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867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7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考试试大纲纲表述为为“能阅读阅读 浅易的古代诗诗文”,能力层级为层级为 E级级。本讲讲学习评习评 价古典诗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观点态态度。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诗诗歌是通过语过语 言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艺术 。作者根据对对社会现实现实 生活中的各种现现象加以艺术艺术概括,创创造出

2、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具体可感的鲜鲜明的生活图图景,即艺术艺术 形象。这这些艺术艺术 形象既包含社会客观观因素,也包含着作者认识认识 生活的主观观因素。在每一个形象中,都渗透着作者对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认识 和评评价、思想和感情、观观点和态态度。在高考中对对古典诗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考查查,往往与形象、语语言或表达技巧联联系起来进进行。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一、了解诗歌的题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由于古诗

3、词的取材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按题材的不同分成以下几类分别加以说明。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边塞征战诗边塞诗派指以反映边塞战争生活为主要内 容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等。边塞诗多反映 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将士杀敌报国的意志和 不畏辛劳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对亲人的思念,讽刺穷 兵黩武的统治者。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 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 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如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

4、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从军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门关。 黄沙百战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兰终 不还还。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诗诗的前两句描写青海阴云蔽日,连绵连绵 千里的雪山也 因此而暗淡无光了。这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准确地表现现了 云的广大、厚重,隐喻隐喻 了边边疆生活的艰险艰险 。守疆的将士 挺立在孤城上。一个“孤”字衬衬托出形势势的严严峻和将士的 英勇。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战士们们的险恶处险恶处 境,仅仅战场仅仅战场 的风风沙已经经足以穿透将士

5、的铠铠甲,而敌敌人的刀剑剑不是更 严严重地威胁胁着他们们的生命吗吗?但是为为了国家,他们们早已 奋奋不顾顾身,实实践着不破顽敌顽敌 、决不回师师的誓言。诗诗中从 西部边边疆的自然风风光写起,以守边边将士的豪迈迈气概结结尾 ,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喻和衬衬托的手法,达到 了十分动动人的艺术艺术 境界。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在中国诗诗歌发发展史上,诗诗人众多,风风格各异。东东晋 陶渊明等人的诗诗形成田园诗诗派,南朝谢谢灵运、谢谢等人的 诗诗形成山水诗诗派,唐朝王维维、孟浩然等人的诗诗形成山水 田园诗诗派。诗

6、诗人把审审美对对象或投向静谧谧的山林,或投向 悠闲闲的田野,创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 对现实对现实 的不满满,对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绿树 村边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轩面场场圃,把酒话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还来就菊花。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诗诗作首联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缘由后,颔联颔联 即写诗诗人进进村 时时所见见的自然风风景。这这两句不仅仅准确生动动地描绘绘了村边边 棵棵浓浓密的绿树绿树 ,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为我们们呈现现出 一幅清新

7、鲜鲜明的山村风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 ”字,更将绿树环绿树环 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态点化出来 ,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谐,依依相合,洋溢着 浓浓厚的情韵,极富亲亲切感和感染力。颈联颈联 写主客畅谈畅谈 的 情景。如果说说,颔联颔联 是描绘绘整个村庄大环环境的话话,颈联颈联 即是勾画故友农农家的小环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场和菜园 ,室内是农农家的酒菜和农农事的谈谈吐,一股浓浓洌的田家风风 味和盘盘托出。诗诗人面对对窗外典型的农农家风风光,屋内丰盛 的农农家饭饭菜,内心怡然欢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 ,频频举频频举 杯对饮对饮 ,声声畅谈畅谈 桑麻,心境是何等畅畅快温

8、暖 。尾联则联则 述他日之约约,情韵深长长。诗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 入了一片天籁籁之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思妇闺妇闺 情诗诗指的是以闺闺中思妇妇的情怀怀或愁绪为绪为 主要 写作内容的诗诗歌。这这些诗诗歌思想内容不是很高,但在艺艺 术术技巧上却很值值得我们们去探讨讨。这这些诗诗或抒发别发别 离苦情 ,或描写美人迟迟暮,或借思妇闺妇闺 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 感慨。如: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鬓云残 ,夜长长衾枕寒。梧桐树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 叶,一声声,空阶阶滴到明。

9、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这这首诗诗表现妇现妇 女的离愁别别恨相当动动人。由于温庭筠 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对对于那些不幸妇妇女的处处境还还有所同 情,通过这过这 些不幸妇妇女的描绘绘就流露了他在统统治集团团里 被排挤挤的心情。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咏物抒怀诗怀诗 ,指的是诗诗人采用象征比喻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类诗 歌。如: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丛,独立疏篱篱趣未穷穷。宁可枝头头抱香死,何曾吹落

