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教学活动培训(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9565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7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活动教学活动培训(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域活动教学活动培训(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域活动教学活动培训(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域活动教学活动培训(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域活动教学活动培训(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活动教学活动培训(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活动教学活动培训(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活动培训(一 )1、区域活动创设 2、体育器械制作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概念界定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 ,一般是指以主 题(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 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背景,以区域 (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 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划分为 不同区域)为活动形式,教师依据主题 目标,有目的地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区 域活动,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 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 主学习的活动。存在的问题: 1、区域活动目标难以与主题教育目标整合。由于教师们 对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认识模糊, 因此,不能将主题目标较为准确地分解落实到集体教育活动 目

2、标和区域活动目标中。绝大多数区域活动的目标偏离主题 教育目标,与主题教育目标缺乏内在的联系;有一小部分区 域活动目标虽能围绕主题教育目标进行,但目标只定位在集 体教育活动之后的巩固性练习上。主题教育目标还是通过单 一的集体教育活动模式来完成,不能充分发挥区域活动自主 化、个性化方面的独特作用。2、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分离。幼儿园使用的 教材都中,找不到主题目标下具体实施的区域活动目标及具 体内容,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区域活动内容与集体教育 活动内容、区域与区域之间内容相互割裂的状况,幼儿不能 获得与主题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的经验。同时区域也不能随着 主题的进展而随之得到推进。 解决对策

3、(一)根据区域活动整体性、层进性等原则 ,将主题目标逐层分解1、依据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不同的 教育功能,将主题教育目标分解为集体教育 活动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一般来说,集体 教育目标侧重于对幼儿进行人类优秀文化传 统的教育;社会的观念、行为规范、约定俗 成的规则等的传授;某些技能的传授,如工 具、物品的使用方法的讲解和指导等。区域 活动目标侧重于让幼儿自身在与物体、与材 料相互作用中,去观察、去体验、去探索、 去发现、去认识、去进行自我建构。 以大班主题“我爱祖国”为例 : 主题目标: 初步获得有关祖国地域风貌、民 族风情、人文、物产等方面的认知 ,感受祖国的美好与伟大。 产生“做一个中国

4、人”地自豪感, 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分解后的集体活动目标为 : 感受祖国的美好与伟大,萌发热爱祖国之情。语言 能用动作、音乐、语言等方式大胆表现自己 对祖国民族风情、人文等方面的认知。音乐 初步获得有关祖国民族风情、地域风貌、物 产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科学(四大发明或 民族服饰)分解后的区域活动的目标为 : 角色区侧重于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制定的发展目标为: 初步了解中国的一些著名旅游胜地,感受祖国的壮丽 河山。增强导游、游客的角色知识,能与同伴合作开 展游戏; 美工区侧重于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及动手操 作能力,制定的发展目标为:喜欢绘画活动。能运用 对称、夸张等绘画方法表现画面物体,

5、感受造型美、色 彩美,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习用画、剪、刺绣 多种方法表现物体,发展动手能力,感受民族文化。萌 发表现创造的欲望和提高审美情趣; 益智区侧重于思维训练,发展智力,制定的发展目标为 :学习拼中国地图,感受中国地域的辽阔,萌发对祖 国的自豪之感。学习拼地图的基本方法。发展幼儿 观察、分类及概括能力。(二)区域活动内容与集体教 育活动内容的有机整合 1、主题内容的预习。即在集体教学活动前,让幼儿先 到区域活动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一是让幼儿 积累直接经验,二是使教师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兴 趣、需求和问题,以便生成集体教育内容。这类内容常见于探索区、数学区,如认识5的组成分解前,

6、先 在数学区投放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初步感知5的4种分解方法,培养幼儿探究的 兴趣和欲望。然后,教师根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 的共性问题,生成集体教学内容,意在通过教师的提 升,发现规律。如:当教师针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重复记录,不能概括出5的4种分解方法;无序记 录等问题,及时生成了集体教学内容。在集体教学活 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范例、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幼 儿发现了递增递减和互换规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思 维的发展。 2、主题内容的巩固和拓展。即指区域活 动的内容是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延伸。通过 区域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将集 体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得以弥补和迁

7、移。 这类活动常见于语言区和运动区,以大班主 题我爱祖国为例,月亮船故事讲述 后,为促使幼儿有感情地学讲故事,因此教 师在语言区投放了月亮船故事磁带、图 片、头饰等,让幼儿轻松愉快地表演故事。 与此同时,还可投放一些祖国之最小图片, 让幼儿在图片的帮助下,学习仿编故事情节 。 3、主题内容的下放。即将主题内容直 接通过区域活动形式开展,目的是培养 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便于教师在区域活 动中进行个别指导。这类内容较常见于 美工区、生活区、数学区。如学习剪灯 笼、学习刺绣花朵、房屋、2、金鱼、恐 龙等。 在组织实施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时,还有 些区域容易表现主题内容,如美工角、益智 区、建构区等。而有些区域自身系统性较强 ,很难表现主题内容,如数学角、生活角等 。为此,我们将前者称之为主题性区域,关 注其区域与主题间的联系,区域活动内容要 求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及时更换。后者称之为 常设性区域,关注其区域中的系统性,区域 活动内容要求随着孩子的活动情况而逐步调 整。在具体实施时,主题性区域与常设性区 域交叉而行,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施时,还 得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