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肺切除术护理查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2856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肺切除术护理查房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肺切除术护理查房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肺切除术护理查房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全肺切除术护理查房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全肺切除术护理查房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肺切除术护理查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肺切除术护理查房(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11月护理查房葛洲坝中心医院普外付晓丽主要内容 肺解剖生理概要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例分析 护理要点 小结肺解剖生理概要 左肺 上叶 下叶 右肺 上叶 中叶 下叶概 述 肺癌(lung cancer)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是 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4-8):1,80的男性患者 肺癌发病与吸烟有关。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恶 性肿瘤总数的15,近5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明显 增高。在工业发达国家,肺癌死亡率在男性中占全 部恶性肿瘤的13,在女性中占15。手术切除是 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 别为83.

2、1、58.3、34.0。本次护理查房结合 病人讨论肺癌护理诊断及要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下列 因素有关 (1)吸烟 公认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2)职业致癌因子 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 、无机砷化合物、二氯甲醚、铬及某些化合物等 (3)空气污染 (4)电离辐射 (5)饮食与营养 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胡萝卜素 能够抑制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 (6)其他 肺结核 、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功能低 下、内分泌失调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临床表现 (一)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1.咳嗽 早期:刺激性干咳晚期:支气管狭窄,咳嗽加重,带有金属音 2.咯血 持续性,不易控制 3.喘

3、鸣 4.胸闷、气短 气管受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5.体重减轻 晚期恶病质 6.发热 (二)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声音嘶哑 、压迫喉返神 经、上腔静脉阻综 合征 、Horner综合征 (三)由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 骨、淋巴结转移 (四)肺外表现 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结缔组 织、血液系统和血管的异常改变,又称伴癌综合征 。病例分析病史:4床张先杨,患者,男,67岁,于2012-10-20因“活动后气促、 呼吸困难2天而”入院。当时无明显胸痛,无明显咳嗽咳痰等症状,休 息后可自行缓解,未行特殊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来我院门诊行胸 部CT后考虑“右肺上

4、叶占位”遂以“右肺上叶占位”收入我科。 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 。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查体:T 36 P 71次分 R 20次分 BP 12575mmHg SPO2 97 辅助检查:CT示:右肺上叶占位,考虑中央型肺癌并肺不张。纤支镜示:右上肺各亚段开口水平肿物生长,管腔几乎完全堵塞 。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初步诊断:右肺上叶占位:中央型肺癌?根据以上内容提出的术前护理诊断: 1.预感性悲哀 相关因素:与肺癌的确诊、不了解治疗计划及预感到治疗对机体功能 的影响有关。 主要表现:沮丧、伤感、焦虑、恐惧。 护理目标

5、:正确面对疾病,主诉恐惧感减轻。 护理措施: 1.耐心倾听病人诉说,理解病人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其焦虑产生的 原因。 2.提供安静、舒适、整洁、无不良刺激的环境。 3.鼓励病人家属关心,参于病人护理,并避免在病人面前表露出烦躁 情绪。 4.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积极的解释,建立良好的治疗 性关系。 5.引导病人将注意力集中到好转较明显的某一方面,适时给予鼓励。 6.介绍手术医生及护理的技术力量,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 7.与病人谈心,举出相同病例好转的例子,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 8.动员家属给予病人心理和经济上的支持。 护理评价:情绪得到改善,积极面对疾病。2.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6、:与缺乏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有关。 主要表现: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猜疑、多问,并寻找有关 资料。 护理目标:病人能描述疾病的原因与症状;能描述治疗与护理 计划的内容。 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向患者及家属适当简明讲解疾病病因,手术治疗的 目的、意义重要性. 2.讲解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 3.向患者简明描述手术室环境,手术步骤,消除其恐惧。 4.嘱其术前睡眠要充足,要预防感冒。 护理评价:患者对疾病、手术有所了解。- 3.气体交换受损相关因素:与胸腔肿瘤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有关。主要表现: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护理目标: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护理措施:1.给氧:缺氧情况给

7、予中、低流量的持续吸氧2.减少氧耗:注意休息,避免疲劳3.促进呼吸功能体位:取半卧或患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的压迫呼吸锻炼:指导腹式呼吸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胸痛及呼吸困难的程度。监测血氧饱 和度或动脉血气分析。患者于2012-10-27日在局麻下行右腹股沟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术毕送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全肺切除术,术毕转ICU继续治 疗。术后T35.5 P80次分 BP11974mmHg SPO2 100 ,给予心电监护及氧气,中心静脉置管通畅,CVP为2cmH2O, 右胸管引流通畅,胸管夹毕,每一小时开放5分钟,尿管通畅 ,尿色清凉黄,次日拔除尿管,临时起搏器处有少许渗血,于 次日拔除。术后

8、给予抗感染(头孢呋辛)、强心(西地兰)、 制酸(泮托拉唑)、止血(氨甲环酸)、祛痰(雾化、吸痰) 、输注血制品(悬红2.5u、血浆600ml)对症治疗。于29日转 入我科继续治疗,意识清楚,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胸管夹毕, 每一小时开放5分钟,中心静脉置管通畅,输液泵控制滴数, 100ml小时,转入后心率最高达到126次分,给予西地兰 静推。给予抗感染、制酸、护肝、强心、祛痰对症处理。11-2 拔除胸管。于11-8诉声嘶,五官科会诊指右侧声带麻痹,给予 V-B1100mg+V-B12250ug肌注Qd。于11-16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水, 行胸穿,抽出胸水40ml。 术后诊断:1.右上肺中央型肺癌 2

