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8623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2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信任老师,劝勉自己,提高语文(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谈笑有鸿儒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3.海内存知已,天涯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山气日夕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濯清涟而不妖妖。 6.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而不可亵亵玩焉焉。 (周敦颐爱莲说)(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田 间 先 生 墓 表 方 苞 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苞 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

2、皖,反,过枞阳,宿家仆 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 。问曰:“闻君二子皆吾辈人,欲一观所祈向,恐 交臂而失之耳。” 先生姓钱,名澄之,字饮光,是我祖父辈的人。在 我尚未成年的时候,我的父亲曾经带领我们兄弟到 安庆参加乡试,返回桐城,经过枞阳,借宿在仆人 家的草屋中。第二天天刚亮,先生就拄着拐杖敲门 进来。我的父亲很惊讶。钱先生对我父亲说:“听 说你的两个儿子都是如同我辈一样读书做学问的人 ,我想见识他们的志向,担心失之交臂。” 先君子呼余出拜,先生答拜,先君子跪而 相支柱,为不宁者久之。自是,先生游吴越 ,必维舟江干,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 我的父亲喊我出来拜见先生,先生回

3、拜, 我的父亲长跪着搀扶先生,激动了很久。 从此,先生每次游历吴越之地,一定把船 系在江边,叫我们兄弟去见面谈话,直到 晚上才离开。 先生生明季世。弱冠时,有御史某,逆阉 余党也,巡按至皖,盛威仪,谒孔子庙, 观者如堵。诸生方出迎,先生忽前,扳车 而揽其帷,众莫知所为。御史大骇,命停 车,而溲溺已溅其衣矣。 先生出生在明朝末年。在他二十岁的时候 ,有一个御史,是魏忠贤的余党,他到安 徽巡行考察,排场盛大,去拜谒孔子庙, 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诸生正出门迎接 ,先生忽然冲上前,攀上车拉开车帷,大 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御史非常惊讶,命 令停车,先生已经把小便泼到了他的衣服 上。 先生徐正衣冠,植立

4、,昌言以诋之。驺从百 人,皆相视莫敢动,而御史方自幸脱于逆案 ,惧其声之著也,漫以为病颠而舍之。先生 由是名闻四方。 然后先生慢慢地整顿好衣冠,巍然挺立, 无所忌讳地直言羞辱御史。御史侍从的骑 卒近百人,都相对而视,不敢行动。御史 正庆幸自己从魏忠贤案中脱身,担心自己 的名声传扬出去,就随便说先生是个精神 病,释放了。先生因此名闻天下。 当是时,几社、复社始兴。先生与陈卧子、夏彝仲 交最善,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 林。先生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常思冒危难以立 功名。及归自闽中,遂杜足田间,治诸经,课耕以 自给,年八十有二而终。所著田间诗学及文集 行于世。 在这个时候,几社、复社刚

5、刚兴起。钱先生与陈卧 子、夏彝仲交情最好,于是组成“云龙社”来联合 吴淞一带的文人,希望继承东林党的事业。钱先生 形貌伟岸,自负有经世济民的才华,经常想要在国 家危难中建立功名。等到(参与南明隆武、永历政 权抗清,失败后)从闽中归来,于是隐居田间,研 究各种经典,教书以维持生活,八十二岁去世。他 所创作的田间诗学以及文集流传于世。 先君子闲居,每好言诸前辈志节之盛,以 示苞兄弟。然所及见,惟先生及黄冈二杜 公耳。杜公流寓金陵,朝夕至吾家,教以 屏俗学,专治经书、古文,与先生所勖, 不约而同。 我的父亲闲居在家时,经常喜欢谈论前辈 们美好的志向节操,来说给我们兄弟听。 然而所能见到的,只有钱先生

6、和黄冈杜浚 先生。杜浚先生寓居金陵,天天到我们家 ,教导我们屏除俗学,专心研究经书、古 文,和钱先生对我们的勉励一样。 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及先兄 翻然有志于斯,而诸公皆殁,每恨独学无 所取衷,而先兄复中道而弃余。每思父兄 长老之言,未尝不自疚夙心之负也。 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内心仰慕他们,但是没 有能够深信他们的话,等到我的哥哥猛然 醒悟有志于此,可是各位先生都已经去世 了。我常常后悔独自学习而无所取法,而 且我的哥哥中年也去世了。我每每想起父 兄和各位前辈的话,未尝不内疚自己有负 于平素的志愿。 杜公之殁也,苞皆有述焉,而先生之世嗣,远隔 他乡,其平生潜德隐行,无从而得之。而今不肖

7、之躯,亦老死无日矣。乃姑志其大略,俾兄子道 希以告于先生之墓,力能镌之,必终碣焉。乾隆 二年十有二月望前五日,后学方苞表。 杜浚先生去世的时候,我都有所记述,可是钱先 生的同宗后代远在先生的故乡,先生平生人所不 知的德行,无法知晓。而现在我这不才之身,也 离死期不远了,于是姑且记述钱先生的生平大略 ,让我的侄儿方道希在钱先生的墓前祝告。尽力 镌刻,一定能立碑。乾隆二年十二月望日前第五 天,后辈方苞写下这篇墓表。 7(3分)选B(经世济民) 8(3分)选C(是与“巡按至皖”有关;非“直接表 现”;记述不了解钱澄之的“潜德隐行”,并非真正说 他的志节。注意:“冀接武于东林”,意为“希望继承 东林党

8、的事业”,体现钱澄之为正义而斗争的志节) 9(3分)选B(他是担心自己与魏党的关系被天下人知晓 ,就谩骂钱澄之是个精神病。)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苞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反,过枞阳,宿家仆草 舍中。(3分) 译:在我尚未成年的时候,我的父亲曾经带领我们 兄弟到安徽参加考试,返回桐城,经过枞阳,借宿 在仆人家的草屋中。(未冠、先、宿各1分) 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3分) 译: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内心仰慕他们,但是没有能 够深信他们的话。(“焉”“笃”各1分,句式1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长忆观潮 北宋潘

9、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 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 1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 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1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2分)11.间接描写:开头部分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江边 争观潮涌的盛况,为写钱塘潮作铺垫:(1分)结尾处 ,写梦醒后仍觉心有余悸,从侧面来烘托潮水的雄壮 气象。(1分)直接描写:中间部分运用比喻、夸张的 手法表现钱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2分)12.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 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

10、未被打湿 ,(1分)写出了弄潮儿英勇无畏、技艺精湛、奋力拼 搏的豪迈形象。(1分) 3、答题步骤 1.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 点。 2.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明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以 及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4、答题套路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这可 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 )的 描写展示出来;(这个形象)是( )的代 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 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 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

11、 析。答案:(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 心理等方面) (2)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的垂钓 小儿形象;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 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 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 山翁:此处指隐者。 (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 一个字是 。(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 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 生活,描写了避世脱俗,怡然自乐、随性自然的 隐者形

12、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 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 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 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 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 爱

13、国热情。 咏物咏自己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 象。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 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 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 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 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 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 视和嘲弄。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14、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 首,却把青梅嗅。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 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 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 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 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 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 羞、好奇、爱恋等)。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 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咏他人咏自己) 贫女 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

15、双眉斗画长。苦恨 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 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俭:通“险”,怪异。时世: 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 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 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 一种方法。【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 女形象。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 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 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 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志趣高洁、 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身份)。(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 、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 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 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 了他对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