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制度》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3227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0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制度》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制度》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制度》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制度》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制度》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制度》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制度》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金江军 潘懋 编著1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第3章 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n本章重点:政府应该如何利用电子政务手段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如何利用电 子政务手段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如何利用电子政务手段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如何利用电子政务手段强化城市管理职能?n关键词:金宏工程、金财工程、金税工程、金信工程、金盾工程、金保工程 、城市管理 2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经济管理一、信息时代的宏观经济管理 信息化有利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管理与决策 的协调性;有

2、利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宏观经 济信息,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金宏工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 资委、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承担。“金宏工程” 的总体目标: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宏观经济 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业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决策水 平,促进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与互动。“金宏工程”建设北京经验、浙江经验、杭州经验3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经济管理二、信息时代的财政管理 “金财工程”以大型信息网络为支撑,以细化的部门预算为基础,以所 有财政

3、收支全部进入国库单一帐户为基本模式,以预算指标、用款计 划和采购定单为预算执行的主要控制机制,以出纳环节高度集中并实 现国库现金的有效调度为特征,详细记录每个用款单位每一笔财政资 金收支的来龙去脉 。 “金财工程”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包括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国 债管理等核心财政业务的管理系统和宏观经济预测系统,即财政业务 应用系统;二是覆盖全国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信 息网络系统。 “金财工程”建设适应我国财政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与高效运行的要求, 有利于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增加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透明度;有利 于更好地保证和促进整个财政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提高国家 财政经济

4、景气预测分析的水平;有利于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国库 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政府财政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增大财政管理的 透明度,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4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经济管理三、信息时代的税务管理 金税工程由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全面实施的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税务 部门建立的发票认证系统、计算机稽核子系统和发票协查子系统4个 子系统组成。 由于金税工程建设加强了对各税种的管理,强化了税源控管,保证了 税收收入较快增长。近来年,我国的税收干部在基本上没有增长的前 提下,实现了纳税人数量和业务量的大幅度增长。 目前,我国税务信息化整体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信息化

5、应用已经覆 盖到国税、地税的各个层级,以及广大的纳税人。各个应用系统逐步 走向成熟,已经基本涵盖税务系统的业务和行政领域,依托信息技术 运转业务的局面已经形成。 5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经济管理四、信息时代的工商管理 信息化是完善市场管理制度、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提高市场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监管与发展统一、监管与服 务统一、监管与维权统一、监管与执法统一的重要技术保障。 “十五”期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施了“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应用建 设为核心,以数据库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战略,信息化应用水 平显著提高,为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提供

6、了有力保障。 市场主体准入、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商标注册管理、广告监管、案件 管理、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政务信息等各项业务应用系统已在各级 工商局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子:工商行政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山东、上海的工商行政管理 信息化 。 6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社会管理一、信息时代的流动人口管理 人口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 地、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 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和信息共享。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系统(深圳、广州) 城市人

7、口地理信息系统(大连、宁波) 7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社会管理二、信息时代的公共安全管理 为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安 机关的工作效率和侦察破案水平,适应新形式下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 ,“金盾工程”于2001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立项 。 金盾工程的总体目标:实现以全国犯罪信息中心为核心,以各项公安 业务应用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 的信息支持。 “金盾工程”建成了基本满足当前急需的科学、规范、实用的公安信息 化框架体系,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应用种类 比较齐全,部分公安业务工

8、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化工作流程”的 目标要求,初步呈现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整体公安 信息化应用格局。 信息化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理、队伍建设、服务群众等各 个公安工作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社会管理三、信息时代的社会保障管理 “金保工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部、省、市三级网络为依 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决策支持 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金保工程的总体目标: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 台上,构建中央、省、市三级劳动保障系统

9、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统一、高效、简便、实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覆盖劳动保障 领域主要业务,实现本地业务和服务的规范化、异地业务和服务的现 代化、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科学化。 金保工程的总体框架可以归纳为“两大系统、三层架构、四大功能”。 两大系统: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 三层架构:市级数据管理中心,省级数据(监测)中心和中央数据( 监测)中心 四大功能: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鉴管、决策支持 9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一、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城市规划信息进行获取、 处理、存贮、管理、

10、分析及辅助决策支持的系统。 按照统一的信息分类标准和空间参考系统,对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所 参照和产生的文本、图形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采用分辨率为1米的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清晰分辨地面城市规划布局的 变化,与规划红线配合,可以很清晰地对违法建筑进行监控。 10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二、信息时代的城市土地管理 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系统采用窗口式办公体系,即所有外部来文都通过 窗口收件,然后按不同业务流程通过网络传输到相应的科室,各科室 按子系统的流程办完件后,传到信息中心进行图形和表格的输出,最 后把办件结果通过窗口发给用户。 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由地籍信息

11、管理子系统、土地详查管理子系统 、局长办公管理子系统、建设用地子系统、监察管理子系统、土地规 划子系统、窗口办文综合查询子系统、综合维护子系统8个子系统组 成。 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系统在查清城市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 利用情况并做出科学的评价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遥感技术既可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新的地面现势性数据,又可长期获取 稳定的地表覆盖数据流,为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更新提供了一条新途 径。 11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三、信息时代的城市环境管理 2007年,国家环保部启动了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 涉及31个计划单列市与省会城市

12、、77个环保重点城市、218个其他地级 市。 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监控中心、数 据传输网络、现场端和基础条件建设。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服务管理相对人,市级环保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 电子申报和网上审批系统。 为了及时处置环境突发事件,有必要建立城市环境应急处置系统,作 为城市应急响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12n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n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思考题1金宏工程、金财工程、金税工程和金信工程各包含哪些建设内容?如 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财政管理、税务管理和工商管理 ? 2金盾工程和金保工程各包含哪些建设内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人 口计生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社会保障管理? 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土地管理、城市环境管理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