9、.右上肺阻塞性肺炎 3.完全 性左束传导阻滞 4.乙肝根据以上内容提出的术后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 相关因素:与不了解术后恢复与预后有关。 主要表现:忧郁、紧张,对治愈疾病缺乏信心。自诉有恐惧,惊恐、 害怕死亡。 护理目标: 病人能说出焦虑、恐惧的原因。 2病人能运用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 3病人主诉焦虑感和恐惧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介绍成功病例,增强病人信心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安排家庭成员和朋友看望病人 护理评价:焦虑、恐惧得到改善。2.疼痛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管道的牵拉有关。 主要表现:伤口及管道处的疼痛护理目标:自诉

10、疼痛减轻。护理措施: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了解疼痛的原因。 2.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生命体征平稳予半卧位。之后可取1/4术侧 卧位,避免健侧卧位 3.遵医嘱使用镇痛剂,观察用药效果。 4.向患者说明疼痛出现的必然性,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 间,指导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 5.告知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 6.病人诉说有疼痛时,应表示相信与同情。 7.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由于引流管来回移动所引起的疼痛。护理评价:自诉疼痛减轻。 3.术后康复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与疾病术后康复等健康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知道如何护理 。 护理措施:1.根据病情向患者及家属适当

11、简明讲解肺癌的相 关病因,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2.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护理评价:患者对疾病、治疗有所了解,愿意配 合治疗。 4.自理缺陷相关因素:与全肺切除术后活动要求有关。 主要表现:不能独立洗漱/沐浴和入厕。 护理目标: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能得到满足,病人能达 到病情允许下的最佳自理水平。 护理措施:1.备呼叫器,常用物品置病人床旁易取到的地方。2.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3.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4.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自理活动。 护理评价:病人的生活需要得以满足。 5.清理呼吸道低效 相关因素: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刀口疼痛,惧怕咳嗽或无力咳嗽

12、 。 主要表现;有痰液无法咳出。 护理目标:病人能叙述有效咳嗽、咳痰的意义;病人12小时内能进 行有效的咳嗽、咳痰;病人23天内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清理呼吸道的能力,病人惧怕疼痛,不敢用力咳嗽,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2)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咳嗽、咯痰的意义,鼓励病人主动咳嗽、咳 痰,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3)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4)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次15分钟,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5)每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痰1次,必要时行吸痰(6)给予有效的胸带外固定,以减轻刀口疼痛,必要时应用止痛剂(7)严密观察病人呼吸音变化及有无痰鸣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

13、 现- 护理评价:病人能将痰液咳出。 6.低效性呼吸型态 相关因素:肺切除后,有效肺组织减少手术创伤呼 吸道分泌物增加 主要表现:左肺呼吸音粗 护理目标: 病人1224小时内能进行有效的呼吸 病人2448小时内不出现缺氧症状 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的呼吸型态及呼吸音情况。 (2)向病人解释低效性呼吸型态的原因,指导并鼓励病人进 行有效的呼吸、深呼吸及腹式呼吸。 (3)持续中流量吸氧。 护理评价:能掌握有效呼吸的方法,没有出现缺氧的状态 。 7.睡眠形态紊乱相关因素:术后伤口疼痛 主要表现:难以入睡,间断睡眠,有疲乏感。 护理目标:病人能讲述有利于促进睡眠的方法;得到充足 的睡眠,表现出睡眠

14、后精力较充沛。 护理措施: 1.积极配合医师处理引起睡眠紊乱的因素,如疼痛。 2.创造有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 3.有计划的安排好护理活动。 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并观察疗效。 护理评价:病人睡眠紊乱得到改善。 8.并发症:心律失常 相关因素:心率最高达到126次分,与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有 关。 主要表现:心慌,心率变快。 护理目标: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 (3)注意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功能。 (4)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西地兰静推。 (5)记录24h出入水量,防止血容量过多诱发心衰或过少发生脱 水或使血

15、液黏度增高,造成冠脉堵塞。如若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晕厥等不适, 立即卧床休息同时立即通知医务人员 护理评价:心律恢复正常。 9.潜在并发症:肺水肿 相关因素: 一侧全肺切除术后,健肺内动脉压力升高,液 体易渗到肺泡内而形成肺水肿。 主要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躁动不安,心动过速,紫绀等。胸 部听诊有广泛湿哕音。 护理目标:病人未出现肺水肿 护理措施:减慢输液速度;一般24h输液量1500,左全 肺术后输液速度30滴min,右全肺切除术后血管床减少 数量相对较多,肺功能损失约55,故右全肺切除术后输 液速度应20滴min给氧气湿化瓶内加入30酒精湿化 吸入,氧流量4-6L,以增加肺泡表面张力;超声雾化吸 入,根据超声雾化的细微颗粒可达细支气管及肺泡内,有 稀释痰液、活跃纤毛运动、消炎解痉的作用,使痰易于咳 出;慢性肺水肿发生之前常有气管痉挛。因此,发现有 气管痉挛时,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如症状进一 步加重,可根据病情给予度冷丁100mg肌注 护理评价:病人未出现肺水肿 10.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 相关因素:肺组织减少,呼吸道感染、创伤疼痛、咳嗽无力等因素有关 主要表现:呼吸困难,频率变快。 护理目标:病人未出现呼吸衰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