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_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34227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_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15课_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15课_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15课_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15课_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_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_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 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 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 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 矿工人家的场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 ,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

2、业革命的大门,那么 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 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上述材料节选自大国崛起(1)材料一中“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什么?(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呈现 出什么状态?这种状态是什么改革带来的?根据自己的理解,谈 谈三者之间的关系。试想:当三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时, 那社会将是一番什么景象?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1929年年1010月月2424日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美国纽约证券交易 所股市的崩溃。史称所股市的崩溃。史称“ “ 黑色星期四黑色星期四”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竖立在汽 车上的牌子 写道: “10

3、0美元 可买下这辆 轿车。在股 市上丧失了 一切,急需 现钞。”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金我懂三种行业 能说三语言 打过三年仗 有三个孩子 失业三个月 我只要一份工作英国街头的求职者英国街头的求职者LOGO股票疯狂投机,金融市场混乱; 生产相对过剩,消费能力不足; 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胡佛屋胡佛屋民谣 梅隆拉起汽笛, 胡佛敲起警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排队领取救济食品排队领取救济食品经济危机为什么爆发?(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难以调和;(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剧了供给与需求 的矛盾;(3)广

4、大人民(劳动者)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下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供需 矛盾得不到缓解股票投机活动猖獗100万股 $ 1000万$ 10$ 50$ 5000万股票投机100万股 $ 1000万$ 10$ 1$100万股价暴迭$ 1000万等待救济的儿童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 、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 坏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 工业下降1/3 、贸易 减少2/3、失业3000万19291933各国为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 嫁危机方式。打关税战、壁垒战,实行货 币贬值;甚至在政治上采取极权方式美国来势猛阅读下列史料,谈一谈这场经济危机 产生了什么影响?想一 想材料一 19291

5、932年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55.5%52.2%32.0%36.1%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 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 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 ,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 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 趋恶化。方法繁荣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国际关系: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国际 关系恶化社会政治: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社会政治: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 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阅读下列材料加以

6、分析美国在建国后的100多年中,一直奉行由英国传承 而来的私有经济和自由竞争,也就是市场经济这支“ 看不见的手”左右经济运行,任由企业自由发展,优 胜劣汰。而政府并不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直到经 济危机的爆发,当时的胡佛政府仍然坚信:坚持了 100多年的自由市场,既然能带来空前的繁荣,那么 ,它也会在自我调节中,克服这场危机。然而,胡佛 政府的期望落空了,大萧条还在一天天延续,国家徘 徊在动荡的边缘节选自大国崛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实施的 背景是什么呢?胡佛总统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 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国家一直徘 徊在动荡的边缘。有。 1933年,罗斯福以“新 政”为口号当选总

7、统。罗斯福就职演说罗斯福罗斯福(1882194518821945 ) 美国第美国第3232届总统,任届总统,任 期期1212年零年零3939天(天(19331933 19451945),他是美国历史上),他是美国历史上 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 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 来 ,把希望重新寄托在 那 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 层 的人们的身上。我为 你 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 示 决心,要为美国人民 举 办新政。炉边谈话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教 材情况归纳新政内容措 施内 容1.整顿财 政金融 2.调整工 业生产 (重点、 中心)3.调节农 业生产4.实行社 会救济和 以工代赈恢复

8、银行正常信贷,重建对银行的信心-解 决资金问题。 通过工业复兴法等法,以防止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复兴工业。规定最低工资和 最高工时的标准,解决劳工问题,保持社会尤 其是城市的稳定。 (3)凡接受工的企业在 产品上标蓝鹰标记,以示守法和致力复兴。 -解决工业生产过剩问题,保持工业正常生产 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 以控制价格。-解决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保持农业的正常生产,保持乡村的稳定。(1)通过社会保障法,帮助某些人度过难 关。-解决弱势群体问题;(2)举办公共工 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建设中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 的农田,使整个流域 居民的

9、平均收入提高 了9倍。建成后的水坝建成后的水坝建设金门大桥是公共工程中的一项,于1933年1月5日正 式开工兴建,它横跨金门海峡,桥宽27.4米,桥身全长 1981.2米。大桥工程历时4年竣工,当时造价3550万美元LOGO英国经济学家。1936 年发表就业、利息与货 币通论一书,反对资本 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放 任自由政策,主张国家干 预经济,是对传统资本主 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凯恩斯四、凯恩斯主义背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自由放任的政策无法摆脱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基本思想: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影 响:取代了传统自由放任经济理论,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取代了传统自由放任经济理

10、论,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 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局限:阅读材料加以总结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革命的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 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放弃自由放 任的管理模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 指导,合理调整供需关系,缓和经济危机,促 进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请同学们对划线部分进行分析,得出你的结论(突出 体现“新”在何处?有“新”,那么“旧”是什么?新、旧只 有在一个前提下才可比,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

11、)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调整,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调整,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减轻对经济的破坏 ,促进生产力恢复2、缓和社会矛盾、遏制 法西斯势力、巩固统治3、开创国家干预 经济发展的模式深远的1.(2000)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代替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2.(200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 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C法

12、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DB3、1929年的经济危机在美国首先发生,很 快波及全世界,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的作用4、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 主要原因 A、没有满足工人阶级的要求 B、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C、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没有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AB5、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 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是指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党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化改造 6、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从

13、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为美国争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CB材料一: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 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经济衰弱的情况。罗斯福新政,合理调整了供求关系,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民主 政治得以稳固。不能,因为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2.面对这种情况,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3.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 能否实现?为什么?亚当斯密与凯恩斯在理论上所作的贡 献是什么?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用市场 经济中的供需关系,自我调节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进入20世纪上半期,私人垄断对社会产 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凯恩斯的“看得见 的手”,是对政府职能的调整,由“守夜人 ”小政府转变为直接的干预经济的大政府 。于是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了这样的发展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