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32449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你知道人类是怎么产生的吗? 2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是什么吗?你知道吗?导 入 新 课小结:劳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劳动,创造人类,创造文明,促进人的成长 与发展。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单元劳动创造 世界的第九课:人类的需要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 明和劳动促进人的发展等基本观点,认识劳动的价值 。 2、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成果,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 ,能结合相关知识,说明劳动的重要性,提高劳动能 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

2、动者的思想,掌握一些基本 的劳动技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积极 参加学校及社区组织的各类公益劳动,用自己的劳动 创造美好生活。 阅 读 思 考 阅读教材P80,思考下列问题: 劳动有何重要意义? (1)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文明。 (2)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 界。 (3)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第一需要。一、劳动创造人类 阅读教材P81,思考下列问题: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 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 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劳动 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化,使

3、人与动物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化,使人与动物 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 劳动就没有人类。劳动就没有人类。猿人最早是采集在低处的果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猿人逐渐开始采集比 较高的树上的果实。这促使他们开始直立行 走,从而使得他们的四肢得到发育。 在生产中他们逐渐学会使用工具,手和大脑得到 了进一步发育。使用工具是由猿变为人的根本标志。 在生产活动中,因为交往的需要,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百家争鸣探讨交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 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劳动

4、促成了从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促成了从 猿猿到人的转化,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到人的转化,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劳动 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二、劳动创造文明 阅读教材P82至P86,思考下列问题: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文明? 1、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 (1)劳动,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坦, 行得方便;(P82) (2)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 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 明的发展;(P83第一段) 2、劳动创造了精神财富。 (3)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P84) (4)在劳动过程中,

5、人类不断地探索和积累丰富 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 果。(P85)观 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下列问题:1、我们的父母就是劳动者,他们每天都 在从事什么样的劳动?他们的劳动成果是 什么? 2、你还见过或者是知道哪些劳动现象呢 ?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什么? 劳 动 者 劳 动 成 果农农 民工 人作 家编导编导 、演员员科 学 家教 师师粮食、蔬菜、水果等 食品、服饰、器具等 小说、散文、诗歌等 电影、电视、戏剧等 科研成果等学生的健康成长食品、服饰、器具、交通工具等 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劳动创造的物 质文明) 小说、散文、诗歌、学习等 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劳动创造精神 文明) 劳动创

6、造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衣食住行文化 科学 技术 艺术百家争鸣财富劳动让我们丰衣足食丰衣:足食:赤身裸体植物织衣,防寒保暖养蚕取丝,种棉织布追求美感、展示个性生吃捕到的猎物和其他食物用火加工食物追求味美,讲究营养搭配这个发展过程离不开劳动这个发展过程,同样离不开劳动劳动让我们住得舒坦住:山洞、丛林修房造屋茅草屋、土坯房现代住房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助劳动劳动让我们行得方便行:双腿行走 人力运输使用轮子 的木制车牲畜拉车汽车、火车、飞机、 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这个变化过程离不开劳动探 究 教材P83,探究: 查阅资料,了解某种生产技术或劳动工具是如何在 劳动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又是怎样在劳动

7、中得到改 进的。 如: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犁约出现于 商朝,早期的犁,形制简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时代出 现铁犁,开始用牛拉犁耕田。西汉出现了直辕犁,只 有犁头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区,则普遍使用“踏 犁”。至隋唐时代,犁的构造有较大改进,出现了曲 辕犁。现代则使用机械化犁田。可见: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 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明 的发展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 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 耒耜战国时期的 铁制农具曲辕犁筒车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 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说 明 了 什 么 ?劳动

8、,精神财富的源泉 很多精神文明的成果,起初大都是 在人们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和发 展的。它们以人类的劳动为主题, 记载、反映和歌颂了人类的劳动生 活。在劳动中,人们用歌声传达和 交流信息,以舞蹈庆贺丰收,用书 籍记录劳动的经验。相关链接距著名的殷墟西北二十多千米的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完整地记录着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 史。从仰韶文化(至今50006000年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龙山文化(至今约40004500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黑陶)、下七垣(yuan)文化(灭夏前商族文化),到商、春秋战国,到汉代、北朝、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 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商朝甲骨

