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857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0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主观题规范性答题指导一、古代诗歌阅读第一节 诗歌的形象破解1(2010福建卷)阅读阅读 下面这这首诗诗歌,回答问题问题 。(6分)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1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答: .踏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3)下列诗诗句与这这首诗诗所寄寓的情怀怀最相近的一项项是(2分) ( )A

2、开荒南野际际,守拙归归园田。B锦锦城虽虽云乐乐,不如早还还家。C艰难艰难 苦恨繁霜鬓鬓,潦倒新停浊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还独倾倾。解析:(1)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2)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3)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A2(2010全国卷)阅读阅读 下面这这首诗诗,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3、。【注】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这这首诗诗歌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躲藏;映衬衬日光腾腾起,顺顺着风势风势 返回;在花丛丛中时时出时时没,于树树叶间间上下翻飞飞。是通过过素蝶和周围围事物的关系,对对不同情况的反应应来描写的。(2)这这首诗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现手法?(5分)答: .这这首诗诗歌通过对过对 素蝶活动动的描写,表达了诗诗人在现实现实 生活中的悲欢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解

4、析 (1)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本试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对表现手法的识别分析。本诗中,作者强调的是素蝶面对不同对象时的不同的活动方式,而且是轻松自然,从容应对。尤其是最后一联,是非常明确的议论抒情语句,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希望得到一个美好的依靠物。结合注释明白这是表达自己的希望的。3(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

5、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_(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答:_暮春 飞飞花思念故乡之情。(3)有人认为认为 峡口送友人一诗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诗采用了反面衬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请说 明理由。答: 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解析 (1)

6、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能力。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2)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3)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

7、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4(2010江西卷)阅读阅读 下面这这首诗诗,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6分)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答: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4分)答: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

8、段忧国之愁。解析 (1)本题考查典故。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结合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文意蕴。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诗歌借托“子规”意象,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1阅读阅读 下面这这首明诗诗,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白雁顾文昱万里西风吹羽仪,独传霜翰向南飞。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涵秋点素辉。锦瑟夜调米作柱,玉关晓度雪沾衣。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9、。【注】 羽仪: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霜翰:这里指白雁。结结合全诗说说诗诗说说诗 歌首联联描绘绘了怎样样一幅画面。答:_以下是上题的考试现场抽样,请参考评分标准,对现场答案做出评判,分别给出分数,并阐明理由。【现场答案】答案 呼啸的秋风从万里处吹来,旌旗在风中发出瑟瑟的响声,唯独见到白雁向南飞去,让人倍感凄凉。答案 写出了一幅雄壮的画面,秋风送爽,旌旗飘飘,白雁翱翔,表达了诗人昂扬的斗志。答案 描绘了西风、旌旗、白雁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点 评】评分标准 解答此题要注意抓住首联中提到的重要意象,并扣住全诗思想情感,概括要精练。评 判 答案近似于译文,不符合答题要求,但是点到了

10、诗人情感,得1分;答案全诗的思想感情理解失误,得0分;答案能够正确理解诗人情感,但没有回答出描绘景物的特点,得2分。【参考答案】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慷慨悲凉的行军图:西风尽扫大地,旌旗猎猎飘扬,鼓角阵阵悲鸣,白雁向南飞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以题说法 如何回答鉴赏诗鉴赏诗 歌意境类类形象题题。设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规范思路 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材示例 结合杜甫的登高全诗,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11、参考答案 秋风萧瑟,落叶茫无边际萧萧而下,长江奔流不息滚滚而来,渲染出肃杀、悲凉的氛围,意境开阔深远,表达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1鉴赏景物形象设问方式 鉴赏意境类:见上面“以题说法”。鉴赏意象类: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描摹图景类: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景象的。概括作用类:请简述写景的作用。规范思路鉴赏意象类: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概括形象特点揭示作者情感描摹图景类:考虑四个方面: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概括作用类: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对全诗基调的铺垫,二对全诗气氛的渲染,三是景和情的关系。教材示例

1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几句集中写出赤壁雄奇险峻的景色,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2鉴赏人物形象设问方式鉴赏形象或鉴赏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的分析某形象。规范思路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组织语组织语 言的格式一般为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 份”);结结合诗诗作分点说说明、概括(切忌以译译代析);总结总结 形象意义义。(分析形象中诗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话概括总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骤里合答。)教

13、材示例阅读杜甫的旅夜书怀,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参考答案这这首诗诗写出了诗诗人晚年飘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诗诗人将“细细草”、“孤舟”、“沙鸥鸥”这这些景象,放置于无垠的星空平野之间间,使景物之间间的这这种对对比,自然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间的飘飘零形象,衬衬托出深沉凝重的孤独感。3鉴赏诗歌事物形象规范思路(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教材示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塑造了梅花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词人在这首词中塑造了生长在人迹罕至、寂寥荒寒的困难处境中倍受冷落的梅花,但是梅花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即使是凋落化为“尘”也要保持自己的品格。陆游借梅喻人,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