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3868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 永嘉二中 邵剑胜t时,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 反应:3A(g)+B(g) xC(g),2min时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 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0.4mol/L, 请填写下列空白: 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x= ; 0.2mol/L. min4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 入少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 都不反应)后,正逆反应速率怎么变 化?(如果容积可变呢?)化学平衡(填 字母) ; 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

2、 不变,如果容积 可变,则速率都 变少!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 再充入a molC,在t时达到新 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 n(B)= mol;0.80.2a平衡移动原 理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 进行,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 的量的分数与原平衡相等,则起始加 入的三种物质的量n(A)、n(B)、n(C) 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n(A):n(B)=3:1 _ n(C)0 。等效平衡知识提纲:知识提纲:浓度浓度 压强压强 温度温度 催化剂催化剂 其它其它 浓度浓度 压强压强 温度温度适宜条件选择适宜条件选择 合成氨工艺流程合成氨工艺流程一、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 1 1、化学

3、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 2 2、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 二、化学平衡二、化学平衡1 1、定义、定义2 2、影响平衡的条件、影响平衡的条件 3 3、等效平衡、等效平衡三、合成氨简介三、合成氨简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反 应应应应 条条 件件影影 响响 原原 因因 结结结结 论论论论增大反增大反应应应应物物浓浓浓浓度度增加气体增加气体压压压压强强升高升高温度温度合适合适催化催化剂剂剂剂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 ( (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 活化分子数相应增加

4、活化分子数相应增加反应物分子能量增反应物分子能量增 加,活化分子百分加,活化分子百分 数增加数增加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使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加增加单位体积单位体积 内活化分内活化分 子数增加子数增加 有效碰撞有效碰撞 次数增多次数增多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 加快加快。4 4、如下图所示,相同体积的、如下图所示,相同体积的a a、b b、c c三密闭容器三密闭容器 ,其中,其中c c容器有一活塞,容器有一活塞,a a、b b两容器为定容容器两容器为定容容器 ,起始向三容器中都加入相同量的,起始向三容器中都加入相同量的SOSO2 2和和O O2 2使三使三 容器压强

5、相等,一定条件下发生容器压强相等,一定条件下发生2 2SOSO2 2+ +O O2 2=2=2SOSO3 3的反应。问:的反应。问: 如起始在如起始在a a、c c两容器中通入同量的两容器中通入同量的N N2 2, 则此时三容器起始压强为则此时三容器起始压强为P Pa a _P Pb b _P Pc c; 起始起始a a、c c两容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两容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 为为V Va a _V Vc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一段时间后a a、c c中速率大小关系中速率大小关系 为为V Va a _V Vc c ;= = = = 起始反应速率关系为起始反应速率关系为V Va a _V Vb

6、 b _V Vc c三、化学平衡状态三、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 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 衡状态。衡状态。概念的理解:概念的理解:前提前提 是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是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实质实质 是是正正= =逆逆 0 0标志标志 : : 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拓展拓展: :未平衡时会变的量现在不变未平衡时会变的量现在不变. .下列各量能否判断可逆反应 mA(g)+nB(gm

7、A(g)+nB(g) ) pC(g)+qD(gpC(g)+qD(g) )处于 平衡状态?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 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mmolA的同时生成了的同时生成了mmolAmmolA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nmolB的同时消耗了的同时消耗了pmolCpmolC 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BnmolB的同时消

8、耗了的同时消耗了qmolDqmolD) ) (A) (A) (B) (B) (C) (C) (D) =m (D) =m n n p p q q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M)密度密度 ()()2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 A2(2(气气)+)+B B2(2(气气) 2) 2ABAB( (气气) )达到达到 平衡的标志是平衡的标志是 (A) A2(A) A2、B2B2、ABAB的浓度不再变化的浓度不再变化 (B) (B)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容器中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C) (C) 单位时间内生成单位时间内生成n n m

9、olmol的的A A2 2同同 时生成时生成2 2n n molmol的的ABAB (D) (D) A A2 2、B B2 2、ABAB的浓度之比为的浓度之比为 1:1:21:1: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 C(s)+H2O(g) CO(g)+H2(g)。 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可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选 填序号)。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生成n mol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Cv正(CO)v逆(H2O)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HO键 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反应开始建立,达到平衡后,给平衡体系 加

10、压(缩小容积、其它条件不变。下同),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面将 (填写不变、变小、变大)。 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逆两反应同时建立即起始时同时投放 C(s)、H2O(g)、CO(g)、H2(g),达到平衡后,试讨论: 容积内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取值范围是: 。 若给平衡体系加压,请参照起始投放的气体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设定为1),分别给出的变化(请填写条件和结论): ; ; _ 。CD变大212则M变大判断平衡移动的方法勒夏特列原理: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 件件( (浓度、压强、温度浓度、压强、温度) ),平衡就向能够,平衡就向能够 减弱这种改

11、变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移动。克拉伯珑方程:PV=nRT2 2、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 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述正确的是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产量生成物的产量 一定增加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反应物反应物 浓度一定降低浓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 率率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A (B) (B) (C) (C) (D) (D) B B1 1

1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A) 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 (B) (B)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 (C) 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NHNH3 3的利用率的利用率 (D) (D) 在在FeSOFeSO4 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D D3 3、反应、反应 X(g) +Y(g) 2Z(g) (X(g) +Y(g) 2Z(g) (正反应放热正反应放热) ),从正,从正 反应开始经反应开始经t t1 1时间达到平衡状态,在时间达到平衡状态,在t t2 2末由于条件末由于条件 变化,平衡受到破坏,在变化,平衡受到破坏,在t t3 3时达到新的平衡,下图时达到新的平衡,下图 表示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