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40165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4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3年广州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有一位青年追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 。爱因斯坦在纸上写下了“X+Y+Z=W”, 并解释说:“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 代表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青 年迫不及待的问。爱因斯坦停顿了一下, 然后意味深长的回答:“Z,代表少说空 话。” 细察深思,端正立意。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例2 1996年北京市征收自行车税的工作应于三 月底截止。但是时至今日,街上行驶的自行车 无纳税标志的仍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中相当多 的车辆没有纳税;少数车辆虽纳税了,却没有 按规定将税牌缠在自行车大梁上。街上仍然处 处设点

2、征收,买牌人寥寥无几。税收部门检查 的力度显然是不大的。以“向骑车人进一言”为题,写一篇议论 短文。细察深思,绝弊启利。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例3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某中学高三(1)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他担心影响 高考,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 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 给小王捎来了二百元作为报酬。小王收到钱后感到很为难,他 找班主任谈了自己的看法。班上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 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 烈的讨论。假设你是该班的一名成员,请你在参加了讨论会并和小王

3、 交谈后,给校广播室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 法的广播稿。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细察深思,披沙拣金。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例4就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感想:北京市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前,排着不长不短的 队伍。一位刚有柜台高的小姑娘,把鼻子尖贴到玻璃 柜台上,“妈妈,我要吃糖!”她已经迫不及待了。 售货员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当他以 精熟的“一抓准”的手法给那位妈妈称好糖后,微笑 着从里面取出两块:“这是刚才给小姑娘的两块,” 他把糖投入柜台,“这是您的一斤糖,八角,请付钱 吧。”柜台前的顾客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掌声像春 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这位

4、售货员就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细察深思,别开生面。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蓝天白云般的爱心(节选)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是堂堂五尺男子汉,但他心细如发。 他不仅关注了小姑娘稚嫩的要求,“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 小姑娘”,而且更细心地在“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 。张秉贵这一举动,这种纯粹的精神关护,为小姑娘解除了可能面 对的烦恼。试想,如果他不取出那两块糖果,小姑娘回家可能就要 受到妈妈的指责。妈妈会对她说:“以后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许再 这样说话!这样说话无异于向别人讨取,这是在占小便宜”为 此,小姑娘天真的心灵可能就要蒙上一层阴霾,她再面对人世也许 就不再像今天这

5、样质朴无瑕,她再看头顶的天空也许就不再像今天 这样亮丽蔚蓝。张秉贵不但关怀着小姑娘的今日,而且关注到了小 姑娘的未来。这种关护大约并不是张秉贵刻意为之的,但这是他为 人的准则,是他行为的规范。张秉贵无愧于今日百货大楼门前的纪 念塑像-他的两块糖果竟然塑造了一颗美丽的心!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例5今年夏天,北京市40余家大商场联合推出了“文明伞,大 家用”的公益活动。为什么叫“文明伞”呢?因为“借时无须 抵押,还时全凭自觉”,用以提倡精神文明。据统计,自六月一日起,共投放伞具2万把,约十万多人从 中受益,雨后还伞率最高时可达80%左右;另一方面,截止到九 月十日(雨季已过),四十余

6、家商场“文明伞”的保有量共为 3344把,回收率为16.72%。活动结束以后,在记者就这一数字随机采访时,有代表性 的回答时:“也许是不下雨,想不起来还”,“可能不顺路” ,“没准坏了,不好意思还”。有一位女士举例说,她的一位 同事出去旅游,用来遮太阳的就是一把“文明伞”。就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感想。 细察深思,独树一帜。“上万把文明伞绽放在雨季北京的街头,这本身就是 精神文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精神文明生动、形象地 展示与检验。即使是对它散失的采访、讨论与忧思吧, 也是精神文明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推广。精神文明是抽象 的,很难量化。文明伞,既是高效的公益广告,又是对 精神文明程度最直观的量

7、化检测,将为决策部门提供多 么宝贵的数据资料!”“文明伞是散失了一些,但像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它 把文明的种子播向四面八方。这使我想起了长征,由江 西瑞金到陕北直罗镇,几十万红军只剩下几万人,但毛 泽东说得好,红军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也许是不下雨,想不起来还吗?你遗忘的岂止是一 柄文明伞?可能不顺路吗?难道你踏上文明之路竟这般 艰难?没准坏了,不好意思还?是呀,就连我也不好意 思挑明,您究竟是哪儿坏了?用来遮太阳的就是一把文 明伞?她遮蔽的岂止是自然的阳光?是心灵也遮上了阴 霾吧?”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例6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辞行:“师傅 ,我已经学够了,可以

8、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 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 一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师傅问。“满了 。”徒弟十分自信。师傅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一 点没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又问。“这回满了。”徒 弟面有愧色。师傅又抓来一把石灰,轻轻洒下,还是没有 溢出。“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没有溢出。“满了吗 ?”师傅笑问。徒弟无言以对。 阅读上面这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细察深思,创新前提。走出深山充实自我从前,有个徒弟学艺多年,想出山独闯天下。不料 师傅不鼓励他出山,认为他学得还不够,就像一只碗, 即使装满