9、明代建筑清朝雕饰思 想 家孔子孙 武孔子,整理诗、 书,编春秋 ,著论语军 事 家医学家 李时珍文学家曹雪芹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司马光编资治 通鉴用了19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 年;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通过10年的艰苦 劳动,完成了不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哥白尼 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 用了28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思考交流: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 感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精神财富的生产逐步 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体力劳动中独立出来,出现了 专门从事精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 它们在人类精神生产领域中艰苦劳动,辛勤地创造 着文

10、化、科学、技术、艺术等精神财富。三、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阅读教材P86至P88,思考下列问题: 为什么说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或如何理解 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1)通过劳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延伸了身体 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加强了在自然界中谋生和发展的 能力。 (2)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 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3)劳动与个人的成才、事业的成功紧密相关。 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 强化我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 通过劳动,我们不但能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 、坚强不屈,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 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劳动促进人的生理

11、发展 生理实验证明,在新鲜空气中劳动,能提 高人的生命力和大脑劳动能力。参加适度的 劳动能使肌肉和筋骨受到锻炼,能促进新陈 代谢、增进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的机能,能提高抗病能力,从而增加体质和 体力。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 。 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卢梭劳动促进人的心理和品德的发展 劳动不仅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观是 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劳 动,才能认识劳动的深刻意义,才能培养热 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 劳的美德;也只有劳动,才能改变懒惰的习 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 据某报社调查,高中生在

12、家的劳动时间有下列一组数据:在 家每天不收拾碗筷的占42%;吃饭时自己不盛饭的占32%;不自 己洗衣服的占41%;家有耕地不经常下地干活或不去干活的占 67%;参加劳动比较少的原因中自己不愿意劳动的和认为劳动没 用的占62%;劳动时累了就走和想方设法躲着的占35%;认为劳 动没用的占10%。 时事点击据某报社有问卷调查表明:四年级的城市儿童不知怎样 刷牙的达85%;寄信时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如何写的占64% ;六年级城市儿童在回答被刀子划破时应涂些什么药的问题 ,正确率仅为22%,而横穿马路时应怎样注意来往车辆,答 对的人也只占18%。 结果:由于不参加劳动,不会使用铁锨、扫帚、条帚、 拖布的学

13、生为数不少。有时,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他们劳动 时,谁看了谁浑身难受。更有甚者,有的拿着父母的血汗钱 不当回事,上网吧、吸烟、下馆子、在所谓男(女)朋友面 前摆阔气,拿着剩馒头、剩大米饭、剩菜显能耐,把什么都 不好吃当高贵。 在老龄化社会将要到来的时候,家庭出 现了“啃老族”。有的人形容啃老族:“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 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入 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 我思我悟在一定意义上,脱离劳动就意味着人 的精神的退化。好逸恶劳能腐蚀人的 心灵,渐渐毁灭人的理想分 享 P87,分享: 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举例说明劳动与个人生理 、心理以及道德发展的

14、关系。 如:参加卫生大扫除活动,能使学生的肌肉、筋 骨、呼吸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身体的其他器官 都得到锻炼,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也随之增强;能 净化心灵,感受到劳动价值美和创造之美;能培养 学生爱护公共财物、艰苦奋斗等优良品德;还能增 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克服 怕苦怕累、自由散漫、自私自利等毛病;学到一些 基本的劳动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等 。 资料: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对波士顿地区 456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 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 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 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 20% 左右。 谈

15、谈读了资料后的感受和自己受到的启发。我思我悟小结:劳动与个人的成才、事业的成功紧密 相关。因为:劳动增长人的才干,锻炼人的身 体,培养人的优良品质,而且锻炼人对社会的 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刚才我们了解了劳动对于人道德、能力等发展的重要作 用,其实劳动的力量是神奇的,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远远 不止这些。看看下面的资料,我们就会有所发现。资料:李泽楷,身为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二公子,被商界的 朋友称之为“小超人”。李泽楷 13岁时就离开父母前往美国 。在美国读书时,日常家务无人代劳,一切都自己动手做, 他还经常在晚上到麦当劳打工,去高尔夫球场做球童。交流:为什么出身富有的李泽楷要亲自做家务并 要打工挣生活费呢? 总结:通过李泽楷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可 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 信、自立的意识。 通过劳动,我们不但能学会艰苦奋斗、 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学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现在,一些有志之士和有长远之计之人已十分重 视的劳动,如有的大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到农村田间 地头,走村串户;深入到工厂矿区,车间班组,送 医送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