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998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的本质 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价值一、科学的本质 什么原因导致东西方解释活动的最终差 异?由外而内(理)-不变文化 由内而外(情)-变化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科学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科学的基本涵义: 1.经典作家的论述: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2.贝尔纳的解释:建制、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持续 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信仰及对 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 种种相互关系

2、小结 科学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知识 体系和知识生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 ,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其基本 属性表现为:科学的本质属性 客观真理性:从这个意义说,科学是求真的过程 可检验性 系统性 主体际性:应当被不同的认识主体所理解, 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 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科学划界的标准 对科学划界的处理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是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逻辑标准,其特征是科 学与非科学或伪科学的区分是绝对的、一元的、逻辑的。第二阶段是以库恩以及拉卡托斯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相对标 准,其特点是一元、变化而且相对。第三阶段是费耶阿本德、劳丹、法因(A.Fine)和罗蒂( R.Rorty

3、)的消解论,他们主张科学不能与其它知识领域 划分开来,也不应该划分。他们的依据是“非此即彼”的分 界观和反本质主义的科学观。第四阶段是由萨伽德(Thagard)和邦格(Bunge)提出的 多元划界标准。 萨伽德提出的多元划界标准科 学 伪 科 学A.使用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 A.使用相似性思维。 B.追求经验确证和否证。 B.忽视经验因素。 C.研究者关心与竞争有关的理论评价。C.研究者不关心竞争理论。 D.采用一致并简单的理论。 D.非简单理论许多特设性假说。 E.随时间而进步。 E.在文本和应用中停滞不前保守 。 邦格的多元划界标准A.科学划界的单元是“知识领域”。一个知识领 域是人类活动

4、的一部分,目的在于获得,传播 或利用某种知识。B.科学划界标准是“精确的”。给出某种科学定 义,任何不能满足该定义的知识领域都是非科 学。任何一个本身不是科学却自称为科学的知 识领域都可称为伪科学。关于“知识领域” E(C,S,D,G,F,B,P,K,A,M)就任何特定时间t而言: E特定的知识领域。C=确定知识的团体(共同体)。 S承认C 的地位的社会。GC的总体看法,世界观或 哲学。DE的论域即E 所谈论的事物。FE的形式背 景或从其它知识领域借来的有关D的一组前提。P问 题组合或E可能处理的一组问题。KE所积累的特殊知 识储备。AC在对E的提高上所抱的目标。M方法体 系或E中所有可用的方

5、法。 邦格划界的12条标准E 的十个组成部分都各自随着同一领域或有关领域 的研究成果发生变化,不管这种变化多么缓慢。 E中从事研究的社团C由这样一些人组成,他们受过 专门训练,彼此交往密切,并且开创和维护一种研究 传统。 承认C的地位的社会S鼓励或至少容忍C的成员进行研 究。 论域D由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真正实体(而不是自 由变动的思想)所组成。邦格划界的12条标准 世界观或哲学背景包括:(a )一种认为现实世界 是有规律的本体论。(b )一种实在论立场的(而不 是唯心主义或约定主义的)认识论。(c)一种推崇清 晰、精确、深刻、 融贯和真理的价值体系。(d)主 张自由探索真理的精神(而不是为功

6、利, 符合大家意 见或教条)。 形式背景F 是一个由最新的逻辑或数学组成的集合 (不是空集也不是由过时的形式理论构成的空洞的东 西)。 特殊背景B是由从与E有关的其它研究领域中得到的 最新的和有理由认为得到确证的数据、假说和理论组 成的集合。邦格划界的12条标准 问题组合P完全由关于D的分子性质(特别是规律 )的认识问题以及有关E的其它组成部分的认识问题 所组成。 知识储备K是一个由最新的和可检验的理论、 假 说和数据组成的集合,它们与B和以前在E中取得的 理论、假说和数据相一致。 目的A包括发现或使用D的规律,把有关D 的假说 加以系统化以及改进M中的方法。邦格划界的12条标准 方法体系M只

7、包括可考察的(可检验的、可分析的 、 可批评的)和可辩护的程序。E是一个更大的知识领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至少有另一个(相邻的)研究领域使得:(a)这两 个领域的整体看法, 形式背景、特殊背景、知识储 备,目的和方法体系具有真正重合的部分。 (b) 一个领域的论域包括在另一个领域的论域之中。On their 40th wedding anniversary and during the banquet celebrating it, Tom was asked to give his friend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benefits of a marriage

8、 of such long duration.“Tell us Tom, just what is it you have learned from all those wonderful years with your wife?“Tom responds, “Well, Ive learned that marriage is the best teacher of all. It teaches you loyalty, forbearance, meekness, self-restraint, forgiveness - and a great many other qualitie

9、s you wouldnt have needed if youd stayed single.“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事实 科学定律 科学假说 科学理论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 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一般分为两类:其一,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 用结果的表征;其二,指对观察实验所得的结果的陈 述和判断。 事件本身 测量系统 概念符号系统科学事实的特征 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陈述 科学事实应该可重复、可复核 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 ,它应该全面地反映客观对象ABC科学事实的作用 是发现新概念、新理论的起点和基础 是检验和评价假说、理论的基本标准 和主要手段科学定律 必然与统计相结合

10、 特点:历史性、相对真理性与 简明性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的定义: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 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说明和推测。 科学假说的构成:事实基础 背景理论 对本质的猜测 预言 科学性: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 基础,以一定的背景理论为根据建立 起来的。 假定性:假说中包含着对事物本质规 律的想象、猜测成分。 易变性:1.由于主体自身的因素,对同一现象 会提出不同的假说。 2.针对同一现象的假说会随着科学实 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能激发思维的创造性 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科学理论 结构:科学理论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科学推论所组成

11、的有结构的整体。 特点:客观真理性、普遍性、系统性、 逻辑性 建构理论的方法:公理化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三、科学价值 价值的概念:客体的存在和属性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 系。它又主体的内在尺度衡量。 科学价值:内在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社会价值:科学的社会功能 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荷马克思韦伯的“价值无涉” 、普特南等人的价值事实价值中立:马克思韦伯的“价值无涉” 科学:事实、客观、真理、理性 价值:目的、主观、功利、非理性价值负荷:普特南等人的价值事实 价值与事实不可分:价值是事实的价值, 事实也是有价值的事实。 科学是一种复杂的事业,要注重权衡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气质,以 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科学 价值的核心。 默顿提出的普遍主义、公有主义、利他 主义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总结:求真务实、有条理的怀疑、开拓创新Ones first step in wisdom is to question everything and ones last is to come to term with everything .思考题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如何理解科学是价值负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