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意境0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723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8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意境0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意境0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意境0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意境0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意境0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意境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意境0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 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它包 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 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意境型 答题模式引述词语描绘诗中展 现的图景+概括意境特点 +分析情感(关联主题)分析意境型 引述词语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应抓住诗中的 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 如孤寂冷清

2、、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 么而“感伤”。答题步骤具体阐释 概括意境特点的常用词语:迷离渺远、清幽明净、雄浑壮阔、 孤寂冷(凄)清、凄苦悲凉、恬静 优美、闲适安谧、苍凉悲壮、闲适 恬淡、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 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 幽远。答 题 示 例1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 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 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

3、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 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 光普照,四野青绿,江 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 的馨香,泥融土湿,燕 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 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 景图(步骤二)。表现了 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 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1安徽卷)琅琊溪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 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 简易木桥。 问题: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整首

4、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 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 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 情怀。例2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诗分别描写了宜阳城外 春草茂盛、山间小溪静静流淌、路 边芳树花自飘零、林间鸟鸣声声四 幅画面,景色宜人。本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 含情,情景交融, “自”和 “空”二 字让人感受到荒芜、冷清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伤春、凄凉之情。要点要点1 1:概要地交待所写之概要地交待所写之景景 、

5、营造意境之象。、营造意境之象。要点要点2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 境特点境特点。要点3:描述所蕴含的感情。解答要点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陕西卷)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 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 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 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 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 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 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 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 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 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