9、了石子,还可以再装进沙子、石灰和水。徒弟 无言以对,看来也只好打消那出山的念头,继续留在师 傅身边装他的那只永难装满的“大碗”。这个徒弟实在笨得可以,“学无止境”是小孩子都 知道的起码常识,他却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已经学够 了”,“满了,装不下了”。在师傅一再地譬喻开导下 ,迟迟不能领悟,最终也只落到个“无言以对”,真是 一个十足的木头脑壳。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徒弟是笨的,师傅是灵的;但若探究徒弟为什么这 样笨,就不能不追究师傅的责任了。徒弟学艺多年,这 “艺”,师傅是如何教的,我们无从知道;我们只看到 了由石子到细沙,再到石灰到水的这一套“循循善诱” ,每一程序、每一方案,全

10、由师傅指定。第一次粗放型 的“石子”还可以由徒弟“照办”;后几次则全由师傅 包办了。徒弟只有呆在一边,观摩师傅精熟的手法,领 略由师傅预定好的哲理。不让徒弟动脑、动手,徒弟不 笨才怪!这样的师傅还要把这样的徒弟留在身边强行“ 补课”,再多年学艺下去,徒弟的脑子真该让师傅装满 石子、沙、灰加水和成的泥浆了。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徒弟再笨,但有一点却是对的:他“出山心切”,想“独闯 天下”,倒不失是一个明智的要求。也许徒弟悟出了一点再如此 学下去没有出路的道理,他说的“够”,未尝不含有几分厌烦的 意味。也许外面的世界实在精彩,而“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 实践中来”的声音又依稀传进了深

11、山,徒弟这才萌生了独自去闯 练一番的念头。可惜,被他那“必欲灌满而后快”的师傅扼杀了 。真知,在深山里,在师傅身边,是装不满的;装满了也就不 再是真知,而只能是僵化的教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要躬行。” 真应当让世上所有的师傅解放自己的徒弟,真应当 劝山中所有的徒弟走出闭塞的山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荆山之玉、东海之珠,等着有志之士去采撷;北国的云杉、 南岭的矿藏,等着有为青年去开发,纵马天涯、踏遍青山的学子 ,将有一个真正充实而多彩的自我!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例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某市各区县为选拔三好学生、市优

12、秀少先队员,进行严格的测试。各 区县17名参加测试的候选人是从28000多名学生中出来的佼佼者。在时事 政治、演讲、音乐、图画、体育等各项测试中,他们都有出色的表现。但 一项在他们不知不觉状态下进行测试的项目,却使他们几乎“全军覆没 ” 。镜头一:美术试场门口,一把扫帚、一块脏抹布随意横在地上。17名 优秀生先后从它们上面跨进跨出,却没有人理会这影响环境整洁的“分外 事”。过了一会儿,倒是一位与这次测试毫无关系的老师经过,注意到这 一问题,把扫帚、抹布捡起来。当然,这些考生和教师都没想到这原来是 主考官们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镜头二:美术测试场内,考生们面前除了有图画纸外,台上还放着草 稿纸、铅

13、笔、刀片等。题目宣布后,考生开始削铅笔,17个人中只有3人 把铅笔屑削在稿纸上,其他人随意削在台上、地下。考试完毕离开考场时 ,只有1名学生把削下来的铅笔屑用纸包好,丢在废纸篓里。 要求: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一篇议论文。纯真的孩子和纯真的人(节选)是的,他们个个不凡,样样出色;但一项在他们不知不觉状态下 进行的测试项目,却使他们几乎“全军覆没”。该怎么评价这种测试 和怎么看待这次“覆没”呢?十七名优秀生先后从美术试场门口横倒的扫帚、抹布上跨过,这 当然让主考官们失望,但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关注这“份外事”呢? 他们理应全神贯注于即将开始的美术比赛。难道走向手术室的外科医 生应该先擦净医院的

14、走廊?难道走向绿茵场的甲A球员应该先捡拾场 边的塑料瓶袋?“与这次测试毫无关系的老师”才“注意到这一问题 ”,这是多么合理的结果!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份内事”,这是多么 优秀的素质,也是优秀生成为优秀生的基本素质。如果大家都干好自 己的“份内事”,那么,这世上就没有了倒扫帚和脏抹布;反之,如 果我们在上班、上学的路上都竞相去干“份外事”,我不知道有谁还 能准时走进自己的教室和车间。这种精心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究 竟有几许现实意义呢?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他们中的多数将铅笔屑随意 地削在台上、地下,的确让人遗憾。可我们的主考官 为什么不明示给他们呢?或许孩子们因为

15、备考而紧张 ,或许因试毕而兴奋;更何况大多数孩子在不明了“ 稿纸使用须知”时,又怎敢斗胆用它来削、包废铅笔 屑呢?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受的就是循规蹈矩的教育 ,如果他们的纯真就产生于“听话”的温床,那我们 又有什么理由为他们今天的不尽如人意而责怪他们呢 ?当第一片铅笔的废屑飘落到地上的时候,就去提醒 孩子们,是不是比事后长吁短叹更有意义呢?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细察深思-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例8阅读下列三个材料,完成32-33题。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 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 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

16、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 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 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 开”的人不少。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 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是否结合“ 材料1”,自由决定。不少于600字。正本清源的忠告“乐于助人”的确是同学中最值得赞赏的品质。某 杂志社调查的结果显示着同学们对真、善、美的确切认 识。这种鲜明的是非观念,本身就值得赞赏。但是,另 一项不记名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对待别人的麻烦,选 择的答案却是“悄悄走开”!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亲爱的同学在这时抛弃了他 们赞赏的品质?我不知道,在复杂的社会里,还有哪一 阶层像学生这般纯洁?我也不知道,在茫茫人海中,还 有谁比我们青少年更热诚,更有同情心?但是为什么, 就连他们也做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