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练习RXP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8562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练习RXP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练习RXP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练习RXP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练习RXP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练习RXP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练习RX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练习RXP(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 ,直 射的最南界限是 。2、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来 回移动。3、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中纬度地带 正午太阳高度角 ,白昼时间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大长 例1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 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 区,其位置是( )。典型例题剖解D 【例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例3】 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 接起来。 A.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 C

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C 【例4】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 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 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例5】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 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经地 球五带中的 个。 A.5个 B.4个 C.3个 D.2个BB 【例7】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8),回答: (1)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量最 。当 地球公转至C点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 。当地球公 转到B、D点时,全球昼夜 。 (2)若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

3、角为60时,则太阳直射的最北界 线变为 。如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90,同一地区 还有没有四季变化? 有没有昼夜交替? 。少 大 平分30 无有3、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A、 6.1 B、 7.1 C、10.1 D、11.1 4、地球上经度相同,纬度不同的地方能同时看到日出的日期是: A、春秋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无此日期 5、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与日同升,下列日期升旗最早的是: A、5.1 B、 6.1 C、7.1 D10.1BAC2、国际劳动节及以后几天,南半球的中纬地区:A、昼长夜短,且白昼继续增长B、昼长夜短,但白昼不断变短C、昼短夜长,且

4、黑夜继续增长D、昼短夜长,但黑夜不断变短C练习:(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 B、C、1:4000000 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0 250千米(2)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 B、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0 40千米AA地图知识(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大小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 图,其结果是 ( )( )A、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大B、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大C、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详细D、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详细CB过关斩将 (1)写出左图中字母代 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 C D E

5、F 山顶山脊 山谷鞍部陡崖(2)读左下图, 找出图中的山顶、 鞍部、山谷和山脊 。山顶山顶山顶山顶鞍部鞍部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脊山脊山脊山脊山脊练习题2: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 米。100400NM如果M和N都在等高线上,M与N的相对高度 是 米。300-100=200要点回顾(最后冲刺):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 2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 3判断: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 (颜色)表示。 5、最能直观反映地面起伏状况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海拔 密集稀疏山脊山谷陡崖山顶鞍

6、部 绿色 C北ABabcd盛行风如图,Ab为一公路,cd为 一河流,A、B分别为小村 庄。读图回答。(1)图中公路由a向b的走向变化是_。(2)图中河流cd段的流向是 _。(3)村庄A在村庄B的_方向。(4)该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_风。小窍门:我们可以把指向 标的北方转为自己的 上方。由东南向西北转为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西南西北有指向标的地图地图知识几种常见的经纬图100N50N600E800EAB300S200S100S800E 600E400ECDA在B的_方向C在D的_方向西北东南讨论不同形状经纬网方向判断的一般方法?小窍门:我们可以站在A点面朝正北,运 用熟悉的上(前)北下(后)南,左 西右

7、东来判断方向。CAB从纬线上看:B在C的_从经线上看:C在A的_B在A的什么方向?B在A的_正东正北东北方100N50N001200E 1300E1100E基本解题思路:(1)A在C的_方向(2)B在A的_方向(3)B在C的_方向ASBC正西正南西南 地图知识练习:东西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处在板块的内部 都是太平洋上的岛国 都是印度洋上的岛国 处在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红海在若干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不断张裂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碰撞 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

8、在( )月、月 月、月 月、12月 月、月 甲地气温为21,乙地的海拔比甲地高1500米, 乙地的气温是( )30 12 40 无法确定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冰雹 雪 雾气 降雨、有关气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B、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方突 出 C、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D、沿海湿润地区年温差大 下列地理位置的写法,正确的是( ) A、 20, 160B、 北纬20N, 东经160E C、 0, 160S D、 20S, 40W 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两条相对的纬线构成一个纬线圈D、所有纬线长

9、度不等 有关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C、纬度越高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 D、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导致全球气温 升高会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日益增多 B地震日益增多 C二氧化碳日益增多 D尘埃日益增多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度大陆性气候 联合国总部设在( ) A瑞士的日内瓦 B英国的伦敦 C美国的纽约 D比利时的布鲁塞 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印度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165、下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10、:(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C.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 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C.蒙古、阿富汗、老挝 D.朝鲜、尼泊尔、老挝 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B.云南省和广东省C.甘肃省和重庆市

11、 D.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 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 北部 5.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8.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10.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河南省 B.湖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11.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 也有来自印度

12、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 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 12.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广州15.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16.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 17.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横断山区 D.青藏高原 18.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0.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2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A.广西 B.西藏 C.新疆 D.内蒙古 22.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辽宁、河北 B.河北、山东 C.辽宁、山东 D.山东、江苏 23.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