10、北风风中。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一、二句写菊花独立疏芳不与“百花”为为伍。这这里的 菊花具有了某种品质质:坚坚持节节操,傲霜怒放。菊花正是 诗诗人的自我写照,“百花”则则是影射那些屈节节仕元的故宋 臣属。三、四句化用朱淑贞贞“宁可抱头头枝上老,不随黄叶 舞西风风”的诗诗句,精心刻画了菊花宁带带着清香枯死枝头头, 决不向北风风屈服飘飘零落地的顽顽强精神,正与诗诗人耿耿忠 心及“宁为为玉碎,不为为瓦全”的高风风亮节节相一致。这这里的“ 北风风”一语语双关,字面上指大自然凛冽呼啸啸的北风风,实际实际 上隐喻隐喻 来

11、自北方的元朝统统治者。诗诗人以咏菊为题为题 ,通过过 赞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 声。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咏史怀怀古诗诗以历历史人物、事件、陈陈迹为题为题 材,来 感慨兴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讽今。这类诗这类诗 由于多写古人 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如: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桥边 野草花,乌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时王谢谢堂前燕,飞飞入寻寻常百姓家。 注乌乌衣巷:在今江苏苏南京市秦淮河南岸。六朝时时 为贵为贵 族聚居的地方。朱雀桥桥:在南京城秦淮河上。王谢谢 :东东晋时时声望、

12、权势权势 最显显赫的王导导、谢谢安两大贵贵族世 家。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这这首诗诗寄物咏怀怀,藏而不露。金陵是东东吴、东东晋、 宋、齐齐、梁、陈陈六个朝代的都城,演出了无数历历史故事 ,唐代诗诗人游览览金陵,最易引发发盛衰兴兴亡的感慨。乌乌衣 巷原是六朝贵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为繁华华,如今有名的朱 雀桥边桥边 竟长满长满 野草,乌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见车马 出入,只有夕 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墙上。过过去栖息在王、谢谢豪门门雕梁画 栋栋上的燕子,现现在都飞飞到普通百姓的房子里去了。诗诗人 没有直接描写乌乌衣巷一带

13、带的萧萧条景象,只写野草、夕阳 、燕子,唤唤起了读读者的想象,从侧侧面暗示了乌乌衣巷的衰 落,而历历史兴兴亡之感也就在乌乌衣巷的今昔对对比中表达出 来,笔调调含蓄蕴蕴藉,使人读读起来余味无穷穷。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借景抒情诗诗指的是借助客观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发诗 人 主观观感情的诗诗作。诗诗人在诗诗中不是直接抒发发感情,而是 融情于景,移情于物,将自己的感情转转移到景物上去,使 景物带带上人的感情色彩。如: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乌啼霜满满天,江枫渔枫渔 火对对愁眠。 姑苏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钟声到客船。走

14、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秋天的夜晚,一艘远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苏州城外 的枫桥边枫桥边 。明月已经经落下,几声乌鸦乌鸦 的啼叫,满满天的寒 霜,江边边的枫树枫树 ,点点的渔渔火,这这清冷的水乡乡秋夜,陪 伴着舟中的游子,让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诗只用两句 话话,就写出了诗诗人所见见、所闻闻、所感,并绘绘出了一幅凄 清的秋夜羁羁旅图图。但此诗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 山寺的夜半钟钟声,不但衬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 击击着诗诗人那颗颗孤寂的心灵,让让人感到时时空的永恒和寂寞 ,产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历史的

15、无际际遐想。这这种动动静结结合的 意境创创造,最为为典型地传传达了中国诗诗歌艺术艺术 的韵味。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在中国诗坛诗坛 上,送别诗别诗 一直是诗诗家的重要题题材。“ 黯然销销魂者,惟别别而已”,作为为至情至性的诗诗人,与挚挚友 分别时别时 ,心中会产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赠赠友送别诗别诗 主要抒写离别别之情,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扬州。 孤帆远远影碧空尽,惟见长见长 江天际际流。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专题专题2121考纲解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这这首诗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顺江东东下扬扬州的情形,“烟花 ”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锦的一派春光,诗诗人送别别朋友 时时的惆怅怅情绪绪淡淡地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 西辞”,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满诗 意的细节细节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经扬 帆远远去, 而他还还在江边边目送远远去的风风帆,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 尽头头,可见见目送时间时间 之长长。帆影已经经消失了,而李白还还 在凝望,这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荡荡 地流向远远远远 的 水天交接之处处。“惟见长见长 江天际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