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8877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9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州谢朓楼 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读准字音v谢眺()饯别()校书()酣高楼()v逸兴()称意()明朝()扁舟()读准字音v谢眺(tio)饯别(jin)校书(jio)酣高 楼(hn)v逸兴(xng)称意(chn)明朝(zho)扁 舟(pin)v v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v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v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v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v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v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v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v 解 题v 1写作时间、地点、目的:v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前后在宣城为饯别其族叔李云而作。v v 2写作背景

2、: 天宝三年(744)赐金 放还,再度漫游。v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v秋登宣城谢朓北楼v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v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v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v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v3诗体:古体诗。自主学习v1、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诗句,标注出不懂的地 方,小组交流讨论。v2、划分诗歌层次,试着说出诗人心理情感的 变化历程。v3、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主旨、中心思想 )是什么?v4、你最喜欢文中哪句诗句,说一说理由。v 一、原文解析v 参考译文:离我而去的一个个昨天,难以挽留;乱我心绪的今天,更给我增添忧愁。在这长风万里远送秋雁的时候,方可畅饮高楼,一醉方休。你蓬莱阁的文章,独具建

3、安的风骨;我小谢般的诗篇,更为优美清秀。v我们怀着共同的幻想,要脱离尘世而远远飞走;多想直上青天,怀揽明月一起遨游。可抽刀断水啊水更奔流,借酒浇愁啊更是愁上加愁。今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明晨只好迎风散发,驾起漂流的小舟(退隐江湖)。v 二、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v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楚v赞美主客方的才华抱负v挥洒出世的幽愤v三、作品主题 v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与不平,表达隐逸江湖的愿望。v 小试牛刀小试牛刀v1、文中表现作者内心悲郁的诗句有v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v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v2、文中借景抒情,表现作者烦恼为之一扫,精神为之一振,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

4、而生的诗句v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v3、文中赞美主客双方才华抱负,流露出对自身才能自信的诗句v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v4、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诗句v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四、作品艺术特色v1悲郁与高放的二重奏v2跳跃性的抒情节奏 v3感情曲线腾越跌宕v4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v总体风格特点:慷慨激昂,豪迈奔放。v 高放:v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v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v 2跳跃性的抒情节奏:v 不连贯;在两极之间大幅度跳跃。v 3感情曲线腾越跌宕:v 感情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在悲与欢、苦与乐的两极之间腾越跌宕,一近极限,顿然扭转。v 前两句

5、直抒流年之忧,急剧下沉;中间六句抒写自信与壮怀,扶摇直上;“抽刀”两句倾泄痛苦,跌入深渊 ;末二句表达隐逸愿望,再度上扬。v 4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v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 。v 总体风格特点:慷慨激昂,豪迈奔放。分析v一、发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名为送别,实为咏怀,以二长句一气呵 成,直抒胸中抑郁之气;v二、转写清秋景色及由此而生的豪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酣饮高楼的逸兴豪情分析v三、描绘主客双方才气兴致,情思激越v“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 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含蓄赞 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v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 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 格。 五、要求1.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 背诵全诗。 艺术特色v情感大起大落v语言奔放自然v“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 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 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清赵翼瓯北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