机制。2、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3、完善国家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开”。Date20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P362)1、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2、不实行全国统一的指导线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当地工资指导线水平。3、制定工资指导线实行协商原则。Date21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P362)(一)经济形式分析 (二)工资指导线意见工资指导线有三条线:上线(预警线),基准线,下线 上线适合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的企业基准线适合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下线适合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Date22五、劳动力市场工资

11、指导价位(P363)(一)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内容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 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通过科学的方法,定期对各类企业中 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加工 ,形成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用以规 范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从微观上指导企业合理确定 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分为: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Date23(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1、能够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3、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4、可以为新办企业在确定雇员初始

12、工资水平时提供 参考Date24能力要求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P365) (一)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工资集体协商代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雇员一方为工会代表(未建立工会的,民主推举,且半数以 上人员同意) 雇主一方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指定的其他人雇员首席代表工会主席(可书面形式委托其他代表) 雇主首席代表法定代表人(可书面形式委托其他代表)注:可委托企业外人员参加协商,但委托人数不能超过本方代表的1/3Date25(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P365)1、提出方应事先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 时间、地点、内容), 另一方收到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2、双方在协商前5日内,提供与

13、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 况和资料,且要充分考虑各相关因素。3、协商形成的工资协议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 讨论审议4、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Date26(三)工资协议的审查(P366)1、工资协议签订后10日内,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 ,报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协议15日内进行审查,若无异议 ,则送达双方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即行生效;若有 意见,则在修改意见中及时通知双方修改,重新报送。3、工资协议报送15日后,协商双方如果未收到意见书,视为 同意,协议生效。4、接到生效的协议后,双方应于5日内,以适当形式公布。Date27(四)

14、明确工资协议期限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情况每一年进行一次。雇员 与雇主双方均可在原工资协议期满前60日内,向 双方书面提出协商意向书。工资集体协议书(样本)见课本P366Date28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 P369) (1)信息采集 (2)价位制定价位的制定应注意:1、坚持市场取向原则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3)公开发布每年67月发布,每年发布一次Date29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知识要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P370)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 生产过程中,对各自的职务或职责范围内劳动安全卫生都负 有相应的责任。它是从企业组

15、织体系上规定各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并 与管理责任、生产责任相统一。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卫生负有全面责任,分管负 责人负有直接责任。Date30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 必须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 和职业病为目的的技术措施计划的管理制度。计划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 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 措施等。Date31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P371) 1、重大事故隐患分类 2、重大事故隐患报告 3、重大事故隐患预防与整改措施 4、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重大

16、事故隐 患整改的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Date32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1、有关人员资格认证,如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认证2、有关单位、机构的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如矿 山安全资格、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3、与劳动安全卫生联系特别密切的物质技术产品的质量认证等。Date33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P37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2、伤亡事故报告3、伤亡事故调查4、伤亡事故处理Date34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一类是国家关于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国 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一类是企业内部有关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 的购置、发放、检查、修理、保存、使用的规定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1、员工招聘健康检查2、企业员工的定期体检Date35能力要求 一、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 (一)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P372)1.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2.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3.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4.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费用5.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6.有毒有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