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8569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69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地理学习中,经纬度位置主要在两处涉及:一处 在“地球”中,另一处在区域地理空间定位中。在“地球”中侧重建立经纬网的概念、特点及基本意义,可以说是侧重于“数字量化”,而区域空间定位中侧重地理事物在某些经纬度上分布规律的“定性”分析。两者的内容不同,前者较具体,后者更抽象。后者涉及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它是区域地理学习与区域综合分析的基础。如何构建心理地图,创建空间概念呢?第四讲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知识点一 构建心理地图,创建空间概念1.感知优先心理地图的构建与积累是逐步实现的。它要靠平时 反复的读图、填图、用图,在此过程中逐步感知地图。首先是从图中获得地理知识,熟悉某区域的主要山脉骨

2、架的分布,主要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和海拔等。再凭借记忆在空白图上填出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最后在图上分析、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如某地理事物的绝对 位置与相对位置,面积范围大小等,进而分析其主要特征及成因,各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2.针对训练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的补绘、改绘等练习形式,要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多种感官共同参与。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行政区,对这些区域的轮廓、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岸线 状况等区域特征进行深刻的记忆。经常进行地图练习,使大脑皮层刺激力度加大,留下深刻的痕迹。

3、特别是边听边填、亲手描绘、默写轮廓图对准确构建心理地图大有裨益。3.图文转换进行图文转换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的重要手段。图文转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1)以文释图,即读图分析,在现有的知识水平条件下,对一张图像进行观察、阅读、分析,再加上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创新。(2)以图释文,即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表达教材中抽象的地理概念、理论和规律,必须在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将文字转化为图像,这有利于培养由抽象思维向形 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此形式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考试时只给出文字材料,并无区域图,此称为“无图考图”。(3)以图释图,即以一张新图来

4、表述原因,分析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4.点、线、面结合许多地理事物都具有点、线、面的特征。如点:山 峰、城市、矿产的分布位置等;线:山脉、河流、交通线、地理界线的走向分布等;面: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农业区、工业区、城市群(圈)的区位分布等。将点、线、面相结合并将其与经纬度位置相结合,才能构建成完整的“心理地图”。例如:北京位于(40N,116E),开罗位于 (30N,30E)附近;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位于33N34N;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20E经线纵贯非洲大陆南北;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位于东经120130,北纬4050。总之,“心理地图”的建立是要通过训练把地图转化入大脑中,形

5、成脑图,变成地理语言,以便在应用时能够做到“胸有成图”,这也是进行地理空间定位的基础。下图是“某节气时世界某地(沿30纬线)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XZ段为大陆部分。读图回答(1)(3)题。(1)XZ段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B.墨西哥湾沿岸可能正遭受飓风侵袭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D.华北地区可能正遭受寒潮侵袭(3)下列关于X、Z两地近岸洋流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受洋流影响,X地近岸表层海水等温线在当地夏季时向南凸出,冬季时向北凸出B.X地近岸洋流性质与巴西沿

6、岸洋流性质相同C.Z地近岸洋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Z地近岸洋流性质与西撒哈拉西岸洋流性质相同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坐标表示的海陆分布状况,可以确认XZ之间为澳大利亚大陆,处于南半球、东半球。第(2)题,读图可得,澳大利亚大陆上绝大部分 地区为低气压,澳大利亚东部的太平洋上为高气压,所以此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我国华北地区可能正遭受寒潮侵袭。第(3)题,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 湿的作用。答案 (1)B (2)D (3)C1.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经纬度)解题中往往需要确定(判读或计算)地理坐标,常见的方法有:直接从(区域)经纬网图中读出经、纬度;利用时间求经度(知

7、道当地的时间及另一地的时 间和经度,可以求出当地的经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求纬度(公式H=90 ,已知H、可以求出。当地夏 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利用实地距离估算经度差和纬度差(经线上纬度 每相差1,实地距离约为110千米;赤道上经度每知识点二 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相差1,实地距离也约为110千米;其他任意纬线 上经度相差1的长度为:L=110千米cos),进而求出某地的经、纬度。2.海陆位置定位法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 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 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

8、定该大陆为北美洲大陆。3.相对位置定位法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 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4.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通过其面积、突出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区域 位置。包括河流、山脉的走向、长度,河流的源地、注入的海洋,大洲、世界分区、世界主要国家、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大小、轮廓形状等。5.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海岸还是大陆西海岸。6.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如:南北半

9、球的判断主要方法有:(1)依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2)依据大洲、大洋的轮廓判断;(3)依据东、西经度的分布判断(从俯视图看: 东经度向东递增,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西经度向 西递增,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4)依据气旋及反气旋的气流方向判断;(5)依据极地附近的动物景观判断(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分布;南极地区有企鹅、蓝鲸分布);(6)依据臭氧空洞位置判断(目前臭氧空洞主要出现在南极地区附近);(7)依据物体运动的方向判断(北半球沿运动方 向向右偏;南半球沿运动方向向左偏);(8)依据南北半球风带的方向判断(如西风:北 半球是西南风,南半球是西北风);(9)依据气温的分布判断(北半球北冷、南热;南半

10、球南冷、北热);(10)依据气压场的分布判断(七月,北半球大陆是低压,海洋是高压;一月,北半球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南半球相反);(11)依据洋流的运动方向判断(如中低纬海区: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南半球逆时针方向)。7.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如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等图例、 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往往可以初步确定区域范围的大小,有利于定位,特 别是考题中一些特殊地名信息(但不一定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对定位是有帮助的,如太白山(秦岭的主峰、陕西、大陆东部第一峰)、神农顶(鄂、华中第一峰)、小五台山(冀西北)、神女 峰(川、巫山)、青海湖、开普敦

11、等。8.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有的题目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 自然、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的范围和提高定位的速度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上述方法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平时解题要注意培养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即综合考虑经纬度、区域轮廓、相对位置,以及地理特征、特殊地理事物、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和文字信息加以判断,这样才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或判断失误。(2009宁夏文综)下图示意的甲、乙 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3)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

12、降水较丰沛且季 节分配均匀 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 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乙国受地形 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 B. C. D.(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热量丰富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水源丰富A. B. C. D.(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解析 根据国土形状、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可以 判断出甲国为荷兰,乙国为肯尼亚。(1)甲国位于亚

13、欧大陆西岸的中纬度地区,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乙国在东非高原上,虽然位于赤道地区,但由于地势高,改变了水热状况,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2)与甲国相比,乙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3)荷兰属发达国家,是传统的鲜切花 生产国,其维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是技术优势。答案 (1)B (2)A (3)D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主要应当从区域 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三大方面考虑。区域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

14、地理要素;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社会经济、交通、聚落、文化等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知识点三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1.位置(区域定位)(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区域范围,确定一个具体 地点)。(2)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 向判断区域。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判断区域。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 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1)地形地形类型与名称(五大地形类型):可以根据区 域位置得出,还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即地势)、地形分布上来描述。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如西高东低或由西向东倾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a用等高线判断;b根据图幅提供的图例来判断;c根据河流的流向来判断。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指板块的碰撞、挤压和张裂以及大的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降水多的区域 (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2)气候:可从气候类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