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导论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34013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公司治理》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公司治理》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公司治理》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公司治理》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导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治理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对世界经济而言,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健全的国家治理一样需要。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本书共由五个模块组成1第篇 基础理论第篇 内部治理2第篇 外部治理3第篇 新兴治理4第篇 治理模式5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公司治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的时间是1980年代初期。尽管公司治理的概念诞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但公司治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

2、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是保证现代企业有效运营的基础和条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完善公司治理看作是改善投资环境、夯实经济基础的必要手段。 第篇基础理论Contents目 录第五章 董事与董事会制度第四章 股东权利与股东会制度 第三章 公司与公司法 第二章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章 导 论第一章 导论 知识结构图1.1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1.1.1 股权结构分散化1.1.2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1.2 公司治理的定义1.2.1 国外对公司治理的定义1.2.2 国

3、内对公司治理的定义1.3 公司治理的研究范围1.3.1 公司外部制度或机制的角度1.3.2 公司内部制度或机制的角度1.4 公司治理的意义第一章 导 论【学习目标】1了解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掌握公司治理的含义;3把握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学科性质、特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 导 论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基本上都会经历两个变化,即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公司组织形式的变化)和股权结构分散化(公司融资状况的变化)。 1.1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第一章 导 论公司安然:神话的破灭一直以来,美国安然公司(Enron Corp)身上都

4、笼罩着一层层的金色光环: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在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1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是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安然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股价高达70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势。直到破产前,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安然一直鼓吹自己是“全球领先企业”,业务包括能源批发与零售、宽带、能源运输以及金融交易,连续4年获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小布什政府关系密切【案例分析】第一章 导 论1.1.1 股权结构分散化在公司制企业发展初期,

5、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公司股东的数量也不多,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后来,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加速发展和公司经营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措大量的资金,这样公司的持股人将会从原来的少数人变为多数人,他们可能是社会中的个人,甚至是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组织机构,公司的股权结构逐步分散化、多元化。因此,股权结构的分散化是现代公司的第一个特征。公司的股权结构,经历了由少数人持股到社会公众持股再到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历史演进过程。第一章 导 论有 利影 响不 利影 响n 第一,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利关系为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奠定了牢固的制度基础。 n 第二,高度分散化的个人产权制度是现

6、代公司赖以生存和资本市场得以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n 首先股权分散化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公司的股东们无法在集体行动上达成一致,从而造成治理成本的提高; n 其次是对公司的经营者的监督弱化,特别是大量存在的小股东,他们不仅缺乏参与公司决策和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n 最后是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股东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处于被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掠夺的风险之下。股权结构分散化对公司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第一章 导 论1.1.2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在一个典型的英美公众公司拥有众多的小股东。与小型私人控制的企业不同,公众公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股东虽然还是拥有剩余控制权(即投

7、票权),但分散的小股东无法执行日常的公司管理。因此,现实的情况是,董事会作为股东的代表来选择经理。也就是说,出现了伯勒和米斯( Berle and Means,1932)所说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第二,分散的小股东缺乏监督管理者的内在动力,即不愿意监督管理者。原因是,监督是一个公共物品。如果某一个股东的监督导致公司业绩改善,那么所有的股东都 将受益。在监督是有成本的情况下,每一个股东都有搭便车(free rider)的愿望,即希望别的股东而不是自己来行使监督权。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所有的股东都这样想,结果监督将无法出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的第二特征。如何在一个大型的

8、公司里平衡股东、经理人、债权人和员工各个企业要素的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呢?唯一的途径就是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规则。 第一章 导 论实际上,公司治理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但是,人们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的背景(原因)、公司治理机构要实现的目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框架,股东、董事和管理人员之间如何分配经营管理权,如何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以及社会责任在规范公司行为中的意义等方面,都具有很多共同点。公司治理1.2 公司治理的定义第一章 导 论1.2.1 国外对公司治理的定义公司治理的英文为“Corporate Governance”,其直译为法人规制或法人治

9、理结构。西方学者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主要是围绕着控制和监督经理人行为以保护股东利益、保护包括股东在内的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两个主题展开的 。第一章 导 论1.2.1 国外对公司治理的定义围绕着控制和监督经理人行为、保护股东利益这一主题,西方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内涵有三种理解:(1)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关系论。马克J洛(1999)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2)控制经营管理者论。斯利佛和魏斯尼(1997)认为,公司治理是公司资金提供者确保获得投资回报的手段。如资金所有者如何使管理者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回报返还给自己?他们怎样确定管理者没有侵吞他们所提供的资本或将其投

10、资在不好的项目上,他们怎样控制管理者,等等。(3)对经营者激励论。梅耶(1994)把公司治理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组织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 第一章 导 论由于公司治理涵盖了企业制度、公司管理和政府管制等研究领域,跨越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对此问题研究的领域也比较多,对公司治理得出的概念也比较多。加之,公司治理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历史产物,它是随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演进的。目前,主要从具有比较广泛研究和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三大学科定义。1管理学对公司治理的定义李维安(2000)认为:“狭义的公司

11、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11.2.2 国内对公司治理的定义第一章 导 论2经济学对公司治理的定义吴敬琏(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斯坦福大学钱颖一教授在他的论文中国

12、的公司治理结构 改革和融资改革中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聪明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应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 机制”。第一章 导 论林毅夫(1997)是在论述市场环境的重要性时论及这一问题的。他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并随后引用了米勒(1995)的定义作为佐证,他还指出,人们通常所关注或定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张维迎(19

13、99)的观点是,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与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并认为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第一章 导 论3法学对公司治理的定义崔勤之认为:“公司治理就是公司组织机构的现代化、法治化问题。从法学角度讲,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性地运营,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公司治理结

14、构是一个法律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内部机构分权制衡机制以及法律规定的公司外部环境影响制衡两部分。公司的存在是离不开外界环境的”。第一章 导 论结论:公司治理是针对公司制企业的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它是在监督与制衡思想指导下,处理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是围绕公司所形成的各利益方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机制实施的共同治理。 第一章 导 论公司治理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企业制度、公司管理和政府管制等众多研究领域,跨越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本书主要从公司内部和外部制度或机制两个角度阐述公司治理所研究的范

15、围。1.3 公司治理的研究范围第一章 导 论1.3.1 公司外部制度或机制的角度公司治理主要研究公司外部制度及机制的相关问题。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是指,由证券市场、经理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股东诉讼、机构投资者、银行、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构成的外部监控机制。比如公司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的意义,银行在公司治理中起到的作用等。第一章 导 论1.3.2 公司内部制度或机制的角度根据对公司治理的定义可以得出公司治理是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董事会、股东与经理层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内

16、部制度或机制是指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构成的内部权力机构的权力分配及其相互制衡机制。这也是从微观层面来考虑和研究公司治理的。除了从上述公司内部和外部制度或机制两个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外,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受到传统文化和政治法律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之下有着不同的模式。所有的公司治理制度或机制最终还是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传统、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适应当地环境,一味的模仿和照搬都不可能起到真正的效果。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才说公司治理学是一门探索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科学。第一章 导 论1.4 公司治理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 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n 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投资者信赖度;n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要求;n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