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案例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39559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案例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案例:南京 冠生园月饼事件u事件概况u案例评论u违反了哪些条例u典型违法案例u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为何多发小组成员:熊兴阳 金超 张晨 杨骏 沈宏斌 陈志豪事件概况2001年9月3日,央视新闻30分披露南京冠生园用“ 旧馅”做月饼。4日,卫生部紧急通知严查月饼市场, 事件殃及各地“冠生园”。9月5日,南京冠生园老板接 受采访时说“用旧馅”是普遍现象,此语一出全国月饼 市场跌入冰点。有调查显示,50的消费者表示对月 饼质量不放心。6日,上海冠生园发表声明:称与南 京冠生园无任何关系,自己产品一贯合格。百家月饼 厂商在成都承诺质量,月饼厂家在全国掀起“月饼保卫 战”。从9月8日起,媒体上由揭露用“

2、旧馅”的报道转为 提醒消费者注意选购品牌。月饼厂家集体挽救市场:“ 县长站柜台”、“开膛卖月饼”、“参观生产线”、“重奖举 报者”等报道纷纷见诸报端。v9月17日,南京冠生园发表公开信,矛头直指 中央电视台及相关记者,称有关“旧馅”事件的 报道属虚假信息,南京冠生园产品质量完全达 标。19日,央视有关记者回应南京冠生园的公 开信,指出记者与南京冠生园并无私仇,其对 南京冠生园的报道是客观公正的。此举再次引 起媒体和消费者对“旧馅事件”的关注。9月20 日,上海冠生园提出要告南京冠生园。数据显 示,2001年全国月饼销量下降20%。2002年3 月,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申正式向南京市 中级人民

3、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负债1600多万 。事发半年后,具有80多年历史的南京冠生园 品牌就此毁于一旦。v2005年5月,南京冠生园重新开始试营业,已 在7月重新正式营业,并将重建危机信用体系 。案例点评厂家造孽,商家遭殃,百姓倒霉,厂家造孽,商家遭殃,百姓倒霉,( (媒体观点媒体观点) )造成的恶果、不仅在于企业的产品滞销等,更 重要的是消费者对该品牌失去信心。厂家反反 复复的态度和推卸责任的处理方式,使得危机 逐渐恶化。同时,厂家与记者的对立,更将自 己处于了不利的位置,加大了矛盾,扩大了危 机。另外,企业又没有努力取得技术监督部门 、卫生部门的支持,因此最终走上了破产的道 路。 违反了哪些条例

4、?v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 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 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 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v(一)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 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v(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v(三)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v(四)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v(五)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v(六)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 防、治疗功能;v(七)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 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5、。v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 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 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 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v(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 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v(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 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v(三)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

6、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 辅食品;v(四)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 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v(五)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 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v(六)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 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v(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v(八)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v(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 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v(十)食品生产

7、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1、2010年7月,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 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2、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 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200至至300300万万 吨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3、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

8、告“王老吉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 ,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 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 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4、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鹿“ “三聚氰胺奶粉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自08年7月始,全 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 11日,卫生 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 5、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 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含砒霜 ”。不过耐人寻

9、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 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典型违法案例6、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红心咸鸭蛋” ”在北京 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 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 北产“红心”咸鸭蛋。 7、2005年8月16日,“维维维维” ”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酵母菌数超 标标2424倍。倍。 8、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雀巢金牌成长3+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

10、超标。这 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9、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 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13名婴儿死亡名婴儿死亡,近 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10、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 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 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 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11、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 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名学生集体中毒 。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其中3 3名学生患名学生患 上白血病。上白血病。食品安全事故为何多发?小组讨论观点第一、监管部门责任不清(工商、质检、公安、卫生) 第二、政府监管不力(监管重点落点不对;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第三、众多小的食品企业,难得监管,尤其是小的作坊 第四、违规处罚不严厉 (违法成本太低) 第五、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完善 第五、食品行业进入条件和生产技术门槛偏低 第六、部分生产经营者素质低与自律性差 第七、媒体大肆渲染,部分报道失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