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讲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40194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6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讲评(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武冈市高考研讨会上课课件2014年邵阳市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讲评(2014年4月11日)武冈市展辉学校 程小春一、考试成绩统计: (一)单科成绩统计:(满分100分)分数 段808 9707 9606 9505 9404 9303 9202 9101 9人数 0192423611比重 01.5% 14%37%35%9%1.5% 1.5%最高分:72分 最低分:16分 人平分:49.3分(二)选择题得分情况:(满分44分)得 分444036322824201612840人 数004481814123110比 重006%6%12 %28 %22 %12 %5%1. 5 %1. 5 %0

2、(三)非选择题得分情况:(满分:56分 )得分5056404930392029101909人数01272962比重01.5%42%45%9%3%二、试卷讲评:1、图1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10年 每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据此回答12题。1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 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0) B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9.5%) C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人口出生率下降(0) D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接纳外来移民(90.5%)D图1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

3、10年每年的人 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 ,据此回答12题。2该国最有可能是 A德国(33%) B美国(48%) C俄罗斯(19%) D澳大利亚(0)C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 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 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3-4 题3由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5%)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5%)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90%)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0)C4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10%)B影响甲类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廉价劳

4、动力 (67%)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10%)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13%)B图3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 题。5、与甲村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A260米 (86%) B320米 (9.5%) C500米 (4.5%) D520米(0)A400500 600图3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 题。6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植被长势好与地 (48%)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0)C图中桥梁与山峰的相对高差可能为460米(10%) D地夏季降水量小于地(42%)D400600500900下图是世界部分大洲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 生活方面

5、的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78题。7甲、乙、丙三类用水分别表示 A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0) B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33%) C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10%) D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57%)B下图是世界部分大洲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 生活方面的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78题。8下列有关北美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47%) B中部地区水资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10%) C西部高原地区水资源缺乏(38%)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水资源供不应求(5%)C图5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911题。9.下列关于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吹东南风 (

6、19%) B.与地相比,地降水季节变化大(29% )C.位于暖锋锋后,所以多晴朗天气(52%)D.与北京相比,气温年较差大(0)CN图5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911题。10.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5%) B. 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地(52%)C. 地日落时间晚于 地(33%) D. 地昼长年内变化幅度小于地(10%) B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图5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911题。11.图示时期,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此时在舟山渔场捕鱼的渔民捕获大量的墨鱼(15%) B.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东亚季风图.doc(29%) C.马

7、六甲海峡的海流由东南流向西北方向流动(33%) D.四川西部山区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多(14%)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36. 材料一:我国两种水利工程示意图集水区域通风竖井不透水层含水层暗渠蓄水池坎儿井示意图36.(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两种水 利工程是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作用的?(8分)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输水,受季节、风沙影 响小,(2分) 可减少水分蒸发,使流量稳定,(2分) 提高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分) 都江堰是合理利用地形坡度,确保常年自流 灌溉,(2分) 科学分流,减轻水旱灾害。 (2分)(答对 四点得8分)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

8、国的西 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读图,完成问题。 36.(2)结合材料,分析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的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2分 ) 交通便利,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2分 ) 地处绿洲,农业基础好;矿产(油气)资源 丰富,原材料、燃料充足;(2分 ) 是著名的古城,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资 源丰富;(2分 ) 国家政策的支持;(2分 )(答对四点得8分 )36.(3)近期有个别内陆省份也在积极申请设立自 贸区,如果完全照搬上海自贸区的做法,你认为是 否可行,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不可行(2分); 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 、人才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

9、此 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做法。 (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7.高加索地区局部图(下图)37.(1)甲乙两地1月均温相差明显,其中甲 约6,乙约0。简析差异的主要原因。(6 分)甲乙之间有大高加索山脉,甲位于 山脉 的南侧,乙位于山脉的北侧,(3分) 山脉阻挡了冬季南下冷空气(3分),乙 处比甲处降温更显著。37.(2)伏尔加河南北跨纬度15该河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 ,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该河流经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积 雪量大,河流以冬季积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 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出现汛期;(2分) 由于河流南北跨纬度大,南部纬度较低,气温回

10、升 较早,冬季积雪最早融化,从而出现汛期; (2 分) 而河流北部纬度较高,气温回升较迟,冬季积雪最 后融化, (2分)所以该河的汛期出现时间由南 向北推迟。 37.(3)试从人口、经济、资源分布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在 经济发展中积极“东进”,而我国却大力开发西部的原因。 (10分)俄罗斯人口、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西伯 利亚及远东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2分 ) 但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2分 )中国人口、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海地区 ,西部广大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2分) 但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东部地区资源贫乏,特别是 能源紧张。(2分) 两国此举都是为了把

11、落后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2分) 缩小东西部经济水平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发 展。(2分)(答对五点得满分)42 (10分)(1)南极成为旅游目的地, 体现现代旅游的什么特点? 特点:旅游形式的多样化;(2 分)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2分)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分)(任 答两点即可)(2)指出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可能会对南 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不利影响:旅游废弃物产生环境污 染;(2分) 旅游活动产生生态破坏;(2分) 外来物种(比如鞋上面的细菌)影 响南极生态平衡(2分)43 (1)分析该区域季节性洪水“一日一峰” 的形成原因。(4分) 白天温度升高,大量积雪、冰川融 化,

12、形成洪峰(2分); 夜晚气温降低,冰雪消融量减少, 洪峰消退(2分)(2)简述季节性洪水灾害对当地农业生 产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洪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 力下降(2分) 春季大量洪水淹没农田,影响农作物 播种(2分); 夏季正值作物生长期,河水暴涨,淹 没农田,导致减产(2分)44.(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采用填埋会在 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的“美丽”?(4分)垃圾填埋会造成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 (2分); 会占用城郊宝贵有限的土地资源(2分) 。44。(2)垃圾焚烧发电遭到有些人反对,如 果你也是持反对意见的居民,说明反对的理由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要求高(2分); 如果技术和管理跟不上,会导致大气的二次 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2分) 垃圾焚烧必须先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目前我 国绝大部分的城市没有实行垃圾分类处理 ,居民也没有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2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最多6分)三、主要问题:1、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全面、没有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漏洞多。 2、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弱,知识的串联、综 合运用能力差。 3、审题能力差,不能准确、全面从题目、材 料或图表中获取、运用信息。 4、问答题答题能力和技巧有待提高,如:语 言表达差、不使用专业术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