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方剂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37237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药、方剂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常用中药、方剂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常用中药、方剂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常用中药、方剂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常用中药、方剂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方剂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方剂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中药、方剂及给药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三科 刘国用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理论指导下采集、炮制、制剂、说明 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中药。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植物 药、动物药、矿物药) 中药的功效取决于中药材的药性、药物的 形质和入药部位等。中药的自然属性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 形质(形体部位、生长趋势、颜色、质地 )四气(四性):寒、热、温、凉 疾病有寒证和热证之分: 治疗热证的药物属于寒凉药;治疗寒 证的药物属于温热药。 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 ,常用于阳证、热证;寒温药多具有回阳 、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 。五味:酸、苦、甘、辛、咸、(淡 )

2、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有降泄和燥湿的作用 甘能补能缓,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 辛能行能散,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泄下的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升降沉浮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疾病由于 病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各有区别,有 向上的,如呕吐、呃逆、喘促;有向下的 ,如泄痢、脱肛、崩漏、带下;有向外的 ,如阳起浮越;有向内的,如表邪不解、 热入心包、疹毒内攻等。与之相适应的药 物,就有升、降、沉、浮的功能。升降沉浮 升浮药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 散寒等作用。 沉浮药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 收敛、清热等作用。归经药物作用的

3、定位概念 药物在机体内所起的作用,有一定的适应 范围,每种药进入机体对某脏腑或部位的 病变起作用是有其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 叫“归经”。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 而提高临床疗效。中药的自然属性 花叶类药物走上焦入心肺两经,取象很简 单,花叶轻浮在植株上端,心肺也在五脏 上端,二者象相似,故多相同。 反之,根茎类的药物多走中下两焦,入脾 甚至肝肾脏器,取质重沉降之象,与相关 脏器在身体下部相近。花类中药 花的一部分红花,西红花,玉米须,莲 须,松花粉,浦黄 性状鉴定 常呈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和粉末状 ,鉴别时以花朵入药者要注意观察花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目及其着生的位 置

4、(如槐花),形状,颜色,被毛,气味 等。叶类中药 完整叶:叶片、托叶、叶柄 鲜叶苦竹叶、苏叶 干叶单叶大青叶、蓼大青叶、枇杷叶 、罗布麻叶、枸骨叶、艾叶 复叶小叶片番泄叶 全叶荆叶 带茎枝叶侧柏叶 带柄叶荷叶蒂、棕板植物的叶、花入药,作用趋势向外向上 植物的叶、花一般生长在植物体的上部或 顶部,有伸展向上的生长趋势,其入药, 功效多有上行、向外、透发之意,故可升 发、疏散外邪。茎木类中药 茎藤:川木通、关木通、海风藤、大血藤 、鸡血藤 茎枝:桂枝、桑枝 带钩的茎枝:钩藤 茎刺:皂角刺 茎髓:通草、灯心草 木类中药:指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 分,通称木材。如:桂木皮类中药 形状 表面外表面,多

5、为灰黑色、灰褐色或棕 黄色 内表面,颜色各不相同,如肉桂红棕色、 杜仲紫褐色,黄柏黄色,苦柬黄白色。 气味气味是鉴定皮类药材的重要依据。皮类药材 作为皮类中药材80%都有利水消肿,治疗 皮肤水肿、皮肤湿疹、疥癣的作用,有很 多皮类的药材都是以治疗皮肤病为主。果实种子类中药 果实类 种子类 胚 加工品 发了芽的种子 从中走下、温中行气:砂仁、草果、草寇 走里利尿:车钱子、冬葵子、地肤子 降气化痰:苏子、菜箙子、白芥子 杀虫消积:槟榔、榧子、使君子 润肠通便:瓜蒌子、桃仁、杏仁、火麻仁 、郁李仁、柏子仁果实种子类中药 整个果皮:大腹皮 部分果皮:枳壳、陈皮、橘红、青皮 果核:桔核 果蒂:瓜甜蒂 宿

6、萼:柿蒂 维管束:橘络、瓜丝络 发芽的果实:稻芽种子、果实类中药有向下向内的作用 本草从新指出,“凡轻虚者浮而升,重 实者沉而降”。植物种子、果实类的药物就 有内实质重的特点,成熟后落地入土,因 此在治疗上有向内、向下的作用趋势,对 人体的中下焦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泻下逐水:千金子、巴豆、牵牛子 补益肝肾:山萸肉、枸杞子、覆盆子 理气化滞:佛手、香橼、枳实、枳壳 从上达下泻三焦之火:栀子矿物药材 自然铜 朱砂 石膏 伏龙肝全草类中药 全植物体:细辛、金钱草、紫花地丁、车 前草、蒲公英 地上部分:鱼腥草、淫羊藿、广金钱草、 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穿心莲、 茵陈 带叶茎枝:麻黄、石懈动物

7、的某一部分 角类 鳞甲类 骨类 贝壳类 脏器类 全体类 除去内脏的物体其他产物 生理产物 分泌物 排泄物 其他生理产物:桑螵蟏、蝉蜕、蜂蜜 病理产物 珍珠、牛黄、马宝、猴枣、狗宝 加工品:阿胶、鹿角霜、鹿角胶 龟甲胶、血余炭中药材储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 变质现象物理变化 挥发、溶解、冻结、 潮解、风化 化学变化 变色、走油、自然 生物变化 虫蛀、生霉、鼠咬、孵化、发芽中药材的气味 极苦 甜 酸 特殊香气中药材的特征性成分 含鞣质及多元酚类 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类 含有机酸类 含糖类成分的药材 含挥发油类中药处方中先煎之品种 生石决明、生石膏、生磁石、生紫石英 制草乌、制川乌、珍珠母、龟甲、

8、鳖甲 鹿角霜、生牡蛎、生蛤壳、生瓦楞子、生 牛角丝 紫贝齿、生龙骨、生龙齿、生寒水石、水 附片中药处方中后下品种 薄荷、广藿香、鲜藿香 佩兰、鲜佩兰、砂仁、豆蔻 苦杏仁、香薷、鈎藤、鱼腥草 徐长卿、生大黄、番泄叶中药处方中包煎品种 旋覆花、车前子、葶苈子 六一散、青黛、马勃、蚕砂 生蒲黄、滑石粉、蛤粉、海金砂中药处方烊化品种 阿胶、鹿角胶、鹿角膏 龟板胶、鳖甲胶、鸡血藤胶 饴糖、蜂蜜、龟鹿二仙胶中药处方中另煎品种 人参 西洋参 鹿茸片 羚羊角片 西红花中药处方中冲服品种 牛黄(含人工牛黄) 朱砂粉、熊胆粉 三七粉、珍珠粉 羚羊角粉、沉香粉 琥珀粉、水牛角浓缩粉毒性中药的给药 凭处方供应调配 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 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药店供应 和调配毒性药品,凭盖有医生所在的医疗 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有毒和有小毒中药 品种,其用法用量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使用,特 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医师应当再次 签名。麻醉药品的管理 专人负责 专柜加锁 专用帐册 专用处方 专册登记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